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成为孩子喜爱的父母的八种智慧

成为孩子喜爱的父母的八种智慧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父母是贴心的,知心朋友是交心的;

  父母是亲近的,知心朋友是坦诚的;

  父母是可以交托生命的,知心朋友是可以交托心事的;

  父母是不能事事相告的,知心朋友是可以无话不谈的。

  知心朋友是无法变成父母,父母却是可以变成知心朋友。

  ——摘自一位孩子的日记

  在谈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时,美国心理学家Timothy J. Trull这样说:“现在,世界上的一切东西几乎都可以改变:语言、肤色、国籍、信仰,甚至性别。但有两样东西,我们终生无法改变:与父母的血缘关系,和他们对我们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的角色不仅具有生理意义,表明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更具有其社会意义,即要对子女尽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的角色认知、角色扮演的方式和技巧,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更在与子女的角色互动中对子女的成长和社会化产生影响。

  2006年,我们对100名高考成功者与100名高考失败者进行了一项家庭因素调查。其中,93%的高考成功者认为他们的父母是出色的。而在高考失败者中,认为父母是出色的只有34%。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出色的衡量标准不是社会地位,也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父母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度,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关爱与帮助程度。有一名高考成功者和我们的交流非常令人难忘。

  问:你说你父亲曾经是个失业工人?

  答:是。

  问:可你却说他是世上最棒的?

  答:没错,他就是最棒的。

  问:为什么?

  答:他失业是因为企业破产了。他跟我说:失业好呵!我可以和30年前一样开始新的人生了。你考大学,我找工作。咱爷儿俩来个竞赛,看谁先上岗。

  ……

  没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费。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父母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太重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我们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1、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如果说“好”意味着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许多父母把教育目标锁定在“考大学”上。事实上,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有机会,也并非上了大学就一定有机会。只注重学历的追求,实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健康的人格、积极达观的态度、适应环境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2、懂得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不必刻意观察,孩子就感受到我们太多的东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态度。我们想要怎样并不重要,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3、懂得该怎样去做

  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没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没有意义;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方向本身没有意义。父母并不好当,但是必须当好。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我们不可知难而退,必须探究如何解决。请参看“没办法的时候怎么办”部分。

  4、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既然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的,就是孩子将来需要的。现在考验我们的,将来也会考验孩子。我们面临的烦恼、挑战和机遇,将来孩子统统会面临。虽然时代气候不断改变,但是与人相处、消化压力、克制欲望、自我推销、打开局面、把握机遇等基本问题,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更传递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所以,我们做人的时候,也是在做父母,

  我们生活的过程,无时无刻不是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父母通过对孩子提出要求以及朝夕相处,无时无刻不向孩子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生活中,父母通过自己的做法给孩子示范,根据孩子面临的具体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议和要求,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以此来实现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5、怀有“成长意识”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就开始因孩子而改变,有些人变得出乎意料地好,有些人变得意想不到地糟。孩子带领整个家庭一起成长,孩子成长的方向是长大,大人成长的方向是父母。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也要有“成长”意识,父母是“学”着做的,不可能一开始就会,不可能很快就会,做父母的本领要慢慢练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意识,才不会患得患失、自怨自艾。

  6、懂得自我怀疑的必要

  我们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缘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方式,这并不总能靠得住。懂得自我怀疑,防止固执己见,抱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时时谨慎,用更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会开辟全新的亲子关系和教育境界。

  7、教育是帮助,不是塑造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人。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天性。假如孩子比较有心计、企图心强,那么这个孩子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但是也容易因为心事太重而承受压力,遭受挫折;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注意劝诫孩子不要被自己的抱负所累,人生不可能完美,要学会取舍和放下。假如孩子是个乐天派,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那么这样的孩子获得快乐会很容易,也不用担心他会钻牛角尖,但是很容易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将来生活在一个较低的社会层次上;这时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进取心

  很多父母常说:小孩子都一样,哪有这么复杂?这是一种“外行”的表现。人是生而不同的,各有所长和所短。有智慧的父母会帮助孩子扬长避短,但前提是先要发现孩子的所长和所短。孩子不是一块任我们随意雕刻的石头,而是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性的个体,做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发挥他天性中的长处,克服他的短处。遵照孩子的天性进行帮助,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而忤逆孩子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就会像螳臂当车一样自不量力。

  8、懂得教育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每个人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保留他们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间。家庭教育的意义十分关键和深远,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同龄人和学校的影响,孩子真正的成熟还需要离开家庭后在独立生活中探索。对于孩子,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知晓,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左右。我们只需要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努力做到最好。放下多余负担会让我们一身轻松、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