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化学高考必背重要考点知识点

化学高考必背重要考点知识点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对化学的复习,考生可以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高考必背重要考点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一、位置与结构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

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

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

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

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

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

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

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

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

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

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

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3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3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

3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

3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3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

二、含量与物理性质

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5、N是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6、常温下,F、Cl是单质具有有色气体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

8、Cl是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

三、化学性质与用途

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2、N是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

3、S是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O是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CO2中燃烧,又能在N2中燃烧的金属单质。

8、Li、Na、F的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

四、10电子微粒组

1、原子Ne

2、分子CH4、NH3、H2O、HF

3、阳离子Na+、Mg2+、Al3+、H3O+

4、阴离子N3-、O2-、F-、OH-

五、18粒子微电组

1、原子Ar

2、分子SiH4、PH3、H2S、HCl、F2、H2O

3、阳离子K+、Ca2+、PH4+

4、阴离子P3-、S2-、Cl-

5、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CH3F、N2H4

六、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数均相同的粒子有

1、Na+、H3O+

2、F-、OH-

3、Cl-、HS-

4、N2、CO、C2H2

七、同族的上下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八、特征形象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2.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或FeS2

3.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黄色(AgI、Ag3PO4)、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4.特征反应现象:Fe(OH)2→Fe(OH)3,白色到灰绿到红褐色

高考化学复习指导方法

1.后期的复习除注重知识重现和巩固外,还必须加强答题用语准确和书写规范训练。在非选择型题目中,经常出现文字叙述和书写计算过程及化学用语等问题,很多考生经常在此处马虎,造成非知识性失分,可惜至极。特别是文字叙述中,考生经常答不到采分点上,建议平时做完题后,仔细分析参考答案的语言,弄清楚每句话的意义,还要做到言简意赅,最后形成习惯,切忌模棱两可或者有歧义。化学用语要注意如: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电子式、结构式;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等。

2.有些时候需要创造条件提升自信。比如,可以适当做些简单的题目,在逐渐增加难度等,家人和老师也要不断想办法帮孩子树立信心。另外,一定要提高效率,切忌搞疲劳战术。一定要让自己的头脑处在清晰最好是兴奋的状态,累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松,然后集中精力去备考,高考的效率也将是最大化。

如何学好高中化学

首先你得将元素表背熟,因为元素周期表里的内容对于学化学的人来说很重要。

一定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一定要听。因为化学有一些实验室在课堂上做的,独靠自己自学和钻研会事倍功半。

将那些所需要的公式全部记下。熟能生巧,当你牢记这些公式的时候自然很快就能解出问题。

做完的化学试卷里也不要扔。将他们地成书本的形式有利于里复习的时候翻阅。

加一些题目和公式做成便利贴贴在床头,有利于你记忆。

动手做实验时,一定要认真。因为有些知识才是在实验中所认识的,有些经验只要有真正实验的时候你才能真切的感受到。

化学选择题考试技巧

大家都知道高考化学选择题分值很高(一般是6分),所以要想取得高分,选择题必须做好。如果选择题出现不该出现的失误,那么将会对化学成绩造成极大的影响。

1.做好基本功:所谓的基本功,就是要将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掌握,要想不掌握知识点就取得成绩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感觉到考试时经常偏偏会考到自己没掌握的知识,于是埋怨造化弄人。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对具体、全面、充分地掌握知识,再没人性的考试也不会怕了。

2.做题有技巧:大家都知道高考理综时间短、难度大,于是取得好成绩就需要我们做得又快又准。选择题只要做对结果就能得分,有一些技巧。看题要仔细,尤其是题干要求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否则会吃亏很大;有些选项可以排除,这样会大大减少难度。

化学填空题考试技巧

1.元素推断题:这类题一般比较简单,首先要推断出每个字母所指的元素是什么,常常会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原子结构(电子层、原子半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价电子排布即外围电子排布、电离能、电负性、焰色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含量以及此种元素的常见氧化物或氢化物的某种性质等等。

2.有机推断题:题目形式一般都是以两种或多种物质合成某种复杂物质,历经若干反应,多数反应的原理是我们熟悉的,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加聚反应、缩聚反应等等,有些反应原理不熟悉的题目下面会有说明。要通过熟悉教材和多加练习才能消除对于看起来很麻烦的有机题目的畏难情绪。

3.工艺流程题:这类题目实际上是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流程题包括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物质以及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其他物质等知识点。面对这种题目,首先要抓住原理,快速而准确地分析,得出大致思路,也需要见多识广的经验积累。

4.实验探究题:这类题目较为开放,一般在题干给出一个或两个假设后,让同学们完成另外的假设,并考察同学们设计实验的能力,最后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得出结论。有些题目后会设有反思与讨论的环节,以考察同学们思维的严谨性。

做假设时既要大胆又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从而做出合理的假设。在设计实验时,要做到严谨安全可行;在描述时,要规范简明;作对比实验时要做到控制单一变量(常作为考点);在描述实验现象时,要全面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