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过秦论中的名言成语及主要观点

过秦论中的名言成语及主要观点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过秦论中的名言成语及主要观点》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点击查看: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大全

《过秦论》中的成语有哪些?

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 追亡逐北 因利乘便 金城千里 万世之业 瓮牖绳枢 斩木揭竿 云集响应 赢粮景从 深谋远虑 同年而语

评价秦始皇过错的名言?

《过秦论》中指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过秦论考试默写的重点句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全文观点是什么?

《过秦论》共有三篇,理解《过秦论》上篇的中心论点,必须结合中篇和下篇的有关论述,因三篇是一个整体,观点一致,只是有所侧重。中篇有语:“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中篇重点分析:天下百姓归顺于秦,始皇和二世不施仁义,而是施行严刑峻法,导致秦的灭亡,从而得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结论。而下篇则指出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自身,是因“本未并失,故不能长”。由此可见“攻天下”当以诈力和武力为主,而“守天下”则必须实行仁义。秦所以亡是用攻天下的办法守天下。

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尚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这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过秦论》上篇先讲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写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王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王子婴的过失.

以上《过秦论中的名言成语及主要观点》由小编整理而成,大家要以理解为主,注意多总结语法现象,积累关键词语,善于抓命题者设置的关键点,如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

高三网小编推荐你继续浏览:高三100天逆袭神话 从学渣到学霸的蜕变你知道学霸有多努力吗?河北衡水中学作息时间表高三不努力,活该没出息!读完就被骂醒了高三一百天逆袭计划表 高三如何实现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