中考经验交流材料
推荐文章
生物中考备考会经验交流材料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复习课中存在的低效重复的现象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复习课缺乏针对性,不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和思维的误区,造成盲目重复。另一方面复习课知识缺乏新鲜感,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听课效果。改变这一现象的具体做法是:确立学生在复习课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不要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热情。复习时可由学生来回忆该部分知识主要内容,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对学生疏忽的环节,老师可通过问题点拨学生思考,唤起学生的记忆。在这过程中教师把这部分重要知识的板书出来,加深学生印象,把学生疑难的问题也板书出来,启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复习课中教师还要注意应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实验等,通过这些直观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去,加强学习效果,也可缓解学生因单一的感官刺激引起的神经疲劳。
2、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初中生物学记忆的内容较多,知识点多而零散,学生在复习时常常产生记忆困难,此外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也造成记忆困难。由于对知识记忆不清也影响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复习课除了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外,还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些对知识进行整理和记忆的方法。通过应用归纳、对比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通过绘制概念图等方式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学习方法的应用,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一些顺口溜和联想的方法也可帮助学生记住一些事实性知识。通过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尝试自己整理知识,形成各自有个性的知识网络,通过教师不断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信心,使学生在复习中真正发挥其主人翁精神,增强复习效果。
二、重视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主要载体,因此,教材必然成为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所以复习备考必须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核心知识的落实。
近年来生物中考命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与能力并重,然而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缺乏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就谈不上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在复习教材知识时,不能贪求把书上的所有知识做到点滴不漏,也不能平均用力,要注意抓重点、抓主干,要对教材进行提炼加工,将那些最重要的概念、规律、原理整理出来进行强化,做到熟记、透彻理解并能应用。
2、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知识的梳理,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从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来看,无论是微小的细胞,还是复杂的生命个体,乃至庞大的生物圈,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要学好生物学,必须善于寻找规律,善于发现教材各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系。有的老师和学生习惯于把一些知识分割得很细,忽视归纳与整合,时间费了不少,效果却不好。如何整合知识,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呢?以复习遗传和变异为例,可以把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决定——遗传变异——遗传变异在农业产上的应用为主线的知识体系等内容联系起来,将知识整合以形成知识网络。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学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通过本节学生能知道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出生物个体性状与基因的关系,亲代的性状为什么在子代中能够出现?实际上是亲代基因传递给子代的过程;其中亲代基因如何传给子代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的关系,也就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节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是本章的难点。运用以上知识解决学生关注的人的性别遗传的问题,是遗传知识的扩散。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引出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遗传强调的是基因稳定遗传的一面,变异强调的是基因发生改变和基因重新组合,引起的亲子代间性状的差异。本节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问题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通过建构知识网络的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3、重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实验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资料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新课程特别强调探究性学习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新近的中考命题中也越来越呈现出重视对学生能力考查的倾向。新的教材中提供了大量探究活动案例和各种技能训练内容。虽然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不可能将教材中所列的所有探究活动和实验都做一遍,但教师可根据考纲要求,精选部分探究和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将有关探究的方法和实验过程、相关结论回顾一遍,还是必要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教材中的许多探究,都涉及到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实验变量,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一定要下功夫多指导。
4、重视教材中重要插图的识记和理解。
图表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因而在进行复习时,应重视对图表的复习,重视培养学生看图分析的能力。强调学生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把冗长的文字叙述用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关注与社会问题相关的生物知识,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而生物知识与社会问题、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克隆、试管婴儿、转基因、基因工程等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的知识以及与现代生物学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在考察的前列,将知识迁移到生产生活中去,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有根据的分析问题,开拓创新,对提高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6、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或社会实际(包括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
纵观近年来生物中考试题,越来越多地涉及环境保护、人的健康、一些生物学原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生物科学领域取得的一些新进展等方面,尤其是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有关社会热点的问题,这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换句话说,“题在书外,理在书”,解答的基础仍是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力。而我们的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对生活常识知道的少,导致丢分现象。比如今年日本的核辐射,对遗传和变异的影响,就有可能成为热点题型。只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照本宣科,使学生克服死记硬背的毛病,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多联系实际,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三、精选习题,强化训练,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提高中考成绩,习题训练是很重要的,复习时要做到讲练结合,避免只讲不练或只练不讲的做法,尤其是后期复习,要做到精讲精练。认真研究考试重点和热点以及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可通过经常考试检查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及时的补缺补漏。表达能力、实验探究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师应收集此类题目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指导解题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解这类型题目的信心,避免因畏难情绪产生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四、注重解题技巧,提高得分率。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学生在考试中的丢分,不是因为完全不会,而是因为马虎或缺乏解题技巧。在平时的训练和测验中,教师就应强调学生养成冷静答题的习惯,并教给学生一定的解题技巧,如答题前要仔细审题,注意捕捉题干中的重要信息,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字词,要做到咬文嚼字,要学会避陷阱,排除题干中的无关信息的干扰,准确完整地领会出题者的意图,然后联系课本知识及教师平时的讲解,认真作答。
提高初中生物课的复习效率的策略,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谓复习有法,没有定法,贵在得法。以上是我对初中生物总复习策略的肤浅认识,不足之处还望得到同行指教。
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语文中考复习经验,探讨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策略,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学校在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做法。
一、研究试题,制定计划。
我们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近几年来的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计划语文复习分为三轮进行:2月20日至4月10日是第一轮复习,目标是紧扣课本、梳理知识、夯实基础。4月11日至5月31日是第二轮复习,目标是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6月1日至20日是第三轮复习,目标是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
二、立足课本,重视积累。
课本是积累知识、训练能力的根基和依据。用课内学过的知识和能力与中考试题相对照,就会发现中考试题取材课外,题在课外,但答案在课内。因此要注意梳理课文,整合知识,适当拓展。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积累。
课内现代文部分,经过研讨,结合近几年中考涉及到的现代文及文体,我们对课内现代文篇目进行大胆取舍,选取名家名篇和典范精美的现代文作为课内现代文第一轮复习的内容。按文体复习课内现代文,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总结分析文章的规律性方法及考点,辅以课外同类文章的解读,学以致用;借鉴写作技巧,并且结合写作进行仿写训练。
课内古诗文部分,严格按照新课标规定篇目分册逐课复习。根据复习内容,利用《河南中考》(古诗文)以及精选的随堂练习。课堂讲解与练习相结合,课外督促与检查验收不间断。向学生明确复习内容,复习方法,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所准备。对于背诵默写的篇目,采用表格登记的形式,每一个人的过关情况都留有记录,要求逐人过关。
三、专题突破,讲究实效。
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
按照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我们分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进行专题复习。力求达到逐一突破,讲究复习实效。
积累和运用主要考查,字音字义、规范书写、标点、病句、仿写句子、默写名篇名句、文化文学常识、名著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等。
关于语言积累的复习,对于字词的音、形、义的识记和理解。先引导学生整理每册书中的重点字词,主要是指课下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重点放在学生易写错读错的字词和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上,再针对每册的字词设计一张检测卷,做到逐人过关。
对于古诗文默写,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记忆混乱、不清楚,张冠李戴;默写时不明要求,胡乱填写;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书写马虎。针对上述状况,复习时应注意:一是先理解再背诵。加强三种句子的理解、背诵:体现古诗文主旨或表明作者志向的句子,到今天仍有生命力、经常运用的句子,颇有文采的佳句。三是通过检测、反馈不断矫正容易写错和混淆的字词。四是严格规范书写。
关于语言运用的复习,主要通过专题训练来落实。如病句的复习,要化繁为简,重语感轻理论,引导学生注意敏感考点。比如:看到“是否”“通过……使”“防止”“避免”;看到关联词等等,看到敏感点就要想到相应的错误。切忌钻牛角尖。
如新闻概括题,此题型重在考查学生辩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题型有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补写新闻导语等,在文字组织方面往往附加“限字表达”要求。我们训练时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检索要素概括法。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找出新闻中时间、地点、人事等要素,有助于整体把握新闻内容,概括出所需答案。二是提取中心加工法。提取能反映新闻主旨的中心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语境,进行适当加工,组织出答案,力求精而准。
其他专题的复习,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收集材料,每一个专题都要将基本的题、典型的题、灵活的题做好梳理和归纳,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做题的规律。
现代文阅读全部出自课外,复习时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分文体对学生进行复习训练,让学生有文体意识,注意答题时什么样的文体用什么样的语言,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先进行各类文体的单项复习和训练,再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单项复习和训练,就是对各类文体阅读能力的基本点进行一个一个地复习和训练。先将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训练到,然后再综合复习和训练各种文体的文章阅读。从应考的意义上说,基本点复习、训练到位了,学生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类文体的文章的阅读了。这种分步骤的复习、训练方法,能提高学生化解难点的能力,进而阅读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训练前先让学生明确各类文体的知识和常见考点,记叙类文章的常见考点有词语含义;句子含义或作用;揣摩心理;概括事件;表现手法;结构特色;结尾艺术;表达的情感;辨识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概括或评价人物形象;概括情节或补充情节链;题目的含义和作用;插叙或倒叙的作用;赏析优美精辟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谈阅读收获或感受等。议论文的考点有提炼概括中心论点;论据的判定及作用分析;补充论据;论证思路的分析;论证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准确严密的语言风格;理解关键词语、句子含义及作用;开头的作用;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的作用;拓展迁移等。说明文的考点有认清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中心;概括事物主要特征;说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结构层次的梳理,说明顺序的辨识;准确的语言特色;拓展联想等。
3.教给学生回答各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些问题可以总结归纳出通用的模式。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训练,效果会更好。如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类题目时,就可用:“用______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内容,表达了______情感”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暗示中心等。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有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等。
4.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叙事抒情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或者一篇议论文。因此,应选取这三种类型的文章中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精美的文章来训练。培养学生分点答题的意识,以保证得分率。
近两年河南省文言文阅读以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形式出现,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课程标准》要求的16篇。排除近三年内考过的文言文,并将重点选定的篇目进行归纳分类。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优秀的模拟试题,强化训练,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关于34首课标古诗阅读的复习,第一轮复习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古诗中写景的内容、特点、手法及作用;二是找出抒情的句子,分析其抒发的感情;三是从内容、手法、修辞、炼字等方面教给学生赏析名句的方法,强调无论从哪个方面赏析,最后要写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第二轮复习缩小范围,锁定重点篇目,通过反复检测查漏补缺、强化巩固。
作文,被称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马虎不得。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讲究策略。近年来,河南省中考作文命题形式是二选一,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主,08年出现了材料作文。但无论怎样的形式,都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为导向。在作文复习中我们的做法是:
1.在第一轮复习中,一方面,梳理和积累素材,早读时利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读书笔记中摘抄的精美片段,积累感性的语言材料。一星期三次语文早读,每个学生可以背诵600字左右的内容,第一轮复习结束时,每个学生大约能够积累6000字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课内精美现代文的复习,根据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单项训练、片断训练和模仿作文,每周一次单项训练,一个片断训练,每两周一篇模仿作文,单项训练如语言训练,可以对作文进行补充修饰语的修改,变换句式的修改,运用修辞方法的修改,使作文的语言更灵动。片断训练如抓住特征写肖像,模仿作文如复习《散步》一文时,让学生仿写一篇表现和谐家庭生活场景的文章;复习《背影》时,让学生提炼家庭生活中的“动情点”写一篇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
2.在第二轮复习中,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几个方面进行强化指导训练。让学生明白,一篇好的作文要有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一个精彩的开头,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一个完美的结尾,一个清爽的文面。虽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一定要有亮点。
3.教给学生作文的一些常见的构思方法并在复习进行强化训练。
记叙文可以用镜头体结构、书信体结构、日记体结构。结构形式是:开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结尾(也可以是“开头—小标题—小标题—小标题—结尾”)。开头可用排比句揭示文章中心,也可以用一般的句子揭示。然后用三个镜头记叙三件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中心。结尾扣题,照应开头。运用书信体结构,能直抒胸臆,既可以叙事又可以议论,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写时注意书信的格式。日记体结构有利于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曰记体写作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对于平时写作水平欠佳连字数都写不够的学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写作形式。
议论文可以用“一、三、一”式结构或“引——议——联——结”式结构。“一”是一个中心论点,开头提出,单独成段,而且注意语言一定要精练,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的手法。“三”就是三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是并列关系,每一个分论点单独成一至两段,具体论述中心论点。最后一个“一”是一段,概括全文,呼应开头。“引—议—联—结”式结构中“引”把读的材料,概括地引进,以之引出论题。“议”用几句精练的话议论论题,表明主张(论点)。“联”联系实际或先事实后道理,或先道理后事实,具体论述论点,要注意论据的广泛性(古今中外)。“结”总结问题,提出努力的方向或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再次点明文章的中心。
4.为部分学生量身定制文体,扬长避短。中考迫在眉睫,如果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克服作文中的弱点,不太现实。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写作特长,为学生选择最擅长的文体,如有些学生知识面广,思想较一般学生深刻,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那就指导他写议论文;如有的学生感情丰富细腻,文笔优美,那就指导他写叙事性的散文;有的学生人物描写很出色,那就让他在人物描写上多下工夫,指导他在作文审题时,选材尽量靠近写人。
以上这些是我校近几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的一些做法,希望能与同仁们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看了中考经验交流材料还看:
1.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3篇
2.中考升学自荐材料3篇
3.中考状元的15条经典学习经验
4.中考语文备考心得体会
5.教师经验交流发言材料范文3篇
中考经验交流材料
上一篇:中考物理一轮考试复习指导大全
下一篇:中考物理做题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