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辅导的秘诀:政治素质能力培养五要点
推荐文章
一、准确把握知识和现实生活、热门话题的结合点,求同存异
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必然要求学生对知识点完整理解,形成知识体系,还要在求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消化能力;并引导学生关注我们周围运动变化着的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尤其是重视透视生活中的热点现象、焦点问题和热门话题。以期锻炼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造就较高的能力素质,并大胆设想,勇于创新,有所突破,在变化中形成各自的鲜明特色。
二、重视“一材多用”,多情境、多视角换位思考,强调“变式”思维
高考中新近出现的“一材多用”的题型,不仅体现对一事物的认识的多视角性、多层次性和多方位性,而且更要求学生运用“变式”思维进行换位思考。只有如此,对事物的认识才更透彻、更丰满,“立体感”更强,避免以往对事物认识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现象,避免了“平面性”的呆板。
例如,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的第23-25题,以扬州“瘦西湖”为背影材料,对“瘦西湖”的了解从艺术角度、从哲学角度以及建筑风格等方面,提出要求,设计问题,可谓别出心裁。此题既体现了地理学科与政治学科的综合,又强调了“变式”的换位思考,强调能力要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贯彻“变式”思维的培养,以知识点为基础,以多学科综合为内容,以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切实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钥匙。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尊重认知规律
由强调知识能力的培养到强调创新能力培养是一种质变。而要寻求质的变化,就必须重视基础知识,以及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即一定的量变)。
例如,在高三政治常识《前言》部分的教学中,强调对“政治的含义”的理解、把握及运用。教学中首先必须要求学生把握知识体系。(如图1)
一般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这一体系。而在运用该知识方面同学间的差距可谓是差之千里,有天壤之别的。很多学生对类似“用政治的含义来说明XXX的正确性”的题目时,常常是束手无策,无以应对(此时学生脸上是愁云密布)。怎么办?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边讲、边议、边问、边画示意图并加重点符号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图(2)所示:
经过图示,学生领会了题中之义和解题思路(此时,学生有所感悟,脸上有一种舒解之象)。紧接着,就再提问:“那么对于开发西部、反腐败斗争、农村税费改革、打击走私犯罪等活动,是不是殊途同归呢?”(我发现学生已在会心地点头,笑容已在他们的脸上荡漾开来)。可以预见,今后不论碰到多少相类似的实际问题,他们完全可以做到“成竹在胸”、“信手拈来”,进而“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即达到质变)。
四、兼收并蓄,善于综合多种信息,提高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兼收并蓄”,既是指政治课文本身内部的经济、哲学和政治常识的相互交叉和相融;也是指文科中的政、史、地学科的相互融会贯通;更应是重视文理科的相互渗透。这是一种趋势,也是未来知识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客观要求。
引导并帮助学生把握和综合多种信息,运用所学的各种课程中的知识,渗透到具体的材料、场景或现实问题中了解、感悟它们,去阐述、去诠释,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老师的重要任务。
五、大胆探索,质疑求新
政治课教学最忌旧题重拾,旧例重提。欲力避枯燥乏味之嫌,就必须努力寻找新素材,创设新情境,敢于“拿来”,大胆探索新模式,总结新方法。“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动,教师应不断运用新材料、新成果,在创设中的“新境”中使学生生疑存疑,而后质疑,最后求疑、解疑,培养怀疑精神,达到对能力素质培养的目的。古人云:“疑则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使学生进入一种“不愤不已,不悱不发”的境界,从而达到“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思维状态,那么离沸腾与升华,创新和创造的境界仅是一步之遥了。教学追求这种结果,我想教学本身的功用和要义也就全部于此了。
以上是本人在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探索,期望对于解决目前高考体制不断改革的条件下如何增进教学相长,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尤其是培养能力素质方面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