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高考数学题中的惊人发现!
推荐文章
高三数学复习
少做偏怪难题
为了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高考前总复习大多是教师“满堂灌”,学生“题海战”,搞得疲倦不堪。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搞好总复习,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抓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
复习前,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凡是偏离大纲的偏题、难题、怪题均可放弃,节省时间与精力,树立信心。
2009年高考数学命题将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知识记忆型的试题会减少。应用题的出处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将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分层设问,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加注重对考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复习时,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回归课本探寻高考命题影子
回顾近四年高考数学命题,有一个惊人发现:理科约98分左右,文科约110分左右,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命题的影子,甚至有的就是由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一定要抓住“课本”这个根本。建议考生利用好课本,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然后加以引申、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训练中,一旦理解题意后,应立即思考问题属于数学哪一学科?哪一章节?与这一章节的哪个类型的题目比较接近?解决这个类型的题目的方法有哪些?哪个方法可以首先拿来试用?
对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直线和圆锥曲线及新增内容中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进行强化复习。
做题重归纳不搞“题海战”
要学好数学,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搞“题海战”。理解了10道题的收效要大于匆忙做100道题,做题一定要强调效果,不要做了也不理解,甚至不知道做对没有。
一道题在手,要主动思考“我怎么想,该如何下手”。待老师讲解时,要对比一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会走弯路。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归纳,不能做一题丢一题。
加强运算能力训练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下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明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有学生平时爱用计算器,结果一上考场,本来凭较好的数学直觉和快速反应能力即可获解的题目,最后硬是算不出来。
建议考生平时强化运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做解析几何时,对于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的有关问题,涉及大量计算,考生在平时一定要独立、完整、准确地做几道此类题目,克服畏难情绪。
“三种复习法”学会说数学
如何合理复习?介绍三种复习法。
及时复习:每天课后,通过阅读课本和整理笔记完成两项任务。第一,深抠理论,主要指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深抠主要弄清四方面问题:1.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比如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定理是怎样发现和证明的?公式是怎样推导的?2.理论适用的条件。比如什么条件下这个理论不能用?3.理论的结构特征。如数与式子、图形和命题的结构特征等。4.理论的本质与功能。比如要透过形式看本质并关注功能。第二,深抠例题。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能怎么想?
单元复习:每个单元讲完后,做单元复习时完成三项任务:整理、串联知识点;归纳单元理论的基本思想、中心课题和数学方法,使理解更深入;筛选单元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以便以后复习。
考前复习考后总结:合上书把单元的理论系统及其内涵从头到尾说一遍,说不下去时,打开书看一看再继续。再把单元复习整理过的中心课题、数学思想和方法照上面的办法说一遍。最后把典型例题和习题分析一遍或者做一遍。考后总结成功经验和失分原因。
■互动问答
家长:请问备战数学竞赛会不会影响高考?多做卷子会不会有收获?
郭希连:搞数学竞赛与高考没有矛盾,它可以优化学生水平,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学习都有帮助,关键是竞赛的方向要正确。
多做卷子有没有收获关键要看怎么做。做题要掌握解题技巧,举一反三。当然,做题还要讲究一定数量。平时做试卷要当成考试,真正考试时才不会慌。
训练中,要注意提高解题速度。对成绩好的学生,选择题用35~40分钟,填空题用十几分钟,六道大题用70分钟。基础差点的学生可考虑在选择、填空上多花点时间,保证能做的题不丢分,后面的大题有些难,但通常第一问较容易,也应该争取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