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历史知识点
推荐文章
高考历史考试知识点归纳
1.一省制的中枢权力机构
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2.棉纺织业的发展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是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着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人彩瓷生产时期。
3.科学技术成就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1231一l316)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以:365.2425日作为一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
元代出现珠算法。
元代王祯的《农书》是一项重要的农学成就。
4.文学和艺术成就
(1)散曲和杂剧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元代北方地区兴起了杂剧。散曲和杂剧合称元曲,关汉卿、马致远等是最为着名的元曲作家。
(2)绘画艺术元代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出来。
历史高考常考知识点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③导火线:虎门销烟。
(2)禁烟运动的高潮是林则徐在广东的虎门销烟,以此为借口,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占了香港岛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定海战役中,葛云飞牺牲
(4)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规定: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
④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
③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①1856年英国和法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857年组成英法联军。
②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军长可以公开陪)
③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④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3)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高考历史选择题应该怎么做
高考没考过,因为后来是留学去了。但是历史成绩在学校时的确不错,学的是文科,历史能保持在年级前二,满分100,分数巅峰95,最差85,所以有些经验也是可以说一说,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我之前在一个回答里说过,考试根本上就是考两种能力:学科能力还有应试能力
历史学科除了基本的史实外,就是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写作表达能力
选择题就是考查大家对于史实的掌握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强弱
对于选择题,我想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1.简答知识点题2.中等逻辑推论题3.困难逻辑推论题
第一种类型的题,简单知识点题,基本上的内容就是一个图片,一句话,一段材料,表明了什么,代表了什么东西。这种题涉及的逻辑推理很少。基本上就是考查大家对于基本史实有没有掌握。对于此类题,一是要基础知识过关,改记忆的都要记忆下来。二就是要多做多练,熟悉这一类型的题,练多了后,考试可以直接秒杀,为后面的题目节省时间。
第二种类型的题,中等逻辑推论题,这些题会比上一类型的题难度上要高一些。逻辑推理上也会相应来说复杂一些,同时史实也会设计的更多一些,比如可能需要代入一下历史背景,联系一下相关的知识。练的时候要多练下这一类型的题,看一看题目的表述有没有特别之处,答案是如何推出来的,多多积累,形成一个框架。
第三种类型的题,就是比较难的题了,这类题一是可能给一段比较难的材料,二是涉及的史料比较多,需要联系的点很多,三是逻辑推理上比较困难,点很散,还可能需要涉及一些简单的历史性思维,比如什么证据可不可以作为直接推论的导因等等。对于这一类题,平时要提升下自己的历史思维还有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多看看历史类书,做一下每一时期的框架图,想一下这一时期的具体矛盾问题,不断积累,慢慢提高。当然这一过程是越早做越好。
关于考试方法,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确定题目中所提史实的时间和年代,通过这一点排除不在这一范围内的选项。
2.题目中有明显逻辑错误的,比如因果推反了,直接排除
3.题目中有明显主观倾向性的,直接排除
在应试方面,我建议大家在平时练习时,多做一下总结。
简单题的知识点,中等题的解题思路,难题的解题方法。
搭建一个自己的框架
同时联系的时候一定要计时,熟悉考试节奏,做到手中有底,心中不慌。
历史选择题技巧讲解
(一)抓“类型”
解历史选择题,首先要明确它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程度型(又称型)、比较型、因果型、材料型(包括文字和图表)、逆向型(又称否定型)、概念型、组合型、条件型、论证型、结论型等10种类型,然后根据各种类型的解题方法“对号入座”。
而把握题目类型的基本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考查题干中的“答题项”,也就是答案所包含的项目(一般置于题干的末尾)来确定的。
(二)抓“题干”
抓“题干”,就是要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答题项”中把握题目所属的基本类型及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从“主干语”中把握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及要求;从“限定语”中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时空范围或特点。
(三)抓“选项”
通过比较四个选项,准确把握选项中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而明确选项与题干之间的关系。
(四)抓“观点”
有些选择题在题干中的“主干语”部分,渗透了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观点、现象与本质等等。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以这些理论为指导,进行推理、论证和分析。
(五)抓“时空”
有些历史选择题还特别注重于考查历史事物的时间、空间或特点,我们要根据题干中的“限定语”提取出隐含着的历史信息,弄清历史事物的横向、纵向的历史时空和阶段特征,明确时空范围和特点。
历史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专题式选择题,都要审清2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代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例:实业强国是近代国人的梦想和追求。
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主张的实践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创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设立农工商总局
在这个专题式选择中,“近代”是时间限制,“实业强国”是主题;在小题中“洋务派”是条件限制中的“人物”限制,“求富”是主题限制。审清了这些限制和主题就不难做答。
上一篇:饮酒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下一篇: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