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高三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1、一次函数

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

y=kx+b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即:y=kx (k为常数,k≠0)。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2、平面直角坐标系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②数轴的正方向: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③坐标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坐标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坐标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

④坐标原点:它们的公共原点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⑤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3、解析几何

这部分内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掌握几类问题:

第一类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要掌握它的通法;

第二类动点问题;

第三类是弦长问题;

第四类是对称问题。

高三数学知识点

1.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4.函数的周期性。

(1)y=f(x)对x∈R时,f(x+a)=f(x-a)或f(x-2a)=f(x)(a>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

(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5.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

(1)A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

(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6.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7.对于反函数,应掌握以下一些结论。

(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

(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6)y=f(x)与y=f-1(x)互为反函数,设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有f[f--1(x)]=x(x∈B),f--1[f(x)]=x(x∈A)。

8.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9.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10.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分离参数法。

(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

高考数学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高中数学解题有效方法

一、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法主要是指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或者将图形转化为数量关系,从而将抽象的结构和形式转化为具体简单的数量关系,帮助我们更好解决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题目对我们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以及转换思维都有着较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推证性和融合性,所以我们在解决高中数学题目时,必须严谨推导各种数量关系。很多高中题目都并不是单纯的数量关系题,其还涉及到空间概念和其他概念,所以我们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法理清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从而有效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二、排除解题法

排除解题法主要用于缩小答案范围,从而简化我们的解题步骤,提高接替效率,这样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排除解题法一般用于解决数学选择题,当我们应用排除法解决问题时,需掌握各种数学概念及公式,对题目中的答案进行论证,对不符合论证关系的答案进行排除,从而有效解决数学问题。当我们在解决选择题时,必须将题目及答案都认真看完,对其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分析,并通过严谨的解题思路将不符合论证关系的条件进行排除,从而选择正确的答案。

高考数学常考题型和答题技巧

1.解决绝对值问题

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转化方法有:

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2.因式分解

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

提取公因式

选择用公式

十字相乘法

分组分解法

拆项添项法

3.配方法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4.换元法

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设元一换兀一解兀一还元

5.待定系数法

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其解题步骤是:①设②列③解④写

6.复杂代数等式

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

(-----)(----)=0两种情况为或型

②配成平方型:

(----)2+(----)2=0两种情况为且型

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

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

2)求取值范围的思路列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