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成就生活的诗情画意
美育,从字面上理解,即“美”的教育,意为培养对美的感知。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按这种说法来看,时下当红的短视频文化能娱乐大众,流行歌曲也能让人感知到美,难道这就是美育?不!美育绝不会如此肤浅。
美育能够陶冶心灵。蔡元培说过,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
在人生路上,我们必定会有挫败之时,难免觉得抑郁感伤,看不见未来的希望,此时,美育就能带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走在清风徐徐的岸边,听着缓缓流畅的抒情音乐,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灵还未腐化,我们对美的感知也从未消失。
感谢美育,是它培育了我们活泼敏锐的心灵,让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美育,也有助于人格的养成。
一个接受过美育的'人,一定是一个处变不惊的人。因为他对美已经有了独到的见解,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美丽之处,自然也就乐观向上,遇事能够泰然处之,颇有优雅之风度。不止如此,美育与人格中的“爱”也息息相关,因为能感知到美,所以会更加爱。
自爱、爱家、爱国、热爱生活,均是由美育一步步搭建和联系起来的。
美育当然也有利于科学思考,美育看似属于文学范围,与科学毫不相干,实则不然,它能通过影响人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影响思维规律和行为习惯。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认为,蒋英给他介绍的音乐艺术让他体会到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让他能够避免机械唯物论,思路更为广阔。
其实,不只是他,另一位科学家杨振宁也有类似的体会,由于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学习体悟《孟子》,在他长大以后遇到无法解决的科学难题时,他还是会翻开《孟子》等中国经典文学,从中得到启发。
科学家遇到的难题和瓶颈都能从美育中解决,可见美育对科学思考的益处之大。
所以说,美育并不只是为娱乐和审美,它能汇集的是心灵人格思维,还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能贯彻的也不是短暂的现在,而是一个人的一生。
梁实秋曾说,你给生活意境,生活才会才能给你风景。美育,就事关我们拥有的意境和见到的风景,让我们重视美育,成就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关于美育的议论文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句话:“文学就像月光,无用,却使人心柔软。”其实,文学、音乐、美术,这一系列看似无用之物,皆如柔曼月华一般笼罩人类文明与历史,照耀人文光辉。
而对于个体来说,美育更是不可缺,只有借助美育之光华涤荡人生,才能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有更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认识人生的价值。
美育之华,涤荡思想,引人沉思。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在物理学领域摘取累累硕果而闻名于世,而闲暇之余,他将绝大部分时间都交付给了自己的小提琴,伴着悠扬的琴声在物理世界自由畅游。
“杂交水稻之久”袁隆平也是一位小提琴爱好者,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如清澈溪流在山间流淌,诉说对祖国的无限挚爱。
由此观之,美育与理性的世界并不冲突,相反,她如春雨般润物无声,涤荡人们的思想,洗去嚣喧浮尘,使人获得更纯净的心境,更纯粹的灵魂。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当今社会,人们变得愈加浮燥、功利起来,音乐、美术课程被一再压缩,语文甚至被视为“无用”科目,种种社会现象促使我们反思,抛弃美育的同时,我们还抛弃了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一颗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便是优秀人格的养成,高贵灵魂的塑造。
因此,我们不妨慢下脚步,让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形成一个浓厚的美育氛国,“美育者,与智育相辅,与德育相成”。如此,才能真正培育出更符合时代的多元化人才。
愿你我皆能携手前行,以美育之华照耀人生,涤荡心胸,向灵魂深处索取纯粹,以谋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最终认识人生价值,获得人生圆满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