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资治通鉴

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资治通鉴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毛泽东资治通鉴读了17遍

读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他们每走一步都留下来一些历史的印记,这就构成了一个棋谱的残局。我们熟读这种残局,我们就能下棋了;我们熟读历史,我们对人间的这些不同的挑战,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汗牛充栋的历史著作中,《资治通鉴》是最著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北宋司马光等撰,记载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为目的,以历代政治大事为主要内容,注重对治乱兴衰的原因分析与经验总结。该书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体例严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具有非常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北宋到清朝,《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经常使用的历史教材,因而被梁启超称为“皇帝教科书”。

毛泽东为何读了17遍《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

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述《资治通鉴》: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资治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为什么曾国藩认为《资治通鉴》是最好的经世治国之书?

因为这部书不光讲道理,还通权变,即所谓“穷物之理、执圣之权”。一本书能讲清楚道理已经难得了,除了讲道理,还通权变,懂得讲操作,这当然是了不得。据说朱元璋就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清朝康熙、乾隆等帝王也都阅读通鉴学习治国之道,并作“御批”(读书笔记)传世。

史记和资治通鉴普通人能看懂吗

1.答案是肯定的。可能最开始有一点儿痛苦,但是,读下去就会发现,比现在的白话文小说还容易懂、还精彩。

《史记》的开始部分的本纪比较难读,志、书部分也比较难懂,建议从列传部分开始,熟悉了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就会顺起来;

《资治通鉴》是按时间编排的,同样选择一些你比较熟悉的朝代,如唐、宋等等下手,熟悉了就可以通读啦。

2.个人觉得《史记》写得比较通俗易懂,《汉书》相对难懂一些。 《资治通鉴》写得非常好,特别是司马光有些时候还有点评。

3.看資治通鑒總覺得司馬光三觀不正,一直宣稱賤民就只能當賤民 君主權利至高無上 反正就是那種儒家思想

4.还是看注释版本吧,很多历史小事情,历史人物,地名,还有个别生僻字,典故不是普通人能明白的,最好找比较权威的出版社出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