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投诉举报
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
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doc
点击下载文
文档为doc格式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
2、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软件;
3、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
4、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 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

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

2024年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是什么呢?历史高考真题大家知道考了什么知识点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最新),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年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最新)

(网络收集)2024年北京历史卷高考真题文字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古代玉器为礼之重器,孔子用玉比喻理想人格: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坚硬),知(智)也;廉(棱角)而不刿(割),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这一比喻寄托了( )

A. 隆礼重法的精神 B. 无为而治的理想

C. 修身明德的追求 D. 选贤任能的理念

2. 西汉官员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为政“廉平不苛”“存问耆老孤寡”“所部吏民爱敬焉”,后“举贤良为大司农丞……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上述材料可以印证西汉时期( )

①社会基层组织开始建立 ②中正官负责官员的考核

③政府通过察举选拔人才 ④官吏为政注重优抚老弱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判”是古时官员断决狱讼的文本,也是唐代铨选官吏的考试科目之一。唐代的《龙筋凤髓判》是我国完整传世的一部判例集,通过模拟判例的形式陈述案例缘由,给出判决意见,并进行解释,为应试者提供了“判”的写作程式和方法。这说明唐代( )

A. 以法为教,轻视了道德礼义 B. 重视家训,教化渗透至基层

C. 注重判例解读,提升官员司法素养 D. 强调司法实践,开创律例合编体例

4. 《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

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

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

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地丁合并征收 ②丁银数额固定 ③百姓赋役免除 ④人身束缚加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 《万国公法》译成中文时,某法国外交官说:“那个打算让中国人领悟我们欧洲国际法的人是谁?……他会让我们陷于无尽的麻烦之中。”另有英文报纸评论道:“我们为中国提供的武器在日后到底是会瞄准我们,还是只会转向新的征服者,现在还不好说。”这说明( )

A. 引入《万国公法》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B. 中国社会对当时世界形势变化浑然不觉

C. 中国了解国际法将不利于列强对华侵略

D. 此时国际法的应用范围只限于欧洲国家

7. 《史记》记有商王世系。1917年,王国维利用新发现的甲骨卜辞与《史记》《尚书》等古籍相互补正,进一步论证了商朝的历史。陈垣后来对考证方法进行了总结,其中包括:

①理证:“无证而以理断之者”;

②书证:引书为证,“可以补史之阙”;

③亲证:“考地理贵实践,亲历其地”;

④物证:“以新出土之金石证史”。王国维上述研究运用

考证方法主要有(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8. 1920年,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与此同时,陈独秀主编的《劳动界》也发文指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工人,竟被资本家压迫了!真是可恼!我们此时应当要去抵抗他,我们此时就应该要有团体”。这说明( )

A. 发动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斗争形式

B. 成立工人组织符合当时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

C. “劳工神圣”成为当时中国社会

共识

D. 建立工会是开展国民革命的重要内容

9. 1937年3月,____在讨论同国民党的谈判时说,谈判的方针,无疑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合作的方向,而不是无产阶级做资产阶级的尾巴。如果这样,我们便要失去信仰。这表明( )

A. 中国共产党决定国共和谈解决西安事变

B. 中国共产党强调其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

C. 抗日民主政府应遵循“三三制”原则

D. 民主联合政府应由国共两党合作建立

10. 1955年,针对中法建交,周恩来与法国议员代表团会谈时说,现在世界上有人以为中国可以容许“两个中国”的存在,“中国人民决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中国本来是统一的,中国内战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新的代替旧的”。这段话( )

A. 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法建交的政治基础

B. 阐明以“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中法关系的突破

C. 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早期表述

11. 书信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材料。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给地方总督写了大量泥版书信,命令其征收椰枣、谷物、芝麻、皮毛服装,如数上缴征收的货币,清理运河便于灌溉,为王室牧场派遣剪羊毛工人,查办官员贿赂事件,组织审理经济纠纷,协助调兵等。以上材料反映出的有关古巴比伦的信息包括( )

①行业种类多样 ②国家重视农业生产

③地方资源的所有权归总督 ④书信是国王处理事务的一种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2008年,时任希腊总理在一个拜占庭艺术主题展上致辞,强调拜占庭的遗产“不但被欧洲人分享,而且也为其一度覆盖的三大洲民族的公民所分享”。能支撑此观点的是( )

①拜占庭首次统一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

②基辅罗斯的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③拜占庭文化被奥斯曼帝国全盘接受和传承

④《查士丁尼法典》推动了近代欧洲法律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 透视法是15世纪欧洲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理论,又称“数学透视法”,在绘画和浮雕创作上掀起划时代的技法革命。哥白尼曾说“日心说”是按透视法合理构建的宇宙空间结构,伽利略也说他发明天文望远镜受到透视法的启示。由此可见( )

①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引入了科学方法

②透视法理论的出现标志欧洲近代科学兴起

③艺术理论和实践促进了近代科学研究发展

④透视法成为了近代天文学革命的核心理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A.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B. “公社……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C.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D. “重工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一切部门、加强我们祖国的国防、增进人民福利的基础”

15. 1920年,有思维的机器人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1962年,工业机器人实现商业化。2007年,全球机器人安装量达650万台。近年,欧盟出台了《欧洲机器人技术民事法律规则》《机器人技术工程师伦理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法案》等。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学创作是机器人技术发展

理论来源

②二战后科技进步推动机器人产业化发展

③机器人的出现标志着生产关系的新变革

④人们对机器人发展的潜在风险加以防范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城与都

材料一 今北京在唐朝称幽州,是中原与东北地区、北方草原的交通枢纽。朝廷曾在此设节度使,以掌军政。随着漕运、海运的发展,幽州与各地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材料二 今北京在辽时称南京(燕京),为五京之一。辽帝曾在此行册礼(上皇帝尊号)、设行营;设三司使司,“掌燕、蓟、涿”等州钱帛;设都元帅府,“杂掌蕃汉兵”;实行科举,设置太学。“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

辽在南京“劝农桑,修武备”“果实、稻粱之类,靡不毕出”,所产“线缕机绫”工艺精巧。“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城中“户口安堵,人物繁庶”,居民“俗皆汉服,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

南京与开封之间设有榷场。南京外有居庸、古北等关口,通达辽其他四京等地。金人评价“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元人有诗云:“万国河山有燕赵,百年风气尚辽金。”

(1)阅读材料一,指出唐幽州的重要性。

(2)说明辽南京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7. 经略海洋

材料一 孙中山沿海港口建设规划示意图

1.png

材料二 新中国与海洋相关的文献及内容(部分)

1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十二海里

1982

第六个五年计划:积极开展海上石油的对外合作勘探和开发

1996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阐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战略目标、基本对策,以及主要行动领域

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属经济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二百海里

2003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2022

中共____报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材料三 中国当代海洋资源开发及成就示意图(部分)

依据材料,评析百年来中国对海洋资源的谋划与开发。

18. 英国与印度

英国关于印度的法案

法案名称

部分内容

东印度公司特许状

(1600)

东印度公司为法人和政治实体,选举产生理事会和总督,可制定法律;依法在东印度地区获得土地、租金,享有自由、司法、特许经营和继承权等

东印度公司法案

(1773)

提高孟加拉总督地位,统管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业务,成立由4位英国委员组成的参事会进行辅佐;设独立于总督的最高法院,由英王任命英国人担任法官,批准总督颁布的法令

东印度公司法案

(1784)

东印度公司的政治事务由英王任命的6人委员会监管,东印度公司负责商业经营;总督由公司董事会推荐,经英王许可后任命

印度政府法案

(1858)

东印度公司的权力、领地和财产等转归英王,英王为印度国王(后称皇帝);设印度事务部,由内阁中的印度事务大臣直接领导;英王任命印度总督,作为其直接代表统治印度

印度参事会法案

(1861)

总督任命6~12人为总督参事会额外委员,其中非官方委员不低于6人;额外委员只能参加参事会立法会议,参与制定法律和法规

印度参事会法案

(1892修订)

居住在印度的人均可任额外委员;经总督授权批准,立法会议讨论总督的年度财经报告、提出质询;不懂英语的委员可以请人代为发言,议案翻译成印度语言

印度政府法案

(1919)

总督参事会6名成员中3名为印度人;立法会议从参事会中分出,设上下两院,下院145名议员中104名从居住在印度的人中选出,上院60名议员中33名由选举产生;议员可以对部分预算进行表决

印度独立法案

(1947)

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废除英王印度皇帝称号,取消印度事务大臣办公室;英国法令在印、巴不再有效(注:1950年总督及总督办公室撤销,英王不再任印度国王)

(1)上述材料体现了英印关系的变化。选择两个不同标准,完成两种阶段划分方案,并分别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简述印度是如何迫使英国改变对它

殖民政策的。

19. 和平与发展

材料一 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为基础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冲突的危机……

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

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

——《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

材料二 我们必须尝试超越我们自己的日常争吵(或谈判)去看待危险的长期问题。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贫困和饥饿仍然在很多地区肆虐的世界,一个滥用资源而不顾其再生的世界,一个武器生产和销售超过任何时代的世界……

南北之间无论有何不同,分歧有多深刻,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双方的命运休戚相关。

——(世界银行成立的)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北方和南方:争取生存的纲领》(1980)

材料三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新旧问题与复杂矛盾叠加碰撞、交织发酵……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和谐共生、合作共赢……

中华文化以和合理念为精神内核,秉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2023)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世界的认识。

(2)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结合所学对材料三加以解释。

20. 端午故事

材料一 端午节由来已久,其起源有纪念屈原、吴越民族图腾祭、恶月恶日避毒除害等说法。古代各地的端午习俗包括,“以五彩丝系臂”祈求“不病瘟”“采艾以为人(人形),悬门户上,以攘毒气”,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屈原,“蹋百草”“斗百草”“龙舟竞渡”,出嫁女“归宁(回娘家)”等。

材料二 20世纪以来中国端午节大事表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新历法,规定新旧二历并存,旧习俗择要存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

1922年,《杭州青年》发表《整洁节(端午)卫生大运动宣言》“利用旧习惯里端午节除毒的社会心理”,举行卫生大运动

1928年,民国政府废止阴历,严禁机关、学校、团体循旧历习俗放假

1940年,抗敌文协为纪念屈原,将端午节定为“诗人节”“向国内推广实行”

1941年,《屈原》新剧上演,纪念国殇民国年间,各地县志多有关于当时端午习俗的记载,如山西“插艾,食角黍(粽子),饮雄黄酒……游郊”;广东“各家裹角黍,各乡竞龙舟”

1984年,国家体委在广东举办首届“屈原杯”龙舟赛;随后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也开始举办龙舟赛

2006年,端午节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端午习俗申遗成功,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阐释端午节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历史高考审清条件限制

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历史高考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