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4个朝代先后顺序
中国24个朝代先后顺序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十国:公元891-97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中国二十四朝代记忆口诀
中国二十四朝代顺口溜1: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二十四朝代顺口溜2: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二十四朝代顺口溜3:五帝夏商两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晋。凉燕赵,夏汉秦,北继胡,南承晋。隋唐两宋夏辽金,蒙元明清中华民。
高中历史该怎么学才能有提高
1、要培养自学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
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
2、高中熟记课本,画关键字词
历史知识面覆盖广、层次深、能力标准要求高,一般地讲,要熟记教材的基础知识,牢记教材的每一节内容、每一个知识点。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常翻课本,学会在段落文字找到关键字词,并用颜色醒目的笔,标记圈出来,作为复习时的重点。
历史学习方法及技巧
1、改变对历史老师的态度
有的同学大概是因为不喜欢老师,才不喜欢历史这门学科的。请记住,你不是为哪位老师学习,虽然老师都希望你好好学习,你是为自己学习。不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高尚,这门学科的成绩提高,至少可以让你和其他同学竞争的时候,筹码更多!
2、掌握重点知识
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主要信息,历史考试的时候毕竟是主干知识为主,细枝末节的东西不会那么多,毕竟考试是检查我们学习的核心素养有没有掌握到。
3、认真听老师讲,做好笔记
你要相信,老师还是比你掌握得多,方法比你多,考点比你熟悉,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路必须要走正确!
4、狠抓答题方法与思考角度
破除对传统文科考试死记硬背的观点,从高考历年命题特点和参考答案中总结出历史的答题规律和思维方法。
5、不死记硬背
初中历史与高中、大学不同,它按照时间排序,这间接地降低了你理解的难度,便于你通过时间线索进行记忆。
6、熟悉真题
通过反复做历年真题去整理高考高频考点,通过真题去探寻考查的方向和目标,对薄弱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坚持每天练习20道以内的选择题和一道材料题,持之以恒必然有效果。
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
1、熟记课本,画关键字词。
历史知识面覆盖广、层次深、能力标准要求高,一般地讲,要熟记教材的基础知识,牢记教材的每一节内容、每一个知识点。
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常翻课本,学会在段落文字找到关键字词,并用颜色醒目的笔,标记圈出来,作为复习时的重点。
2、构建知识体系。
自己要将复习的高中历史进行总结,整理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自己的大脑中建立起一个知识网,将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类,如果是经济可以按生产部门分类,在归纳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专题化、系统化。
3、经常复习。
复习时免不了要做题,做历史题的时候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将错题进行统一管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保证不再同样的问题上再出错、再丢分。
4、多做题。
在解答历史题时,我们必须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出发。在读完给出的材料之后,先思考题目的考点在哪,和课本上的哪个知识点是相关联的。然后再在这些考点中仔细推敲,找出材料真正强调的地方,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不要在一道题目上耽搁太久的时间,可以先跳过,把试卷上其他会做的题目,能拿到手的分数,一分不落地收入囊中。
答题时标好序号,一个问题对应一个序号,条理清晰,井然有序。
上一篇:荆轲刺秦王历史背景及事件
下一篇:高三复习语文的学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