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1卷高考原题试卷
2024年语文新课标1卷高考原题试卷考了什么知识点呢?语文高考真题是最真实的考场模拟,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年语文新课标1卷高考原题试卷(最新版),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2024年语文新课标1卷高考原题试卷(最新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材料一:(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末,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来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生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摘自____《论持久战》)
材料二:1938年5月,____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首先,____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其次,____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____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以____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____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____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____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要特别的先见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3分)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____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________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6分)
答案:1.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这是中日战争的一种可能趋势。)
2.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错误,原文说的是日本在军力和经济力上有优势,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只是这些。)
3.D(A、B、C 选项更多强调的是外部因素,D 选项“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符合内部条件中把抗战发展为全面全民族抗战的要求。)
4.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②使用反问句,如“那末,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
5.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答案:1.正确答案是: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
选项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原文材料一“(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是说中日战争的过程和必然趋势,并没有说“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因此选择B。2.正确答案是: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选项A,“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错误。原文材料一“如果中国的大多数、日本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么,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是说如果中国的大多数人站在抗战方面,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就不算优势,并不是说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本身不占优势。因此选择A。3.正确答案是: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____大海。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二“其次,____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可知,内部条件指的是“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即发动全国人民参与抗战。
选项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说的是敌人强大的优势因为其他不利的因素而减弱,这是外部条件,不符合题意。
选项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说的是敌人占领的范围,不是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不符合题意。
选项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说的是中国抗战的优缺点,不符合题意。
选项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____大海”说的是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即内部条件,符合题意。因此选择D。
4.①设问句能够吸引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使文章论述更有说服力。②反问句强调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论证的力量,同时语言生动,语气强烈,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
5.5.①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如《论持久战》既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也分析了内部条件。②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要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主要矛盾。如《论持久战》指出了中日战争“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的过程,强调“人不是物”是战争的决定因素。③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要立足长远,胸怀大局。如《论持久战》强调抗日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坚信中国会取得最后胜利。
答案:1. B解析:B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这是“亡国论和妥协论者”的观点,并非材料一作者的观点。而且,即使按照这种观点,也只是说到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并没有断定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
2. A解析:A项曲解文意,原文“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是在讨论日本的优势是否能持续的问题,而不是说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本身不占优势。
3. D解析:A项和B项描述的是外部条件,即日本侵略者的局限性;C项是对比中日双方的优劣,没有直接提到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D项“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____大海”体现了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需要的内部条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发动民众参与。
4. 设问句和反问句的使用,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使论证更加生动有力。设问句如“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通过提问与回答,明确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不会亡的坚定信念,使论证立场鲜明。反问句如“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通过反问的形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强调了在人力和人心的支持下,日本的优势不再成立,从而有力地支撑了持久战战略的正确性。
5. 《论持久战》启示我们在看问题、想问题时应具备以下几点:全局视野:要从世界整体局势出发考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或冲突,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全球的联系和影响。辩证思维:分析问题时,应运用辩证法,既要看到表面的强弱对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义非正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随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变化。动态评估: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局势的判断不应静态不变,而要考虑到各种变量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人民立场: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根本,无论是在军事斗争还是社会发展中,都要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全民动员和参与。科学预见:基于对现实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通过《论持久战》,我们可以学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运用战略眼光分析问题,制定并执行有效的策略,这对于个人决策和国家治理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放牛记
徐则臣
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都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你封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慈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小牛屁颠屁颠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撇,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鳃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跷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
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
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
7.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
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
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
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
8.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4分)
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6. B(A 项中说父亲买牛是为了改变“我”不合群的性格在文中无依据;C 项“至关重要的意义”夸大其词,只是让“我”意识到自己悲观;D 项“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不准确,乱坟岗只是草好适合放牛,并非刻意营造阴森怪异。)7. C(此段落并非先抑后扬,只是对锯木厂的描写及与买牛相关的回忆。)8. 因为放牛让“我”感受到了野地的自由、放松和自然(1 分),有集体行动的快乐(1 分),能体验到英雄主义的感觉(1 分),还能在乱坟岗看书享受独特的乐趣(1 分)。9. 本文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在文中详细描述了放牛的经历,包括自己对成为野孩子的渴望、训练牛的过程、放牛时的快乐与烦恼等,都是对放牛这件事本身的真实呈现(3 分);虽然结尾说更愿意就事论事,但实际上通过回忆放牛,也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赋予了放牛经历一定的意义(3 分)。
正确答案是:6.B。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选项A,“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于文无据,原文提到“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并没有提及改变“我”不合群的性格的意图。因此A项错误。
选项B,对“我”放牛感受的理解正确,与原文“我想说的还是放牛”等表述相符。因此B项正确。
选项C,“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错误,原文是说“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是“我”的一种性格特点,并非放牛生活让“我”意识到这一点。因此C项错误。
选项D,“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错误,原文是说“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环境并非阴森怪异,而是清幽美好,以此映衬看武侠的乐趣。因此D项错误。7.正确答案是:C。本题考查对文本段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选项C,“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错误,这个段落没有“先抑后扬”的手法,只是简单描写了锯木厂的场景,与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没有直接联系。因此选择C。8.文章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是因为放牛的生活满足了“我”少年时期的英雄梦,让“我”体会到了野地里的自由和放松,使“我”能够亲近自然和大地,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同时,放牛的生活也锻炼了“我”驾驭牛等劳动技能,为“我”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9.本文确实做到了不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而是真实地记录了放牛的经历和感受,还原了当时的情景和心境。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放牛的快乐和自由,以及与自然和大地的亲近。同时,文章也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的怀念之情,但并未刻意强调放牛对成长的意义,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受。因此,本文做到了就事论事,不刻意赋予放牛特殊的意义。通义:6. B解析:A选项中,父亲买牛的主要原因是生产需要,并未特别强调改变儿子性格的意图。C选项中,“我”意识到自己“悲观”并非因为大雨天割草的经历,而是置身于雨雾弥漫、独自割草时产生的孤独感。D选项中,提到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并非为了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乐趣,而是表达了一种忘我、投入的读书状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氛围。7. C解析:该段落并没有使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文中描述了锯木厂的场景,如电锯声、木料堆、新鲜木头的味道等,这些细节描写是为了展现“我”在去买牛途中的新奇感受,并没有先贬低后赞扬的过程。8. 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原因在于:- 自由与放松:“我”能够摆脱日常规整的生活,享受自然与放松的状态,与其他放牛娃一同体验集体行动的乐趣。- 探索与冒险:在放牛过程中,“我”有机会探索野外,甚至在坟地里阅读武侠小说,这为“我”的少年时代增添了探险和想象的色彩。- 成长与技能:通过参与训练牛、驾驭牛、割草等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农活技能,还锻炼了独立性和责任感。- 心灵的慰藉:放牛时光让“我”得以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沉浸在武侠世界中,体验精神上的自由和逃避,形成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9.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不在回忆往事时过度“赋予意义”。虽然文中不乏对放牛经历的正面评价和情感抒发,但作者更多是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了放牛的日常,如放牛过程中的细节、个人感受的真实流露,以及对那段时光的直接怀念,而非刻意升华或强加某种深远的意义。例如,描述大雨天割草的不便是客观的叙述,而非强加寓意;讲述在坟地看武侠小说,也是对个人经历的如实呈现。文末,作者强调“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表达了想要保持回忆真实性的愿望,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寓意或教训。因此,尽管回忆本身自然带有情感色彩和个人解读,但本文尽量保持了回忆的原貌,没有过度主观地赋予超出事件本身的额外含义。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材料一: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及贰师击匈奴,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上壮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下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征和三年)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李陵之降也,罪较著而不可掩。如谓其孤军支虏而无援,则以步卒五千出塞,陵自炫其勇,而非武帝命之不获辞也。陵之族也,则嫁其祸于李绪;迨其后李广利征匈奴,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亦将委罪于绪乎?如曰陵受单于之制,不得不追奔转战者,匈奴岂伊无可信之人?令陵有两袒之心,单于亦何能信陵而委以重兵,使深入而与汉将相持乎!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其背逆也,固非迁之所得而文焉者也。(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三)[注]贰师,指汉代贰师将军李广利。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陵擅长骑马射箭,受命在酒泉、张掖训练军队。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李陵请求以少击众,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王庭,王夫之认为这是“自炫其勇”。B.李陵遭遇单于三万人马,奋力作战,单于震恐,召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率军杀敌数千。对于李陵的战功,司马迁称赞他虽败犹荣,而王夫之则未置一词。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D.武帝误信李陵帮助匈奴训练军队,诛杀李陵家族,其实帮助匈奴的是李绪。王夫之认为,即便灭族之祸可以归罪于李绪,李陵的罪责也无可推卸。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2)李陵曰“思一得当以报汉”,愧苏武而为之辞也。14.王夫之强调李陵“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材料一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王夫之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答案10.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11. A 项解说正确;B 项解说正确,《孔雀东南飞》中“我有亲父兄”的“亲”指父亲,与“父母”意思不同;C 项解说错误,“彼之不死”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与之相同;D 项解说正确。12. C 项“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司马迁盛赞李陵有国士之风等,未提及此原因。13.(1)希望能自己率领一队,到兰干山以南来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要让(匈奴兵)专门去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2)李陵说“想得到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效汉朝”,这是对苏武感到愧疚而说的托辞。14. ①李陵请求率五千步卒深入单于庭,以少击众,后被匈奴围困而投降;②李陵投降后,曾率匈奴军追击汉军;③汉武帝误信李陵教匈奴练兵,李陵将罪过嫁祸于李绪,后还刺杀李绪。
答案10. 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11. B【解析】两个“亲”字意思相同,都指父母,可偏指父亲或母亲。12. C【解析】王夫之认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原因,并非担心李陵的行为会影响李广的声誉,而是指出司马迁对李陵的评价存在偏颇,没有公正地看待李陵的投降行为。13. (1)(我)希望能自己率领一队人马,到兰干山南面去分散单于兵力,不要让他们专门攻击贰师将军的部队。 (2)李陵说“想找到一个适当的机会来报效汉朝”,这是在羞愧面对苏武而找的托词罢了。14. 材料一中的事实支持王夫之关于李陵“大节丧失”的观点包括:- 降敌背国:李陵在浚稽山被匈奴大军包围后,最终选择投降,背叛了汉朝,这是对国家忠诚这一大节的丧失。- 委罪于人:李陵的家族被汉武帝诛杀,是因为误传他帮助匈奴训练士兵,实际是李绪所为,但李陵起初并未澄清,反而刺杀了李绪,这显示出他在个人责任上的逃避。- 助敌抗汉:在征和三年,李陵率领匈奴骑兵追击汉军,与汉军交战九日,这直接帮助了敌人对抗自己的故国,进一步证实了其背离大节的行为。这些行为和选择,均体现了王夫之批评李陵“大节丧,余无可浣”的观点,即一旦失去忠贞大节,其他任何试图洗白的举动都是徒劳的。
答案:10. 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11.正确答案是: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
“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错误。两个“亲”都指父母,可偏指父或母。因此选择B。12.正确答案是:C.李陵投降后,武帝大怒,司马迁竭力替李陵辩白。王夫之认为,司马迁这样做的原因,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
“是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错误,原文第二段“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的意思是司马迁替李陵掩饰过错好像来不及,而又竭力称赞李广,不断地称颂李广的家世功业,所以“担心如果不及时为李陵掩饰罪过,就会损害李广的声誉”错误。因此选择C。13.(1)我希望能够自己率领一支队伍,到兰干山的南面去分散单于的兵力,不要让单于的军队专门对付贰师将军的军队。
(2)李陵说“想找一个机会报答汉朝”,这是愧对苏武而找的借口。14.材料一中可以支持王夫之观点的事实包括:李陵在遭遇单于围攻后投降匈奴;匈奴单于封他为右校王,他接受并与之共事;后来他又带领匈奴军队追击汉朝军队。这些事实表明李陵丧失了忠诚于汉朝的节操,无法挽回其污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16.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 答案:15. D 项“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说法错误,诗歌只是说泉声可替代管弦,不能就此说摒弃了乐器,表述过于绝对。16. 诗中通过“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进行对比,刚开始听到泉声时,以为是溪水就在门口,而长时间听后,又怀疑屋子像在船上,通过初听和久听的不同感受对比,生动地写出了泉声的变化多样和神奇美妙;同时“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将泉声有时如怒声般壮伟和有时如细点般清圆进行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泉声的丰富多变和独特魅力。这种对比的描写方式,使泉声更加具体可感,让读者能更好地领略泉声的美妙。 答案:15.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这个选项中的“摒弃了乐器”并不准确,因为诗中的“亦把湍流替管弦”并不是说兰亭诸贤摒弃了乐器,而是说他们将湍急的流水声当作了管弦之音,即他们把自然的声音当作了音乐。因此,D项错误。16.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首先,诗人用“溪当户”与“屋是船”的错觉对比,突出了泉声如溪水潺潺、又如船行水上,表现出泉声的动听和多变。其次,诗人又用“怒声”与“细点”的强弱对比,描绘出泉声有时如怒涛汹涌,有时如细雨润物,进一步展现了泉声的丰富性和层次感。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诗人对泉声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泉声的美妙和魅力。通义答案:15. D解析:本选项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根据诗歌内容,“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意指昔日王羲之等兰亭集会,也是在潺潺流水声中代替了丝竹管弦之音进行雅集,并非指诗人自己或兰亭诸贤“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16. 本诗在描写泉声时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初闻泉声与久听泉声的对比:“骤闻将谓溪当户”描述了初听泉声时那突如其来的震撼,让人误以为溪流就在门口;而“久听翻疑屋是船”则是长时间聆听后产生的错觉,仿佛屋子在泉声的包围中变成了行进中的船,动静之间的转换,凸显了泉声的连续与强大,给听者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②泉声强弱变化的对比:“变作怒声犹壮伟”描述了泉声在某些时刻变得如怒涛般壮阔,展现出其力量之美;“滴成细点更清圆”则转而描绘细腻的泉滴声,如同圆润清脆的珠玉落地,体现了泉声的柔和与精致。这两句通过声音强弱、气势大小的对比,展现了泉声多变而和谐的魅力。通过这些对比,诗人不仅描绘出泉声的多样面貌,还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音的深切喜爱与细致入微的审美感受,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聆听到那变化万千的泉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
答案:(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3)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眠时长是 A 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 B 。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甲 )也很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其实,( 乙 )。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18.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5分)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答案:18.以“云”为本体,使用借喻修辞手法的句子可以是:“当你感到思绪混乱,难以集中精神时,就像是天空中的乌云密布,需要一场大雨来清洗你的思绪。”这个句子将思绪的混乱比作天空中的乌云,通过大雨的洗礼来象征性地表达思绪的清晰和整理。19.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应该是:A处填入“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所需的睡眠时长都是不同的;B处填入“精神焕发”,表示通过短暂的休息或睡眠,人能够迅速恢复精神,充满活力。20.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分别是②和④。修改后的句子应为:②“进而引发多种疾病”前加上“可能”,使表述更严谨,避免绝对化;④“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改为“如何让自己快速精力充沛”,调整语序,使句子更流畅。21.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甲处可填:“测试自己是否处于‘睡眠负债’状态”,乙处可填:“睡眠质量是睡眠的关键”。这两处补写的内容都紧扣上下文,使文章逻辑更加严密。22.关于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这一表述,我认为是合逻辑的。因为这里的“疲劳”是指由于长时间工作、学习或活动而导致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疲惫状态,而“恢复疲劳”则是指通过休息、睡眠等方式使身体或精神恢复到正常状态。虽然疲劳不是一种“东西”或“物品”,但可以说它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或睡眠来消除或减轻,因此使用“恢复疲劳”这一表述是符合逻辑的。 答案:18. 天空中那一团团如棉花般的物体,其实就是云,它就像游子,漂泊无依。19. 因人而异;精神抖擞。20. ①句修改为:无论是睡眠不足还是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④句修改为: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21. (甲)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睡眠负债”状态;(乙)睡眠质量也很重要。22. 可以使用。“恢复疲劳”在这里并不是说让疲劳重新出现,而是强调通过睡眠等方式使疲劳的状态得到缓解和消除,恢复到不疲劳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理解是符合逻辑的。(如果认为不合逻辑,可从“恢复”一词的常见语义角度说明,言之成理也可)通义答案:18. 示例:天边的云如同海上起伏的波浪,层层叠叠,变化莫测,演绎着天空的故事。19. A. 因人而异 B. 精神抖擞20. 第①处:将“如果”删除;第④处:改为“如何通过睡眠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21. 甲:判断自己是否处于“睡眠负债”状态乙:睡眠不仅要够,质量更要好22. 我认为“恢复疲劳”这一表述可以使用。理由是,虽然字面意思看似矛盾,因为疲劳是一种消耗状态,恢复意味着回到未消耗前的状态,但实际上该短语在日常交流中已被广泛接受,用来形容通过休息或特定活动减轻或消除疲劳感的过程。它已成为习惯用语,表达的是通过某些方式让身体重新获得能量和活力的过程,因此在本文上下文中使用并无不妥。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标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寻找真问题通义在互联网织就的信息巨网中,我们享受着“一触即达”的便捷,却也无奈地沦陷在碎片化的泥淖里。当一个个知识点、一条条资讯被分割打包,以一种反刍的姿态堆砌在我们面前,无疑,我们面临着一个抉择:是让海量信息牵着鼻子走,还是主动筛选,寻找真正有价值的问题?不可否认,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知识爆炸,让我们获取信息的能力空前强大。在指尖轻点之间,世界似乎尽在掌握之中。然而,当我们满足于享受这种“我即中心”的掌控感时,是否也该驻足反思,如此唾手可得的答案究竟剥夺了我们什么?是思考的主动性,还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亦或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实现?在信息洪流的裹挟下,“知道”变得容易,“理解”却愈发困难。我们似乎知道得越来越多,但真正深入思考、形成自我见解的机会却越来越少。面对屏幕,我们习惯了快速滑动,那些本可以激发深度思考的问题,往往被简化为冷冰冰的标准答案,失去了其应有的温度与深度。长此以往,我们的思维模式趋于固化,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逐渐钝化,这无疑是时代发展的一大隐患。因此,在这个看似问题越来越少的时代,我们更应学会主动寻找“真问题”。何谓“真问题”?它们往往不满足于浮于表面的信息堆砌,而是深入事物本质,触及社会痛点,需要我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去挖掘,以深刻的思考力去剖析。寻找“真问题”,意味着我们要挣脱信息茧房的束缚,不拘泥于算法推荐的舒适区,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意味着我们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敢于质疑既有认知,勇于挑战权威,用独立思考的利剑劈开知识的荆棘。寻找“真问题”,更是对个体价值与社会责任的一次重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自我,实现从知识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转变,更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贡献个人智慧,促进社会进步。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正是那些能够直击心灵、引发共鸣的“真问题”,构成了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海洋,我们不应做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成为积极的探索者。在知识的丛林中,我们既要学会利用现代技术高效获取资源,更要具备拨开枝蔓、寻找“真问题”的能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信息的浪潮中把握航向,不迷失于表象,不盲从于标准答案,真正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时代青年。在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少的时代,让我们主动出击,去寻找那些真正值得探索的“真问题”,在思考与实践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在问题中成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似乎能越来越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问题会越来越少,相反,它可能会引发更多的思考与探索,让我们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在信息便捷的时代,我们固然能轻松获取答案,但这也容易让我们陷入对现成答案的依赖,从而丧失了深入思考问题本质的机会。当我们习惯了一键搜索,便可能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究问题背后的逻辑与原理。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迅速得到了解决,但我们却可能因此错过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契机。真正的成长往往来自于对问题的不断追问与思索。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发明和发现,无不是在对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发起挑战中诞生的。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平常现象的深入思考,开启了经典物理学的大门;爱因斯坦对时间和空间的不懈追问,推动了相对论的诞生。正是因为他们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现成答案,而是勇于提出问题、深入研究问题,人类的认知边界才得以不断拓展。而且,新的问题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涌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虽然解决了很多旧问题,但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比如网络安全问题、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更加复杂和多元,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去面对。我们不能因为有了便捷的工具就停止探索,而应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同时,问题也是我们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桥梁。通过与他人探讨问题,我们可以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团队合作中,大家共同面对问题、集思广益,往往能够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而每个人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汲取他人的智慧和力量。面对问题,我们要有敢于质疑的勇气。不盲目相信权威和既定答案,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在问题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我们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问题的解决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努力。总之,尽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让问题的答案变得更容易获取,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止提问和思考。问题是我们成长的阶梯,只有不断地在问题中摸爬滚打,我们才能真正走向成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珍惜每一个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问题”之辩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它们如同智慧的灯塔,照亮了人类探索未知的道路。随着搜索引擎的普及和AI技术的深入应用,我们似乎能随时随地获取问题的答案,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或许,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只需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几个关键词,便能获得数以万计的相关信息和答案。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更是让这一过程变得更为迅速和高效。然而,深入思考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表面上的“问题减少”实际上隐藏着更为复杂的问题和挑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其数量,而在于其质量和深度。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虽然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答案,但这些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表面的,甚至有时是错误的。真正的问题往往隐藏在这些表面信息之下,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因此,即使我们能够快速获得答案,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问题真正得到了解决。其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我们面临着选择的困境。每天,我们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观点,其中不乏虚假和误导性的内容。如何在这些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成为了我们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伦理和道德问题。随着AI技术的深入应用,机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了人类的工作。这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带来了就业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的挑战。同时,机器在决策过程中往往缺乏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保持人性的温度和尊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减少我们的问题,而是让我们面临了更为复杂和多元的挑战。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快速获取答案的能力,更需要的是深入思考、独立判断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需要教会人们如何筛选和鉴别信息,如何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人工智能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AI技术的发展能够真正造福人类。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求知的热情,不断学习和探索,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问题的减少和社会的进步。
语文高考复习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强化字字落实、直译为主的意识,翻译常规重点词语;对于多义词语、陌生词语要提高警惕,结合语境,谨慎处理。古代诗歌阅读难点仍然在读懂,要以常见的几类题材类型诗歌的基本情感为依据,结合诗题、注释、内容以及选择题,全面综合判断诗歌主旨;避免断章取义、过度解读。名句默写考前要两遍过关,一遍夯实难写或易写易错字,一遍重点掌握内容、手法等方面特点突出的句子,力争默写不失分。
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作为高考中的“试验田”,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题目最容易别出“新”裁。但是也不必谈语用色变,摸清命题规律,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修辞手法、语段压缩、语言连贯、病句修改是高考热门题型,仍要继续用“专题专练”形式,回顾强化解题思路和答题规律。这一部分的另一个挑战是心理状态,临近60分的写作挑战,大多数学生无心恋战,加之题型出新,往往心猿意马,得分不高。建议大家在做这一部分之前,给自己积极地暗示:平心静气,认真审题,精准作答。
语文新课标1卷高考原题试卷
上一篇:新课标一卷数学高考真题及参考答案
下一篇:数学新课标1卷高考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