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古诗思想感情
夜书所见全诗内容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以下是本站整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
夜书所见的创作背景
夜书所见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表达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
《夜书所见》是作者叶绍翁客居他乡、辗转漂泊,在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中,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生活场景,想起故土家园温馨美好;想起亲人朋友笑容,含蓄地抒发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感情。
夜书所见是一首思想诗。诗中先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全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叶绍翁的个人简介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祖籍浦城。原姓李,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上一篇:分封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下一篇:我国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