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2009年语文高考辅导讲座--第一讲 前言

2009年语文高考辅导讲座--第一讲 前言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2009年语文高考辅导讲座--第一讲 前言

  在高考语文备考中,首先要反对时尚的“功利语文”。

  充斥语文专业报刊的“诗词鉴赏十八式”、“现代文阅读十大方略”、“古文断句十二要点”……便是“功利语文”的浮光掠影。至于“功利语文”产生与形成的渊源土壤,业内人士心中自有一本帐。这里不算这笔帐,这笔帐自有了断那一天!这里只谈谈“功利语文”引发的对语文备考的思考。 立足现实教育机制和社会心态谈语文教学,不能无视高考,不能无视高考对社会、人心的强大吸引力,不能无视高考几乎成为学生学习唯一动力的严峻现实。唯一的实事求是的选择就是,将语文备考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提高语文备考的效率与效果,使语文备考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从而成为提升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机环节。这是“正视高考”有别于“功利语文”的重要分野。 *

  正因为此,高考语文备考应当高度重视:

  一、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统一;

  二、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统一;

  三、知识积淀与基本能力的统一。

  一、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统一

  作为母语,语文是我们思维的载体,又是我们自我表达和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思维与语言密不可分。语文备考的根本任务是锤炼思维能力和提升语言能力。无论思维能力还是语言能力,都包含着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包含着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都包含着认识的深化和情感的丰富。

  是否锤炼思维,是否提升语言,于是也便成为评价语文备考的最重要的标准。这一标准与语文的学科性质以及考试要求是一致的:语文的“工具性”主要落实在语言能力上,语文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思维能力上。试卷中的一道道题目,其承载“工具性”或“人文性”任务的侧重不尽相同,这一点有必要明确;但是二者的结合却是共同的,这一点更需要明确。

下载地址: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77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