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的成功人士 历史上落榜的名人
推荐文章
中国高考10大落榜社会名人
1、马云
2、孟非
3、张一一
4、宋丹丹
5、李修平
6、巩俐
7、汤唯
8、李想
9、俞敏洪
10、徐静蕾
落榜名人来自文化、娱乐、教育、商界等界别的代表人物纷纷入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李安、蒋雯丽、林青霞、范冰冰、王小丫、孙海英、陈建斌等高考落榜名人一样有资格入选“高考10大落榜名人”。
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左宗棠“三试不第”当师爷、吴敬梓反对八股文放弃科举、李时珍三次落榜转学医、沈万三屡试不中成富商、张继落榜吟出《枫桥夜泊》、王致和四度落榜成豆腐状元,这些前人虽然都曾落榜不第,但最后都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成就显赫的大人物。
历史上成了大人物的落榜生
1、创造了“推敲”一词的大诗人贾岛
唐代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贾岛,早年出家為僧,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於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作為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下第》诗至今读来仍令人伤感:“下第隻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其“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一诗最为著名,其中“推敲”二字被后世人广为流传。
2、张继落榜吟出《枫桥夜泊》
唐代诗人张继落榜后,每每想著同窗好友个个金榜题名,自己却名落孙山,因此心情非常失落郁闷,便前往苏州散心,投宿於寒山寺旁的客船。从傍晚到夜裡张继一直站在船头望著苏州城的夜色,心境亦如那晚风凄清寒冷,於是他随口吟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鐘声到客船。”时人评价此诗乃千古绝唱也。是这首诗使后人记住了怀才不遇的张继,也使得寒山寺声名鹊起。
3、孟浩然: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李白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然而其内心却始终充满了仕与隐的矛盾。盛唐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士子们大多胸怀政治抱负,孟浩然其实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可惜多次应试不第。终于,他在四十岁那年最后一次赴京应试,还得到了丞相张九龄的推荐,孟浩然原以为功名唾手可得,却不料名落孙山,失意而归。
据史书记载,孟浩然失败的原因竟在于其诗作。一次他去王维家做客,适逢唐玄宗来访,玄宗让孟浩然作诗,想领略一下他的清逸诗风,可孟浩然却并未吟诵自己拿手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不满,其中有“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听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此,孟浩然应试不第很可能与此事有关,真是“成也其诗,败也其诗”。
4、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曾两试不第,后发奋学习,终成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年五十八岁。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5、李时珍3次落榜完成《本草纲目》
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也是落榜生,14岁考中秀才,之后9年3次落榜,於是他弃官从医,走遍大江南北,参考800多种医书,歷经29年编成《本草纲目》这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本草纲目》共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為16部、60类。
6、唐伯虎:明代才子唐伯虎也曾写过一首著名的《桃花庵歌》,读来酣畅淋漓而又富有理趣:“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才华横溢的他多次进京赶考,却都惨败而归,深深挫伤了他的自尊心。他逐渐看透了仕途险恶,对科举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一生酷爱桃花的他回乡之后,便在城北桃花坞建了几座优雅清闲的茅屋,将茅屋取名为“桃花庵别墅”,他退避其中,自称“桃花庵主”,从此过起了以卖字画为生的逍遥生活。
7、金圣叹: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文坛的一位奇才,他曾评论多部古典小说,最著名的就是对《水浒传》的批注,成为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为人诙谐幽默,学问渊博,高傲而有志气,文笔潇洒自如,作文不拘一格,自称“以吾之才,入学如取芥耳”。但因为他恃才傲物,屡屡在试卷上嬉笑怒骂,因此多次科举都壮志未酬。
他第一次参加考试时,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他答题时竟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和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二次参加科考时,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39个“动心”。主考官追问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因此又被除名。
8、蒲松龄落第写就《聊斋志异》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自勉。倾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文学中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被誉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9、吴敬梓落榜成就《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身於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因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后因落榜从怀疑科举制度,到反对八股文,反对科举制。他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功名利禄的习尚。他以讽刺的手法,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去创作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直到49岁时才完成。
10、郑观应童子试未中著出《盛世危言》
中国近代的早期资產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爱国民族工商业家郑观应,1858年应童子试未中,即奉父命远游上海,弃学从商,在任上海新德洋行买办的叔父郑廷江处“供走奔之劳”。次年,由亲友介绍进入上海一流的英商宝顺洋行任职。同年冬,被派赴天津考察商务。1860年返回上海后掌管洋行的丝楼,并兼管轮船揽载事项。同时进入英国人傅兰雅所办的英华书馆夜校学习英语,并对西方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產生了浓厚兴趣。曾充当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在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和商办粤汉铁路公司等担任高级职务,投资兴办了不少贸易、金融、航运、工矿等企业,是一个从买办转化的民族资產阶级代表人物。其主要著作《盛世危言》,曾对中国思想界產生过很大影响。1882年,他第一次赴京科考落榜,归途路经上海,阅读了大量西方书籍,接触了进化论和西方的政治观点。1888年,康有为二次入京参加科考,又以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