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原市体育、艺术类特长生录取分数线
中考成绩达到特长生对应专业最低控制分数线后,根据考生所报志愿学校的招生计划、测试项目,按专业成绩择优录取;如考生报考志愿、专业成绩相同,按照中考成绩择优录取。
(1)体育类
田径项目:省级示范高中中考成绩达到438分,其他高中365分,专业成绩60分以上且专项成绩不低于50分(百分制)。其中:专项成绩100分者,中考成绩可降100分;专项成绩90分以上者,中考成绩可降50分。
非田径项目:中考成绩达到365分,专业成绩60分以上且专项成绩不低于50分(百分制)。
(2)艺术类
省级示范高中中考成绩达到511分,其他高中438分,专业成绩60分以上。
2.太原市两所外国语学校小语种班录取分数线
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和太原市第十八中学校的小语种(非英语语种)考生填报本校小语种志愿,在全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上按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3.太原市四所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实验班录取分数线
太原市进山中学校航天实验班、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人工智能实验班、太原市外国语学校(摄乐校区)外语实验班、太原市第十八中学校(晋源校区)外语实验班,分数线控制在中考总分 85%(2023年为621分)的基础上,按计划、按分数、按志愿择优录取;进山中学初中航天实验班在籍考生填报本校航天实验班志愿,在全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上按招生计划优先择优录取。
4.太原市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普通高中录取不分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为525分。采取分段录取的办法,即从730分开始每5分为一个分数段,在每个分数段内按照志愿顺序投档;报考志愿、成绩相同时,按照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顺序优先录取单科成绩高的考生。
5.太原市普通高中定向生录取办法
定向生录取分数线控制在录取学校统招生分数线下50分以内,且不低于525分;报考定向生的考生考试成绩如达到所报定向生志愿学校统招生录取分数线,则按统招生录取。
一是依据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定向生指标、考生所报志愿和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首次择优录取。二是当分配到六城区各初中学校的定向生指标首次录取未完成时,在六城区已报考定向生志愿但未被首次录取的考生中,按照考生所报定向生志愿和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二次择优录取;
当分配到三县一市各初中学校的定向生指标首次录取未完成时,在本县(市)已报考定向生志愿但未被首次录取的考生中,按照考生所报定向生志愿和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二次择优录取。二次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的定向生指标,将转为统招生计划。
古交市第一中学校、清徐县清徐中学校、清徐县徐沟中学校如在本校统招录取分数线下50分以内(含二次定向)未完成定向生指标,可将定向生录取率按90%为限继续下移分数线,其余10%定向生指标转为统招生计划。如下移分数线达到最低录取控制线时定向计划仍未完成,将转为统招生计划进行招生。
2023太原市中考各高中录取线是多少
太原市2023年普通高中分数线具体如下:
中考怎么知道自己录取了
一般来说只要中考考生被录取了,学校会有中考录取通知书寄到你家里的或者打电话给你。
也可以登录本省的中考分数查询网址进行查询,查询方式:登录网址—输入准考证号+姓名—点击查询即可。
中考后,学校会收到通知,何时可以查分,会通知学生如何在网上查分的;大约几日后,各学校分数线下来了,录取通知书就会送到学校,学校再另行通知考生去取。
中考录取通知书状态怎么查询
关注中考通知书微信号,输入+中考通知书就可以直接查询通知书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一些地方的中考录取通知书还保持了传统的通过邮局邮寄的方式。在这里小编需要提醒同学们,在通知书投递期间,家里一定要有人,中考报名时所留的联系方式一定要保持畅通。同学们在领取通知书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提前准备好准考证和身份证,否则是不能领取的。其它的一些注意事项可去当地的中考招生网站上查询。
其他一些地方的中考录取通知书一般需要考生自己去录取高中领取。一般学生本人领取时须持准考证、中考成绩条。如果准考证丢失需要带上身份证。也可以他人代领,代领人须持领取人身份证或家庭户口本、考生准考证、中考成绩条。
中考结束的假期需要补课吗
有很多父母一整个假期都是和孩子在赌气中度过的,因为高中的学习压力大,怕孩子一是跟不上,父母就想让孩子去补习。但是孩子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了,当然是不肯定去学习的,所以一整个假期都是在争吵中度过的。
其实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思考与学习,不能一味的逼迫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这样也会给孩子的心里造成一定的压力,孩子也需要自己空间,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学习和成长,父母应该尊重和体谅。父母不妨和孩子多沟通,平静的交流,不要压迫他。
父母对假期处理这个问题上,应该先尊重孩子的选择,当然父母让孩子去补课,也是为了他好,但是人都需要放松的,不能逼着孩子去学习,否则效果也不会太好。彼此之间都应该相互了解,父母也应该选用合适的方式方法,结合实际情况。
如果假期太长,不妨拿出一部分时间去学习,另一部分时间留给孩子自己。让他们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父母也不能太偏激,要和孩子做好沟通,彼此各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