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冲刺复习时应注意微调几个关系
五月中旬开始,考生普遍进入冲刺复习,都想全力以赴把自已复习情绪调整到最好,满怀希望、充满自信的心情迎接金色六月。兴奋之余,必须静心下来冷静地思考,还有哪些方面该重新审视的,进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为此,给考生提几点建议。
-协调看书和练习的关系
冲刺复习一般以适应性练习为主,模拟题、仿真题接踵而来,大家可能无暇顾及看书,加上前期复习也多半脱离课本,与复习资料为伴。这种只练少看书,甚至不看书的情况,必然会出现知识“盲点”从而留下复习的遗憾:会做的题重复做,使智力降低;不会做的题反复做,使信心受损。所以,一定要协调看书与练习的关系。
我们要重视“回归”,从练的空隙中腾出时间看书,主要认真看教科书,仔细研读《考试手册》。道理很简单,教材是蓝本,是依托,许多试题均源于书本,高于书本。通过看教材,再次明确哪些是重点主干知识,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突出个性,抓住规律,不留知识盲点。当然,时间紧迫,再通读一遍没有必要,要有选择性地看:(1)概念、规律理解不深不透的,容易混淆的章节内容要看;(2)练习中经常出错的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要看;(3)知识间综合的相关内容要联系起来看。
《考试手册》,一则它是命题的依据,再则可了解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主要看考试内容、能力要求、难中易试题样本等,《考试手册》出现了微妙变化的部分要斟酌着看。
从而不再复习已删去的内容,注意新增的内容,了解调整的内容,使复习更贴近高考实际。
-控制基础与提高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的练习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练习要有度。如果临考前还拼命做一些难度较大的提高题,只会失得其反。所以,我们要严格控制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坚持以基础题为主,保证基础题不失分。
《考试手册》中明确规定了难、中、易试题的比例为3:5:2(或2:6:2),看出中档题和容易题(即基础题)占八成。真正拉开档次的是基础题,可见基础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为了扩大知识面,更透彻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对应关注与高科技信息相关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提高题(一般综合性较强)就知识而言,也往往还是一些基础的知识演变串连而成。就分析问题的方法而言,也往往从基本的受力分析、过程分析、状态分析、能量分析、临界分析、图象分析等途径入手。
高考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分析,尽管试题不拘于教学大纲,但仍遵循教学大纲,不会超大纲,不必心有余悸,踏踏实实地抓基础,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地复习好、掌握好,对于过分繁难的或技巧性很强的试题,不要过多消耗精力。
-摆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高考命题原则是: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我们应理解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积淀与升华,能力必须与相应的知识为载体,而不能片面地理解成能力是首位的,更不能脱离知识孤立地谈能力,克服“能力强,就是水平高”,的偏见。
我们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上,往往对能力的权重过高,导致与考生谈能力问题,他们总觉得望而生畏,其实能力无时无刻地渗透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譬如:审题、解剖物理模型、分析物理过程、作研究对象的图像与图示、联立物理方程的运算、对设计性实验的操作与思考等都密切联系物理学科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综合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所以,我们首先要培养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其次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要用知识来驱动能力。
另外,我们要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因为,高考的竞争是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竞争,有时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调整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对于一次或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不必心灰意乱,更不必耿耿于怀。要大度、放松、调整心态,向前看,与同学们交流中忘却过去,学习他人长处,弥补不足,增长才干,保证复习的知识在高考中得到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