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推荐文章
高考总复习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篇1
《念奴娇》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高考总复习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篇2
1.珍宝尽有之:珍宝全部归他所有。
2.贪于财货,好美姬:贪图财物,喜欢漂亮女子。
3.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财物丝毫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功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4.素善留侯张良(素:一向,向来;善:友好):平时和留候张良友好。
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中。
6. 具告以事(具以事告):详细地把事情告诉(张良)。
7.毋从俱死也【毋从(其)俱死也】:不要跟从刘邦一块都死掉。
8.具告沛公(“具”通“俱”,全部,都):把事情都告诉了刘邦。
9.谁为[wèi]大王为[wéi]此计者: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
10.距(通“拒”,拒守)关,毋内(通“纳”,接纳)诸侯,秦地可尽王[wàng] 也: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11.料大王士卒足以当[dāng]项王乎(料:估计;足以:完全可以;“当”通“挡”, 抵挡):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
12.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请:请让我):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
13. 秦时与臣游(交往),项伯杀人,臣活(使……活)之;今事有急,故幸(幸亏)来告良: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高考总复习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篇3
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2、《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高考总复习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篇4
1.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或并且(背着秦晋两国)又向楚国称臣】。
2. 敢以烦执事:【敢:岂敢(怎敢);执事:敬称,您】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
3. 越国以鄙远:(鄙:把……当做边邑;远:边远的国家)越过别的国家把边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4.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给予;赐,恩惠,好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
6.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邑,(但他)早上(渡过黄河)上岸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8.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第一个“封”:使……成为疆界;肆:扩张;第二个“封”: 疆界)(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
9.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夫人:这个人)没有这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到这个地位(或有今天)。
10.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依仗,依靠;敝:损害)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
11. 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知”通“智”,明智)失掉了自己所结交的(同盟国),不明智;
12.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用战乱来改变出兵时的整肃,是不勇武的。
13.吾其还也(其:还是):我们还是回去吧!
高考总复习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篇5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谒:请)即使没有太子说的这番话,我也希望向您请求赴秦了。
2.愿足下更虑之:(更:改变)希望您再想想(考虑)别的办法吧!
3. 顾计不知所出耳(正常语序为:顾不知计所出耳)(顾:只,仅仅):只是不知道报仇的计策该从哪里出罢了!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见:被;陵:欺侮,凌辱):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乃今:如今)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抓着自己的手腕走上前说:“这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拍自己的胸膛表示痛心啊,如今得以听到教诲。
5.乃遂收盛[chéng]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封好它。
6.乃为装遣荆轲(为:准备):于是准备行装派荆轲(赴秦)。
7. 人不敢与忤[wǔ,逆,迎着]视:人们不敢迎着目光看(他)。
※8.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等待着一个朋友,想要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在很远的地方(一时)没来(荆轲)为此留下来等(他)。
9.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迟:认为…迟缓):过了些时候(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了,怀疑他有了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日子已经不多了,荆卿难道不打算启程吗?请让我先派秦武阳去!”
10.今日往而不反(通“返”,返回)者,竖子也: 现在去了而不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出息的人!
11.请辞决矣(“决”通“诀” ,诀别,告别):那就请让我(现在和你们)告辞诀别。
12.既祖,取道:祭祀了路神,(荆轲)就上路了。
13.荆轲和而歌,为变徵[zhǐ]之声:荆轲应和着唱歌,发出变徵的声调。
14.又前而为歌曰:(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
15.复为慷慨羽声(慷慨:声调激愤):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调声。
16.士皆瞋[chēn]目,发尽上指冠:送行的人都瞪大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帽子。
17.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拿着价值千金的礼品。
18.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19.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如郡县给贡职】,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举:全;比:排列在……内;给(jǐ),供应,供给;贡职:贡赋,赋税】: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缴纳贡赋像郡县一样,只要能侍奉守护祖先的宗庙(就行了)。
20. 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第一个“使”:派遣;第二个“使”:使者;闻:使……闻,报告;唯:希望):派使臣来向大王禀告。希望得到大王的吩咐。
21.乃朝服,设九宾(朝:穿上;服:礼服;“宾”通“傧”,傧相,迎宾赞礼的人):便穿上上朝的礼服,设置九宾大礼。
22.以次进。至陛下:按照先后顺序进来,走到殿前的台阶下面。
23.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粗俗人。
24.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使(之)于(大王)前毕使】:希望大王原谅他,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25.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打开地图,地图展到尽头,匕首露出来了。
26. 自引而起,绝袖(引:指身子向上起): 自己挣着站起来,扯断了袖子。
27. 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操:握住;室:剑鞘;坚:紧,指剑插得牢):秦王拔剑,剑太长,只抓住剑鞘。当又惊慌又着急,剑又插得紧,所以没能马上拔出来。
2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意:意料; 料想;度:常态): 突然发生这种事情,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29.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无以:没有什么用来):秦王正在危急之中,来不及召唤殿下的侍卫,因此荆轲能追逐秦王,大臣们仓猝间又惊慌又着急,没有武器来攻击荆轲,便用空手共同和荆轲搏斗。
30.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dǐ]秦王(废:倒下;提:掷击):荆轲伤残倒地,于是举起手中的匕首向秦王掷去。
31.被八创[chuāng]:遭受了八处创伤。
32.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jī]踞[jù]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就:完成;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所以:……的原因;约契:凭据):荆轲自己知道任务无法完成了,便靠在柱子上笑,(他)两腿张开坐着傲视着对方骂道:“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要活捉你,一定要得到你订立的条约来报答燕国的太子啊。”
上一篇:怎样才能克服高考前的压力
下一篇:语文高考全国卷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