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语文高三必考知识点复习

语文高三必考知识点复习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语文高三必考知识点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吗?语文高考复习要重视字词句段的积累和运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高三必考知识点复习(最新),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关于语文高三必考知识点复习(最新)

1.蓊蓊郁郁 多形容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

2.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3.急不暇择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4.二三其德 形容三心二意。

5.载笑载言 边笑边说话。

6.信誓旦旦 信誓:表示诚意的誓言;旦旦:诚恳的样子。誓言说得真实可信。

7.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8.杨柳依依 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9.九死不悔 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10.瞻前顾后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1.卓尔不群 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12.日月不淹 日月飞快地运转,一刻也不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3.楚楚可怜 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14.坚如磐石 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15.去日苦多 已经过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16.天下归心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17.少长咸集 年少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了一起。

18.群贤毕至 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了。

19.曲水流觞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

20.情随事迁 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21.游目骋怀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22.放浪形骸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23.感慨系之 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4.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5.正襟危坐 使衣襟端正,使身子端正,这里是使动用法。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26.遗世独立 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27.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28. 杯盘狼藉 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29.如泣如诉 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30.余音袅袅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语文同音字高考知识点

同音字,就是读音相同(相近)的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音同形异字

汉字是表意字,不是表音字,相同读音的字在意义上是不同的,不根据意义而想当然地根据同音(特别是有一些别字从意义上似乎也能说得通)而写别字的现象十分严重。

如:“礼上(尚)往来”“穷形尽象(相)”“人才倍(辈)出”“不悲(卑)不亢”“谈笑风声(生)”“原形必(毕)露”“以逸代(待)劳”“迫不急(及)待”中的别字均为同音别字(括号内为正确写法)。

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的词语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错别字,命题选用这样的字最具有迷惑性。对这类词,结合字、词的意义来记忆特别重要。

如:“礼上往来”应为“礼尚往来”,因为“尚”是“崇尚”之意。“礼尚往来”的意思是“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

(2)音同形似字

汉语中很多字不仅音同,而且形也极为相似,这和现代汉语有大量的形声字有关。这些字音同形似,极易混淆。如:“弛”和“驰”,“蓬”和“篷”,“骛”和“鹜”,“梁”和“粱”等。

(3)音同义近字

这类字的数量不是很多,但在判断时极易出现错误。

语文形近字高考知识点

形近字,是指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形似音异字

如:“戮”与“戳”、“栗”与“粟”、“瞻”与“赡”、“缀”与“辍”、“杳”与“沓”、“管”与“菅”等。

(2)形似音同字

如:“喧”与“暄”、“蔼”与“霭”、“竞”与“竟”、“陨”与“殒”、“腊”与“蜡”等。

尽管字形错误的原因很多,情况多样,但辨析、识记字形,我们还是有“法”可依的。

①以义为本,依义辨形:即通过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如“陨落”与“殒身”、“指责”与“指摘”、“杂糅”与“揉搓”、“蒙蔽”与“时弊”,都是正确的写法。而将“入不敷出”写成“入不付出”,将“胸无城府”写成“胸无成府”,

②依据形旁,析疑选字:如“不胫而走”的“胫”,其形旁就与走路有关。“插科打诨”的“诨”跟言语有关。“寒暄”的“暄”跟太阳有关。“眼花缭乱”的“缭”与丝织品的缠绕有关。

③依据结构,析难定字:如“谈笑风生”中的“生”字,“风声鹤唳”中的“声”字,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确定。再如,“人情事故”中的“事”不正确,应改为“世”,因为“情”“故”对应,“人”“世”对应,意思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惹事生非”的“事”不正确,应改为“是”,因为“惹”“生”对应,“是”“非”对应,而“事”与“非”是不对应的。

④依声联想,推敲取字:如“针砭”中的“砭”是一种石针,“一泻千里”的“泻”应为流泻的“泻”,“众口铄金”的“铄”为“熔化”,“铄”不能写成“烁”。

语文常见借代词语考点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语文高考作者作品考点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