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试题 > 2023高三第一次T8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高三第一次T8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反馈

2023届八省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命题人:卢记生 董远举 罗丹 乐晓峰 徐蕾 晏志萍 袁昉

审题人:赵燕 袁昉 边甜甜 江腊喜

考试时间:2022年12月15日上午8:00—10:30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公众号“小俊语文”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摘自《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

公众号“小俊语文”

如果说中国当代文学前30年的传统性主要体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民性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大众性、通俗性或民间性文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忽视了对苏联以外的西方文化和文学传统的接受与转化;那么到了新时期文学30年中,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中国作家在格外注重借鉴和转化近现代西方文化与文学传统资源的同时,也开始逐步继承和转化中国古代以儒道释为主的文化传统和有别于民间文学的文学传统。

虽然在新时期文学30年中出现过很多带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潮流,许多中国作家也曾以“中国的卡夫卡”“中国的福克纳”“中国的马尔克斯”“中国的博尔赫斯”“中国的普鲁斯特”等相标榜,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和时代的变迁,众多以西化相标榜的中国作家后来绝大多数都已改弦易辙,在不同程度上向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传统回归。这当然不是简单的文化和文学返祖,而是在借鉴西方近现代文化与文学资源后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自身母语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再认同,也就是都逐渐经历一个创作文化心理上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比如,“先锋文学”的转向过程,其实质就是中国“先锋文学”从西洋化或欧化转向中国化或本土化的过程,这在余华、苏童、格非、毕飞宇等人的创作转型中有着鲜明的印证。以韩少功、阿城、王安忆、莫言、贾平凹等为代表的“寻根文学”作家,在各自的文学创作历程中长期具有文化寻根思维和意识,他们从文化寻根层面走向了文体寻根层面,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深入到了中国古典文体的寻根。

只不过新时期文学30年偏重于从中国古代文人文学传统中寻找可供现代转化的文学资源,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史传传统得到了更多的青睐。贾平凹、王安忆、迟子建等作家纷纷写出了向《红楼梦》致敬的文学作品,或者向古典文言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毫不讳言自己的创作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韩少功的《马桥词典》也让《世说新语》的文学传统发生新变。

从传统文化转化角度看,陈忠实在《白鹿原》中致力于寻找传统儒家文化人格在乱世中所展现的民族精神力量,这在朱先生和白嘉轩的形象塑造中表现得很分明。陈忠实认为,“尽管我们这个民族在20世纪初国衰民穷,已经腐败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但是存在于我们民族精神世界里的东西并没有消亡,它不是一堆豆腐渣,它的精神一直传接了下来。”

实际上有些不以“寻根文学”著称的长篇小说同样闪耀着追寻民族文化精神的爝光。如李準的《黄河东流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是如此,徐秋斋和李麦、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现实主义文学人物典型形象中都隐含了作者寄托的中华民族刚健不息的精神和意志。李準和陈忠实的创作几乎一脉相承,他说:“《黄河东流去》就是为了展示民族精神、展示对民族前途的信心而创作的。我要借此证明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任何性质和任何强度的劫难都不能使它一蹶不振,它永远可以凭借自己内在的活力战胜一切困难而生存下去,强盛下去!”可见民族精神的追寻是“泛寻根文学”的艺术灵魂。公众号“小俊语文”

(摘编自李遇春《新时代文学的理论特质与创作管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坚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才能使民族具有精神独立性,才能使国家兴盛进步。

B.我国历史上每一个时期都有不朽的文艺巨匠,他们创作的文艺精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成就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C.中国当代文学在其发展的前30年是受苏联以外的文化和文学传统的影响,而在新时期30年中,逐渐向传统文化回归。

D.对自身母语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再认同,是作家创作文化心理上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意味着他们曾与这些传统有过疏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化、文艺对民族发展的影响,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新时期,中国作家都已抛弃卡夫卡、福克纳等偶像,开始了在文学上的寻根。

C.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史传传统得到了重视,催生了许多向经典致敬的作品。

D.从《白鹿原》黄河东流去》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刚健不息的精神力量是长存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美国拍摄的《花木兰》等影片取材于中国的文化资源。

B.唐代书法家李邕主张:“似我者俗,学我者死。”

C.宋代诗人黄庭坚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D.唐代文学家张说认为:“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4.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我国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量的49.3%。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理解。(4分)

5.新时期,中国作家如何能写出对本民族产生深刻影响的优秀作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辩才禅师

沈祖棻

树林稀疏的地方,露出了一角红墙,那正是巍峨的永欣寺。红的墙在落日的光辉里闪着眩目的色彩,当它映入骑在马上的辩才禅师眼帘的时候,他的心立刻跳动起来。公众号“小俊语文”

他像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兵士,在一种没有生还之望的心情中意外地回到了故乡。他想到立刻就可以回到他住惯了的寺院,看见他心爱的东西——那维系着他全部生命的一卷《兰亭》,他欢喜得要发狂了。

他想起皇帝三次敕令他入内庭,千方百计想骗取他的《兰亭》,自己如何的不为威势所屈,排斥了一切奇珍异宝的诱惑,始终不曾将《兰亭》献出来。

秋渐渐地深了,萧条的气象笼罩了大地。辩才禅师近来总感到生活中还缺少了一些什么东西,可以说,是缺少一个人——一个能够了解《兰亭》、同时也就是能够了解他珍爱《兰亭》的心情的人。他的弟子中,却没有一个能够了解《兰亭》的,这一点,辩才禅师不能不认为是他生活中的遗憾。

有一天,那是一个寂静的黄昏,辩才禅师刚临摹过一通《兰亭》,慢慢地踱出禅室,远远地望见有一个生客在院子前面徘徊着,似乎是来庙中观览的。

“是什么地方的施主光降寒寺?”辩才禅师殷勤地问。

客人慢慢地走了进来,是一个三十几岁书生模样的人,高高的身材,穿一件宽大的黄袍,头上戴着巾,巾下覆着一个略瘦而苍白的脸,他非常合礼地作了一个揖,用清朗而沉着的声音回答辩才禅师的问话。

“弟子姓萧,是北方人,带了一些蚕种到南方做买卖;偶尔经过宝刹,一些生动的壁画吸引了我,这伟大的艺术给了我最高的启示,使我留住了。”

辩才禅师很高兴地邀请来客进了禅室。他们下棋,弹琴,谈论文史,立刻非常相得了。

有一天,姓萧的客人带来了一幅梁元帝《自画职贡图》给辩才禅师看,画是那样精巧;辩才禅师一见,就深深地赞叹起来。于是姓萧的客人说:

“弟子最好书画,的确,好的画像好的字一样值得人称赞。”

“好的字吗?那不用说是二王了!”辩才禅师得意地叫起来。

“不瞒禅师说,弟子先世都传二王的楷书法,弟子也是从幼年就爱好二王书法,用心揣摩过的;现在出门还随身带着几通王帖哩。”

整个下午,他们在详细欣赏和互相赞叹来客所携带的二王法帖中度过。最后,辩才禅师看不过对方的过分夸张和骄傲,终于笑着说:

“这几通固然不错,但是还不能算怎样好;老僧有一幅真迹,倒很异乎寻常呢!”“是什么帖呢?”对方似乎不信地问。

“《兰亭》!”用轻快的调子毫不费力地说出这两个字,口角上挂着得意的微笑。“经过了多少离乱,哪会有真迹存在;不过是响拓本罢了。”对方轻蔑地笑了。

“什么话!智永禅师在世的时候,一直珍藏着,临死的时候,亲手交付给我,哪会有错呢?”辩才禅师亲自从屋梁上取出《兰亭》,小心地打开了放在客人面前,得意地说:

“请看吧!如何?”

客人取在手中,细细地看了一会儿,指了几处地方说:“你看!这笔不得势,那笔也不得神!果然是响拓本呢!”

辩才禅师不答话,挥手将兰亭夺过来,感到从未受过的侮辱,脸涨得通红,气呼呼地叫道:“你不懂!你完全不懂!你不许再和我提兰亭两个字。”

对方并不生气,轻松地笑了!

“何必生气呢?弟子和禅师取笑的。弟子揣摩了二十年王帖,难道连真伪都辨不出吗?这的确是稀见的神品,快取过来让我细细赏鉴一下吧!人间的乐事,还有更胜于此的吗?”

“请原谅我的粗鲁吧!你可以细细地欣赏,要知道这机会并不是容易的哩!”辩才禅师立刻转怒为喜,温和地说;同时又将《兰亭》笑嘻嘻地递过去。

客人郑重地接了过来,细细地赏玩着,一面笑着对辩才禅师说:

“看到这样的神品,就像见了天人一样,真是神光四射,令人目眩神迷;它将我们从这污浊的尘世带到了另一个美的世界,使我们忘记了一切!”

“你才是真正能懂得《兰亭》公众号“小俊语文”价值的人啊,同时也是最能了解我心情的人啊!”辩才禅师快活得叫了起来,紧紧握着客人的手,他的眼中流出欢喜的泪了!

从此以后,禅师和客人每天在一起鉴赏《兰亭》,也不再藏在梁上。客人每天到永欣寺来,辩才禅师将他奉为上客,徒弟们也都和他相熟。每逢禅师外出做佛事的时候,就留客人独自欣赏《兰亭》;等到禅师回寺之后,两个人又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

那一天,辩才禅师正在灵记桥南严迁家里做佛事,忽然都督派人传唤他,他不知道什么事,奇怪极了!后来又有差役来催促他,说是御史要见他,叫他赶快就去。辩才禅师感到更糊涂了,就匆匆忙忙随着来人去见御史。

辩才禅师一抬头,看见那御史就是他的姓萧的客人,不由得怔住了。御史庄严地说:“我是奉旨来取《兰亭》的,现在《兰亭》已经取得,所以请你来……”

辩才禅师没有听完他的话,立刻觉得有一个魔鬼伸出钢铁一般的指爪,将他的心拉了出来,眼前一黑,天地立刻旋转起来,他一切都不知道了!

写于一九三五年(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辩才禅师渴望有人能够了解《兰亭》,渴望遇到“知音”,这是他最终被客人欺骗的重要原因。

B.辩才禅师与客人初次相遇时,客人的答话看似随意,实则巧妙,目的是引起辩才禅师的兴趣。

C.客人被辩才禅师骂后却并不生气,反而“轻松地笑了”,是因为他得以认定了《兰亭》确属真迹。

D.结尾处御史欲言又止,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对骗取《兰亭》一事心怀愧疚。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注重铺垫手法的运用。如对客人外貌的描写,表明他与众不同,使后文其真实身份的揭晓不显突兀。

B.本文用大量笔墨写辩才禅师的“欢喜”,只在结尾处简略交代他的悲痛,繁笔和简笔的运用更显出人物受伤之深。

C.本文擅长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如客人初见《兰亭》后“轻蔑地笑了”,表现了他对得到《兰亭》真迹稳操胜券的心理。

D.本文取材历史故事,通过曲折的情节来表现主题,暗含对统治者为一己私利巧取豪夺行径的冷峻批判。

8.这篇小说采用了明暗线交织的写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写法的好处。(6分)

9.本文依唐代何延之《兰亭记》改编,《兰亭记》结尾记载:唐太宗临终下令,将王羲之的《兰亭》真迹陪葬。本文删去这一结尾,这样的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①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援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公众号“小俊语文”

(节选自《战国策·东周策一》)

材料二:

秦伐宜阳。楚王谓陈轸曰:“寡人闻韩侈巧士也,习诸侯事,殆能自免也。为其必免,吾欲先据之以加德焉。”陈轸对曰:“舍之,王勿据也。以韩侈之知,于此困矣。今山泽之兽无黠于麋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数猎者知其诈伪举罔而进之麋因得矣今诸侯明知此多诈,伪举罔而进者必众矣。舍之,王勿据也。韩侈之知,于此困矣。”楚王听之,宜阳果拔,陈轸先知之也。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三》)

材料三:

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将有尉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挫我于内,而公仲以韩穷我于外,是无伐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①公仲:韩国相国,又称公仲侈、韩公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山泽之兽/无黠于麋/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数/猎者知其诈伪/举罔而进之/麋因得矣/

B.今山泽之兽/无黠于麋/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数/猎者知其诈/伪举罔而进之/麋因得矣/

C.今山泽之兽/无黠于麋/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数猎者知其诈伪/举罔而进之/麋因得矣/

D.今山泽之兽/无黠于麋/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至数/猎者知其诈伪/举罔而进之/麋因得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公旦,即姬旦,周文王之子,“三王”之一,留下“周公吐哺”的佳话。

B.圭,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等典礼时拿的玉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

C.三鼓,文中“三鼓之”与《曹刿论战》中“齐人三鼓”都是“击三次鼓”之意。

D.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城。后来城郭多指城邑和城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东周国君认为宜阳内有英勇的士兵、充足的粮草,外有依山扎寨相机援救的楚军,秦国一定会无功而返。

B.秦韩宜阳之战,楚王意欲先为韩据守宜阳以施恩于韩,陈轸却劝说楚王放弃这一打算,事实证明了陈轸的先知。

C.赵累劝说楚国大将景翠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恰当时机出兵宜阳,既令秦国害怕,又得韩国感激,最终从两国获利。

D.甘茂作为宜阳之役的秦军主帅,面对困境,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拿出自己的钱财加在公家的赏金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寡人闻韩侈巧士也,习诸侯事,殆能自免也。

(2)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挫我于内,而公仲以韩穷我于外。

14.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秦国最终攻下宜阳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 稹①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梦微之

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②,夜台茫昧得知不?

【注】①元稹:唐朝诗人,字微之,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②阿卫:微之的小儿子。韩郎:微之的爱婿。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酬和诗是古代文人间相互应答、酬谢所做的诗,元诗正是对白诗“梦同游”的酬和之作。

B.元诗开篇点明二人相隔数千里,音信难通,好友牵挂诗人,在梦中也关心着他的境遇。

C.元诗中“因病”一语双关,表面指诗人患病的苦闷,实则饱含了精神上的无限凄凉。

D.白诗提到两位晚辈相继离世,由此感慨人事无常,生命短暂,以问句结情意味深长。

16.同样是写梦,两首诗中梦境的内容以及因梦而起的情感各有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穿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和出行方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令人惊叹不已。

(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论证的立 足点,同时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

(3)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或“砧”来表现游子离妇思人怀乡的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陆元九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在战乱中辗转求学,继而远渡美国,最终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他艰难曲折的足迹诉说着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求索报国的 ① 。公众号“小俊语文”

1958年,陆元九大胆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经过2个多月的实验研究,陆元九与同事研制出运载火箭结构图和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航天按照先研究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再论证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的合理性,最后确定实施方案的规划开展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他终于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惯性导航技术深植于中国,这背后离不开他“不失一分”的严谨。

1996年2月,长征三号乙因飞行姿态出现问题导致星箭俱毁。当时76岁的陆元九勇挑重担,立刻赶到西昌发射场开展调查工作。他经过 ② 般的层层分析,最终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了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由此,陆元九提出了“99分都是不及格”的观点,这句“名言”至今在我国航天界 ③ 。他的赤子之情,奉献之功,创新之道,仁者之风,是老一代科学家的缩影,更是中国腾飞的号角。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但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 ① ,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因此,有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就成为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

传播过程中信息失真的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信息本身真实,但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损耗和扭曲;有时,真实的信息被传播者夸大、隐瞒、剪裁和篡改,以达到某种目的;有时,信息本身就是假的,以讹传讹……你碰到过这几种情况吗?

要辨识媒介信息, ② 。例如,要了解公共政策、国内外大事,就应将电视、广播、党报党刊、政府官网作为首选的信息来源。

除了辨识信息真伪, ③ 。有些信息本身是真实的,但导向不正或格调不高,对此类信息,要有明确的认识,恰当应对。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和情感,从根本上提高辨识媒介信息的能力。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上次区里开会的时候,我非常荣幸认识了你校王老师。

B.小朋友们玩着相互追逐的游戏,你追我赶,满头大汗。

C.高中三年,他渊博的才学让同桌的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D.当你大笑时,神经会产生相应的激素,引发一连串消除压力的反应。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过去20多年,中国的芯片处理器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北斗模式。以龙芯为代表的企业,独立构建技术体系,独立建设产业生态,通过完全自主来实现产品可控。二是高铁模式。以海思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研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近年来,出现了第三种模式——5G模式,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全球生态建设,通过融入国际生态,打造具有国际优势的产品。这三种模式都需要重视,都对当前中国的处理器发展有推动作用。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八省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1.C(中国当代文学前30年是受苏联文化和文学传统影响。)

2.B(并不是所有当代作家都已抛弃西方作家开始文化寻根。

3.D(A项是谈借鉴我国的优秀文化元素,不是谈本 民族的文化自信。B、C两项是谈要创新,不是谈 传承文化和文化自信。D项是谈有足够的文化 根基才能更好地发展,与材料一要重视本民族历 史文化的思想一致,可以作为材料一的论据。)

4.①选入的古诗文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艺创造力。

②将大量的古诗文选入教材,更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力量;让学生更多地接受古 代文学作品的积极影响。(每点2分,共4分)

5.①要有文化自信,创作心理上认同母语文学和文化传统,作品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及力量;②在文学创作中,具有文化寻根、文体寻根的思维和意 识;③注重创新性转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供 现代转化的文学资源。(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6.D(“欲言又止”表述错误,不是御史欲言又止,话没说完,而是“禅师没有听完他的话而昏倒”。“心怀愧疚”也于文无据。)

7.C(“稳操胜券的心理”错误。客人“轻蔑地笑了” 是他故弄玄虚,激怒、迷惑辩才禅师的手段。)

8.①明线是辩才禅师拒绝皇帝回到寺庙后认识客 人丢失《兰亭》的过程;暗线是皇帝直接骗取《兰 亭》未果后,派御史用计谋骗得《兰亭》。

②明线表现了辩才禅师的淳朴善良,和暗线皇帝 巧取豪夺的险恶形成对比,使主题丰富深刻。

③双线交织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紧凑。 (每点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9.①主旨更集中明确。本文侧重批判统治者为一己私利巧取暗夺的阴险;原作结尾则是突出皇帝 对《兰亭》的喜爱,与本文的批判主题无关。②情 节更加合乎逻辑,前后贯穿。本文皇帝是以暗线 方式存在,未正面出场,删去原作中的结尾,情节更加合理。③人物形象更突出。删去原作结尾, 以辩才禅师昏倒收束,与前文渲染的人物的“欢喜”形成巨大反差,更能突出人物的悲剧性。(每点2分,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0.B

11.A(周公不是三王之一。三王是指夏禹、商汤、 周武王。)

12.C(不是赵累直接劝说景翠,而是给周君的建议。)

13. (1)我听说韩国国相仲侈是个聪明能干的人,熟悉诸侯间的事情,大概能够避免宜阳的危亡。 (“习”“殆”各1分,大意2分)

(2)现在攻打宜阳如果不能攻下它,在内有公孙衍阻挠(毁败)我,在外有韩公仲用韩国的力量 来使我窘迫。(“拔”“穷”各1分,大意2分)

14.①秦国君臣同心,求胜意志强。②韩国相国韩仲侈的狡诈多智被诸侯识破。③其他诸侯各国 如楚国、东周持观望态度。(每点1分,共3分)

15.A(“元诗正是对白诗‘梦同游’的酬和之作”错误,依据《梦微之》颈联的内容,白居易写作“梦同游”时元稹已经去世八年之久。)

16.①梦境内容:元诗“惟梦闲人不梦君”,梦见的是不相干的闲人,而没有梦到友人;白诗“夜来携手梦同游”,梦见与友人重逢,二人携手同游。(2分)

②因梦生情:元诗运用白描,先写好友梦己,再 写自己没有梦到友人的惆怅,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分)白诗先以梦中相会的愉悦与梦醒后的失落对比,再由梦引出下文凄苦的现实,抒发了和好友天人永隔的哀伤,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2分)

17. (1)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2)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3)示例一: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示例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

示例三: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杜

甫《秋兴八首·其一》)(每空1分,共6分)

18.①赤子之心/拳拳之心 ②抽丝剥茧 ③广为流传(每空1分,共3分)

19.①中国航天按照规划开展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②第一步研究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③第二步论证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的合理性,④第三步确定实施方案。(每句1分,共4 分 )

20.①构成:连用四个“之”字偏正短语构成排比,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陆元久等老一代科学家爱国、 奉献、创新、仁爱的光辉形象。②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表达对老一代科学家的赞颂和崇敬之情。(每点2分,共4分)

21.D(文中画横线处的“你”与D项中的“你”用法 相同,均属于泛指任何一个人。A、C两项都特 指说话对象。B项“你”跟“我”配合,表示许多人一起参加,共同活动。)

22.①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②就要选择能获取真实信息的信息源 ③我们还要学习分辨信息的良莠(好坏)(每空2分,共6分)

23.【写作指导】材料主要介绍了中国芯片处理器发 展的三种模式:强调独立自主发展的“北斗模 式”,侧重引进技术后再创新的“高铁模式”,主 张参与全球化竞争的“5G模式”。

启示学生探讨科技发展中“独立自主”“引进创新”“全球化竞争”的多元化形式,考生可以 在行文中向个人发展、文化建设、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等层面拓展,展现思维水平。

【参考译文】

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城,周赧王对大臣赵累 说:“你认为这次战事会怎样?”赵累回答说:“宜阳 必定会被秦国攻破。”赧王说:“宜阳方圆八里,英勇 善战的士兵十万,粮食足以支用好几年;(在宜阳附 近)有韩相国公仲的军队二十万,还有景翠率领的 楚国的军队,依山扎寨相机援救宜阳,秦国一定不 会有收获。”赵累回答说:“秦将甘茂,是寄居在秦国 的人,攻打宜阳如果能建立功勋,那么他就成了秦 国的周公旦;如果攻不下宜阳,那么他就不能在秦 国站住脚。秦王(秦武王)不听群臣父兄们的建议 去攻打宜阳,如果攻不下宜阳,秦王会感到耻辱。 所以我说能够攻下宜阳。”周赧王说:“那么你替我 谋划一下,该怎么办呢?”赵累回答说:“请您对景翠

说:‘你的爵位已经达到执圭,你的官职已经是上柱 国,即使打了胜仗,官爵也不可能再升了;但如果不 取胜,就必定是死罪。不如避开秦兵援助宜阳。 (等秦国攻下宜阳),你再出兵,秦国担心你趁他疲 惫时进攻他,就一定会拿出宝物贿赂你,公仲认为 (慕:思,估计)你是为了他韩国去攻打秦国,也一定 会拿出所有宝物送给你。’”秦军攻陷宜阳以后,楚 将景翠果真出兵了。秦国害怕,赶紧献出煮枣城。 韩国果然也献出贵重的宝物。景翠从秦国得到了 煮枣城,从韩国得到了宝物,因而感激东周。

秦军攻打韩国的宜阳。楚怀王对陈轸说:“我 听说韩国国相仲侈是个聪明能于的人,熟悉诸侯间 的事情,大概能够避免宜阳的危亡。 因为他一定能 避免宜阳的危亡,所以我想先替他据守宜阳,以此 使他们更加感激我们。”陈轸回答说:“放弃这种想 法,大王不要据守宜阳。凭韩相公仲侈的智慧,在 宜阳陷入了困境。如今山泽中的野兽,没有比麋鹿 更狡猾的。麋鹿知道猎人张开大网,要前来把它赶 到网里去,于是它调过头跑来顶人,这样经过许多 次。猎人了解了它的狡诈习性,举着网伪装前进, 麋鹿因此被捕获了。如今诸侯明知道这里有许多 狡诈的伎俩,举着网伪装前进的人一定很多。放弃 这种打算,大王不要据守宜阳。韩侈的聪明才智, 在这里陷入困境了。”楚怀王听了他的话,宜阳果然 被秦军占领。陈轸预先已经料到这个结果了。

甘茂攻打宜阳,擂罢了三通鼓,而士兵仍然不 肯冲锋上阵。秦国的右将军尉对他说:“您不用兵 法指挥士兵作战, 一定会陷入严重的困境。”甘茂 说:“我客居秦国而能当上丞相的原因,是我用攻下 宜阳来引得秦王高兴。 现在攻打宜阳如果不能攻 下它,在内有公孙衍阻挠(毁败)我,在外有韩公仲 用韩国的力量来使我窘迫, 这就使我没有立功之日 了!。请让我明天再击鼓进军,如果再攻不下,就把 宜阳城郊作为我的葬身之地吧。”于是他拿出自己 的钱财加在公家的赏金里。第二天击鼓进军,宜阳被攻克。

八省联考有什么价值

八省联考可以让学生了解新高考模式:通过这次联考模拟考试,使考生适应“不分文理,必考+选考”的新高考模式,熟悉考试流程、试卷结构和题型难度。

了解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本次八校联考将完全模拟高考流程,当然也包括志愿填报与录取流程。新高考省份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两个类别分开编制。

相对应的,投档方式也将按物理科目组合与历史科目组合,分别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在填志愿时将按照“专业(类)+院校”或“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八省联考全部采用“3+1+2”的新高考模式。选考的对象为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的高三学生和社会人员。报名参加相应科目学考并取得合格成绩才能报考该科目的选考,在高三前应完成相应科目学考。

八省联考和高考几乎是一个难度。我认为这是问题的难度和类型,包括新颖性和知识的变化。新高考肯定有很多固定的东西,所以我说的一定有借鉴意义。

八省联考只是一种考试模式,只需要看在自己省份的成绩排名就好。

高考语文重点复习知识点

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词类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

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高三语文最容易考的知识点

(1)通假字: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通“非”)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通“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通“脱”)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通“畔”)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通“急”)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通“暮”)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通“彰”)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通“措”)

忳郁邑余垞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通“郁悒”)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通“圆”)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通“罹”,遭受)

终老不复取(通“娶”)

槌床便大怒(通“捶”,敲打)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盛物之器)

蒲苇纫如丝(通“韧”,柔软而结实)

府吏见丁宁(“叮咛”,嘱咐)

虽与府吏要(通“邀”)

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

(2)古今异义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形容色彩繁杂)

便可白公姥(告诉/常指一种颜色)

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可爱/值得怜悯)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不受拘束)

槌床便大怒(坐具/睡觉的地方)

以此下心意(忍耐受委屈/下定主意)

本自无教训(教养/训斥或从错误得到认识)

自可断来信(使者,指媒人/书信)

处分适兄意(处理、处置/对有错之人作出处罚决定)

蹑履相逢迎(迎接/常指奉承、拍马)

汝是大家子(大户人家/我们)

奄奄黄昏后(暗沉沉的;形容气息微弱)

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为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3)词义:

修姱:修洁而美好。羁:喻指束缚、约束。

谇:谏诤。

怨:恨。(“恨”在文言中多为“遗憾”义)

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再拜还入户(第二次/下一次)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释为“人生”)

溘:突然。(“溘然长逝”中的“溘”即为此义。)

忍尤:忍受强加的罪过;尤:这里作“罪过”讲。(“以儆效尤”中“尤”即此义;“怨天尤人”中的“尤”为“归咎”义;“无耻之尤”中的“尤”为“特异”、“突出”义。)

岌岌: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险。)

渠会永无缘(他/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

便可白公姥(公公婆婆/这里专指婆婆)

昼夜勤作息(工作和休息/这里专指劳作)

我有亲父母(这里指母)逼迫兼弟兄(这里指兄)

徒留无所施:用堂上启阿母:禀告

何意致不厚:招致伶俜萦苦辛:缠绕

君既若见录: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录,记。逆以煎我怀:逆想,想到将来

赍钱三百万:赠送否泰:坏运气;好运气

奄奄黄昏后:晚上7点到9点

寂寂人定初:夜里9点到11点。

八省联考的意义

八省联考首先是能够让广大考生熟悉新高考的流程,题型以及模式,这也是教育部组织广大考生进行八省联考的主要的目的,通过进行模拟测试,能够让考生提前熟悉这些政策的改变,有利于在高考当中正常的发挥。

毕竟高考是一个决定一个人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的考试,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对于考生重要,对于家长、对于家庭也是十分重要。通过这个模拟考试,就可以让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面进行考试,这是促进高考教育公平的关键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目标。

八省联考第二个意义就是这是八省联考会公布成绩,公布成绩出来之后,就会给广大考生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参考,就是在今后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模拟考试的成绩来进行志愿填报。

大家都知道,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志愿没有填好,那你高考考出的分数再高,那也是没用的,毕竟高考成功只是最后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看你的志愿填报的怎么样。

通过这次模拟考试得到相应的成绩之后,就可以提前做好自己的志愿填报规划,有利于今后在正式高考之后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更加科学有效,也更加能够从容不迫。

八省联考第三个意义就是通过模拟考试可以找出自己的短板弱项,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短板弱项进行相应的复习,从而在最终的高考当中,取得好的成绩。

因为对于所有考生来讲,新高考都是陌生的,但通过这个模拟测试之后,就能够发现自己在哪些科目存在哪些问题,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通过今后的复习,可以弥补这些问题,有利于在高考当中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复习高三语文的注意事项

学习语文过程中要查漏补缺、巩固。把各种考试检测、诊断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将梳理过的考点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很有把握的;第二类是时对时错,把握不大的;第三类是完全不好解决的。第一类要适时循环,及时温习。突破的重点放在第二类,选择有可能突破的专题或考点强化训练,提升能力。至于第三类,基础好漏洞少的考生可尝试突击,一般不再纠缠。同时,限时练与琢磨练要相结合。

限时练是在紧张气氛中限定时间完成,接触各地语文试题;其二琢磨练,要对一些有价值的试题反复琢磨,立足于减少失分,回归原知识点,把复习难度、强度降下来,重新回炉,夯实巩固,再精心训练,提高分值。两种练题方式要结合用,练完题后要悟题,不能简单只对答案。为什么出错?同样错误为何重复出现?什么原因干扰思路?还有哪些相似思路的题目?题目可以怎样变形?总结解题的体会比多做几道题更重要。另外要认真组题。根据新考纲要求,广泛涉猎各地区最新模拟题、冲刺题等,认真筛选、组合试题,拓宽思路。

提高高三语文成绩的方法

1.语文基础知识尽量不丢分

高中语文选择题部分有很多字词类的基础知识,这也是同学们失分率较高的一块,为了避免该类题型丢分,大家需要把所有字词、成语、病句等专题做系统梳理复习,统一背诵,区分易混知识点。

基础题如果不能得满分,语文试卷分数不会太高,所以大家要有分分必争的原则,简单题目必得分,难题尽量多得分。

2.阅读题目回归原文

高中语文阅读一般都是根据原文就能找到答案,所以大家做阅读时,都要回归到原文中去,按图索骥。一般出题的顺序都是按文章段落先后进行的,按顺序就能找到每道题目的答案。

阅读题可以先读问题,对问题做标记,然后读文章,找答案,对原文做标记,最后整理答案要点。对于找不到答案的题目,可以自由发挥,但也要尽量围绕文章中心进行。

2023高三第一次T8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