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三种心态最是普遍
推荐文章
高考是座独木桥,有人一马平川,也有人不幸落水。在考试成绩尚未公布之时,刚考完的学生们心态参差各异,对此,本报邀请了心理专家进行点评并指出解决之道。
类型一 脱缰野马
在“黑色”的高考过后,小陈把自己接下来三天三夜“奉献”给了KTV,所有的同学、好友甚至老师都接到“邀请”,可算是彻彻底底地当了一回疯狂的麦霸。
专家点评:“这是高考结束后考生最常见的状态:无度宣泄。”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很多孩子在高考结束后陷入一种过度放松的状态,狂欢起来没完没了,天天上网、打球、抽烟喝酒……致使网瘾、烟瘾,酒瘾乘虚而入。
高考前,考生唯一要做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吃喝玩乐都是他们遥不可及的诱惑。温方说,一旦考完,硬生生“憋”了一年的他们,就如同脱缰的野马,出现放松起来无节制的‘井喷’现象,大有一种“此时不玩更待何时”的意味。
此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新影分析,高考生差不多刚刚成年,会产生“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主人翁意识。一种强烈的欲望在驱使他们挣脱周围人的束缚,去做一些只有成年才能做的事情,比如谈恋爱、打游戏、吸烟喝酒等等。
类型二 闭门思过
“我怎么会审错题呢?”、“要是多给我十分钟就好了”……考试结束一个周了,姜微还总叨叨自己那些做错的题,满脑子都是“考砸了”。别的考生都活蹦乱跳的,她反而每天郁郁寡欢,像个闷雷一样把自己封闭在家。
专家点评:李新影表示,仅次于宣泄无度的就是这种抑郁型了。她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平日里就爱把事情往坏处想的人,最容易产生这种情绪。有些学生平常成绩很好,对自己期望也高,很容易觉得自己没考好,因愧对家长、老师之前的细致入微的照顾而陷入深深自责和内疚当中。在他们看来,高考没考好,整个人生都毁了。这有可能导致他们在上了不理想的大学后,依然沉浸在这种自怨自艾当中,不愿与其他人交流,导致恶性循环,以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更加悲观厌世,放弃自我,个别的甚至引发抑郁症等。
还有些人可能一直以来就是个“悲观主义者”,不管外面的阳光多么灿烂,他的内心都是阴天,这类人往往不愿与人交流,有可能本身就有自闭、抑郁等倾向。
类型三 听天由命
与其他考生死盯着结果的焦虑心情不同,雨林(化名)对自己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大学毫无在乎。父母问起时,他一句:“考都考了,爱多少分多少分!”就给顶了回去。
专家点评:温方说,相对来讲,这类孩子比较令人放心。不过,心态是否真正健康还得具具体分析。有些人心态好,哪怕天马上就要塌下来,也认为有高个的顶着不会砸到自己,这类“乐天派”能乐呵呵地坦然接受所有结果,还算是比较健康的心态。不过,这里面不排除一些人的“无所谓”是由于对父母的依赖。有些父母将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包办”了,大到进哪所中学,小到上什么培训班,致使孩子“听天由命”,面对高考后报什么学校和专业的选择题时,同样双手一摊:反正从小到大你说往西我就不能往东,一切你们决定便是。
温方表示,对于后一种孩子,如果没有充分沟通,很可能导致孩子将上大学当成任务来完成,而缺乏真正的学习动力,在进入大学远离父母的“管制”后,就像断线风筝般将学业抛到脑后甚至干脆辍学;或者是过于依赖父母,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不起来。
下一篇:高考出分后考生应做好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