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一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① 危言sǒng______听 ② 眼花liáo_____乱
③ 根深dì______固 ④ 阴谋guǐ_____计
2.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指骂民族败类。
B.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3.古诗词默写(6分)
①《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集中写出李白送孟浩然时留恋、孤独心情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 》。
③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全下面两句谚语。(2分)
①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 ②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横线的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4分)
善思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名著中的人物名称补全下句。(2分)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____________三调芭蕉扇。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____大闹五台山。
二、阅读与分析(30分)
母 鸡
①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⑤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他三分。
⑦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7.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找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变化的语句。(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中的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你对下面的这个句子的理解。(3分)
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的母鸡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苹果皮
① 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诱人的香气。
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② 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道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
③ 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④ 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答道:“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时给你们奶奶的。你们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在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中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⑤ 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们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们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俩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拿着书包走出屋外。
⑥ 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⑦ “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呦。”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在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⑧ 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两个语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请简要说说“美好的心灵”的含义。(3分)
三.作文。
我最喜欢-----------------(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二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9分)
一、按要求作答。(8分)
1、看拼音写汉字,并完成下列题目。
kuí wú chén āi qiào 陡( ) 俊( )
( ) ( )
(1)读拼音,把汉字端正地写在括号里。
(2)、上面所填汉字中,属整体认读的字有( ),音节需要用隔音符号分隔的用“’”标出。
2、按要求填空。
“秉”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秉烛夜游”的“秉”字是___________的意思。“幽”字是____结构,共有____画。第8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1分)
1、成语中含三的,有的表示多,有的表示少,下面按多与少分类正确的是:( )
1一日三秋 2三番五次 3三言两语 4三思而行 5三瓦两舍
A、235 /14 B、 234 / 15 C、 124 /35 D、251/ 34
2、下面说法中,把对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
(1)、我国直辖市如果按音序排列应为“北京——重庆——天津——上海”。
(2)、在“差别”和“鬼使神差”中这两个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3)、在“低头折节”这个词语中,“折”的读音是“shé”
(4)、在古诗句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没有整体认读章节。
3、下列文言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弈(yì,下棋)秋,通国之善(擅长,善于)弈者也。
B.使(shǐ,让)弈秋诲(huǐ,教导)二人弈 。
C.日初出沧(ch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tāng)。
D.熟(shǒu,谁,哪个)为汝(你)多知乎?
4、下列句中“精神”一词的含义与其他三句差别较大的一项是 ( )
A.这孩子大大的眼睛,怪精神的。 B.他精神上负担太重了。
C.他受了刺激,精神错乱。 D.我们要领会文件的精神。
5、要表达“不光你能干,我也能干”的意思,下面的句子应该用的标点符号是( )
你行我不行 A,? B,。 C?。 D?!
6、语句改变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组是( )(填序号)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
B、我不会认识李明的。——我怎么会不认识李明呢?
C、蔡明知道了这件事情。——蔡明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
D、这位客人,只能住山顶的旅店。-——山顶的旅店,只能住这位客人。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李伟同学很勤奋,也很智慧,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B.红安县化肥厂把源源不断的化肥运往全国各地。
C.今天是语文课时,吴老师讲了一句很幽默的话,被感染得大笑起来。
D.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能手,保护庄稼的卫士。因此,人人都要反对那种捕杀青蛙的行为。
8、对下列句子所使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3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4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比喻 设问 对比 对偶 B、 对比 设问 对偶 比喻
C、对偶 设问 对比 比喻 D 、对偶 对比 设问 比喻
9、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春妩媚
10、下列词语所使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一个词是( )。
A、龙争虎斗 B:百花争艳 C:骄阳似火 D:兔死狐悲
11、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②因此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渐渐形成里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
③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
④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
A.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①朗读凡卡写给爷爷信的内容,读到诉述他苦难的学徒生活时,感情应是痛苦的,声调应是平稳的,速度应是不快不慢的。 ( )
②“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是指风华正茂,年轻充满活动的样子。
③ “行人临发又开封”。这句诗中“开封”不是地名,而是指“把封好的信拆开”。
④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如藏族的“藏戏”,安徽的“豫剧”等。
四、按要求做题。(7分)
1、改写句子。①那翠绿的的叶片和红的、白的、紫的花,组成了条条花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否珍惜时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成语。(2分)
(1)“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突出,人们常用 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的分量重。
(2)、形容事情十分紧急、关键的词语:____________士农工商(每字皆为人或事物名称)
(3)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紧跟而上,建设祖国需要我们一代代人 。
3、写出下面古诗加点字或者成语的主要人物。(4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初出茅庐(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负荆请罪( )
第二部分:阅读(41分)
一、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1)照样子写有关季节的诗句和成语。(4.5分)
春: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花 红 柳 绿
夏:
秋:
(2)根据语境填上恰当的古诗句。(4分)
你的好朋友因为父亲工作调动要转学去很远的地方,依依惜别之际,他担心彼此之间的友谊因为相距太远会淡忘,你会这样安慰他 ,他又担心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很难再遇到像你一样的朋友,你会这样劝他 ,他有感于你送别的真情,情不自禁地感叹 。
复习太辛苦了,可一想起 这句诗,你又觉得付出的都是值得的,要毕业了,想把 这句诗送给老师,正是他们的付出,换来了今天你的优秀。
(3)花草无语人有意。在文人笔下,花草常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请填出诗文名句。(2分)
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 , 。
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8.5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东游指( )。这句话选自《 》,从中你感受到孔子是一个( )的人。读了这篇文章,你会联想到孔子说过的这句话( )。(2.5分 )
(2)小张是个识文物的专家。假文物总是难逃他的火眼金睛。人们问他有什么绝招,他说,没有什么,( ),熟能生巧罢了(1分)。
(3)、“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这是______(谁)对_____(谁)的评价。从这一评价中,你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课文放送:《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____,他名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书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人_____________,印象最深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碑荟萃》一课中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位历史上的书法家。
三、阅读下列文段。(10分)
(一)
有那么一只猫,它就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见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们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时,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 “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 ”同伴们说 “现在,它大概又表演潜水了。”
1、请在文段方框处填上恰当的标点。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掩盖——( ) 惊奇——( )
3、文中破拆号的作用 ( )
A.声音延续 B.解释说明 C.意思转折
4、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
A.意思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话语突然停止
5、“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句中“没”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没”字的意思是 ;后一个“没”字的意思是 。
6、“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这句话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
7、“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是指什么?
8、这则寓言刻画小猫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9、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
A.先总后分 B.总分总 C.先分后总
10、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
A.做人要乐于助人,不能无动于衷,见死不救。B.做人要真心待人,不能自作聪明,瞎乱猜测。 C. 做人要诚信实在,不要文过饰非,自欺欺人。D.做人要诚实善良,不要固执己见,狂妄自傲。
(二)两只桶(10)
①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②前者一上路_______________地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③后者蹦蹦跳跳,闹得一路上回声震耳,尘土像云雾似的飞扬,焦急的行人老远就听到_______________的声音,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④然而不管后者怎样地哗众取宠,像前者那样的价值,它却没有。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①一只盛着酒 盛:______ ②哗众取宠 宠: 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推断“诚惶诚恐地躲在一边。”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句中有两个词①“前者”是指_____________ 。②“后者”是指 _______________。
4.依次在文中两条横线上填入形容词,恰当的是( )A冷静 胡闹 B冷静 吵闹 C沉静 胡闹 D沉静 吵闹
5.用“‖”给全文划分层次。① ② ③ ④
6.末尾的“前者那样的价值”一句话,怎样理解其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两只桶分别可以比喻哪两种人?①盛着酒的桶:________________②空无所有的桶: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30分)(任选一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记得有这样一幅画:远处是座入云的高山,近处是一条崎岖小路;路边坐着一位背着行囊的旅人,正拿着一只鞋在磕。画的下面有这样一句话: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
这是一句意蕴多么深远的话啊!其实,这沙子不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种种主观的或客观的困扰与烦恼么?那么,面对这种种不顺心、不如意的小事,你将怎么办呢?
请你以“面对生活中的困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文体不限,可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记叙经历,生发议论,抒写感情等;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300字。
2、请以《___真让我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前面一条线补充人物,如某个具体的亲人、同学、朋友、名人等;后面一条线补充你的一种感受,如喜欢、佩服、崇拜、想念等。
(2)、文章有条理,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字数在300以上,书写工整。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毕业试卷三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piānpì biāozhì shēnqǐng dǐyù páihuái miǎoshì
( ) ( ) ( ) ( )( ) ( )
jīngzhàn liáoliàng chúchuāng línglì shǎnshuò chèdǐ
( ) ( ) ( ) ( ) ( ) ( )
2.选字组词。(3分)
(呐 纳)____喊 火柴____(梗 便) 气____(魂 魄)
(魅 魁) ____力 (嘹缭)____亮 (溶 熔)____炼
3.选词填空。(4分)
描写 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 )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 )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 体味
(3)我亲身( )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 )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小心注意”叫 意;“任凭自己”叫 意;“沾沾自喜”叫 意;“任意妄为”叫 意;“心情爽快”叫意;“心术不正”叫 意。
5.修改病句。(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 ) 喜欢—() 坚强—( )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 )小铜牛 ( )身骨 ( )腿脚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 )、(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
6.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爱牛。(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三)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30分)
读下面三组词语,并按照要求写作文。
1.雨 春天 明媚 欢乐 丝带 望远镜 幽静小鹿 悠扬畅想
2. 烦恼 思念 网络 游戏 眼花缭乱 震撼渴望 毛笔口香糖
3. 朋友 书包婉转 枫叶 漫不经心 脏兮兮掌声 校园电子邮件
提示与要求:
1.先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灵活组合作为自己作文的题目,如:《雨》《畅想春天》;也可选择一个词语作为基础,扩充题目,如《我的烦恼》《令人激动的掌声》……
2.围绕题目写一篇作文。
3.用上其中一组词语,并在文章中用横线表明。
4. 文章要求表达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体裁不限,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