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陕西省渭南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推荐文章
一、单选题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自1992年成立以来,吸引了众多外企总部和研发中心在此建设。L药企是首家进驻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跨国药企,也是首家在中国建立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的跨国药企。2017年,上海浦东新区为企业创新发展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L药企感受到了“中国速度”的提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众多外企总部和研发中心集聚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原因是()
A.市场需求量大
B.劳动力价格低
C.资源丰富
D.政策支持
2.L药企感受到的“中国速度”最可能是()
A.原料采购速度
B.制药过程自动化
C.新药审评审批速度
D.药品质量提高
【答案】1.D2.C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由政府规划,有政策扶持,吸引外企进驻,“2017年,上海浦东新区为企业创新发展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众多外企总部和研发中心集聚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原因是政策支持而非市场因素,D正确,A错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企业以技术指向型为主,BC错误;故选D。
2.L药企感受到的“中国速度”是政府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带来的变化,新药审评审批速度,是政府对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之一,C正确;原料采购速度、制药过程自动化、药品质量提高是企业自身的速度,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一般而言,工业集聚优势有: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加强企业间的信息联系与技术交流;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取得规模效益;便于集中处理废弃物。
3.家在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的华裔小朋友欣欣想在家中收看央视的全程直播,她应在当地时间什么时候打开电视比较合适()
A.12月8日1时30分左右
B.12月10日7时30分左右
C.12月8日19时30分左右
D.12月10日3时30左右
4.在“天宫授课”的这几天里()
A.广西南宁的同学们发现当天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B.香港和澳门进入一年当中的多雨季节
C.四川汶川的白昼在逐渐变短
D.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多吹东南风
【答案】3.C4.C
【解析】
3.结合分析可知,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2时开始进行6小时不间断全程全球直播,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美国洛杉矶位于西八区,两地的区时相差1 6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在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的全程直播开始的当地时间=12月9日12时-16小时=12月8日20时。家在美国洛杉矶(西八区)的华裔小朋友欣欣想在家中收看央视的全程直播,她应在当地时间12月8日19时30分左右打开电视比较合适,C正确;ACD错误。故选C。
4.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开始太空科普课,在“天宫授课”的这几天里,太阳直射南半球,广西南宁的同学们发现当天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错误;此时是北半球冬季,香港和澳门进入一年当中的少雨季节,B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正在向南回归线移动,四川汶川的白昼在逐渐变短,C正确;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多吹西北风,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5.南、北方日光温室基本结构的差异,说明墙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阻止温室内热量外逸
B.支撑温室,防止崩塌
C.白天蓄热,夜晚释热
D.阻止冷空气进入温室
6.挖掘机掘土夯筑而成的厚墙日光温室被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A.保温效果差
B.建造成本高
C.耕地破坏多
D.使用寿命短
7.棚面降低有利于保持室内气温,棚面升起的主要目的是()
A.加大室内太阳高度
B.增加室内热量蓄积
C.削弱室内空气流通
D.降低室内空气湿度
【答案】5.C6.C7.B
【解析】【分析】
5.阻止温室内热量外逸、阻止冷空气进入温室是墙体和透明棚面共有功能,非墙体所独有的功能,A、D选项错误。南方日光温室无墙体亦不崩塌,说明墙体在日光温室中的主要作用不是支撑,B选项错误,与南方相比,北方纬度更高,冬季气温更低,需借助墙体白天蓄积热量,夜晚释放热量以保持温室的气温,C选项正确。故选C。
6.“挖掘机掘土夯筑而成的厚墙”说明所需土壤数量多,且出于节约成本的角度,其所挖掘的土壤多为表层肥沃土壤,故此类日光温室的最大弊端是破坏耕地,故C正确,保温效果差、使用寿命短不是主要原因,建造成本低,故ABD错。故选C。
7.根据温室的用途判断,东北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用于冬半年,此时东北地区的太阳高度较小;结合“……改良后的棚面可升降……”,解读出棚面升、降的时段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可推断出夜晚降低棚面,白昼升起棚面,夜晚降低棚面能缩小日光温室内的空间,减少热量散失利于保持室内气温;白昼升高棚面能够有效提升进入日光温室的太阳辐射数量、强度,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棚面升高增大棚面与阳光的夹角,减小棚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使进入日光温室的太阳辐射强度增加,增加室内热量;二是据图分祈可知,升高后的棚面面积大于降低时的棚面,即接受太阳辐射的面积增加,使进入日光温室的太阳辐射数量增加,增加室内热量,故B正确,不能加大太阳高度,和空气流通、湿度关系不大,故ACD错。故选B。
【点睛】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是我国北方地区独有的一种温室类型。是一种在室内不加热的温室,即使在最寒冷的季节,也只依靠太阳光来维持室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蔬菜作物生长的需要。
水文控制站 | 上游 | 中游 | 下游 | |||||
兰州 | 头道拐 | 龙门 | 潼关 | 花园口 | 高村 | 利津 | ||
控制流域面积(万平方千来) | 22.26 | 36.79 | 49.76 | 68.22 | 73.00 | 73.41 | 75.19 | |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 多年平均(1950-2015年) | 309.2 | 215.0 | 258.1 | 335.5 | 373.0 | 331.6 | 292.8 |
2017年 | 255.5 | 127.9 | 146.7 | 197.7 | 193.5 | 167.0 | 89.6 | |
2018年 | 441.8 | 324.9 | 341.2 | 414.6 | 448.0 | 410.1 | 333.8 |
8.下列水文控制站中,年输沙量最大的是()
A.头道拐
B.潼关
C.高村
D.利津
9.导致2018年黄河干流年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A.南水北调输水量大
B.节水农业发展迅速
C.植被覆盖率提高快
D.流域年降水量增加
10.与2017年相比,2018年宁夏至内蒙古的干流河段()
A.冲刷加强,利于航运
B.淤积加强,扩大耕地面积
C.冲刷加强,利于防凌
D.淤积加强,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8.B9.D10.C
【解析】
8.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潼关位于中游,且年径流量大,输沙量大。B正确。头道拐位于上游,含沙量较小,A错误。高村、利津位于下游,泥沙大量沉积,含沙量下降,CD错误。故选B。
9.2018年与2017年相比,各水文控制站的径流量都明显增大,应为降水量增加导致,D正确。南水北调工程输水到城市,没有影响到黄河径流量的变化,A错误。一年内,节水农业发展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一年内植被覆盖率不会迅速提高,C错误。故选D。
10.与2017年相比,2018年宁夏至内蒙古的干流河段径流量增大,冲刷加强,利于防凌。宁夏至内蒙古的干流河段由低纬流向高纬,会发生凌汛现象。C正确。航运不发达,A错误。水量大,冲刷力大,淤积会减轻,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了河流水文特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11.该地12月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多雨
B.寒冷少雨
C.炎热多雨
D.炎热干燥
12.该地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1.D12.A
【解析】
11.该曲线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图,当月气温和降水量累计值减去上月气温和降水量累计值,等于当月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可知,该地1l月和12月该地降水量累计值相近,表明该地12月降水量很小。11月气温累计值约为200°C,12月气温累计值约225°C,则12月的平均气温约为25°C,由此判断该地12月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该曲线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图,当月气温和降水量累计值减去上月气温和降水量累计值,等于当月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可知,该地6月降水量累计值约为300 mm,7月降水量累计值约为450 mm,则7月降水量约为150 mm,6月气温累计值约为120°C,7月气温累计值约130°C,则7月的平均气温约为10°C,说明7月为当地冬季,由此判断当地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季温和多雨;1l月和12月该地降水量累计值相近,表明该地12月降水量很小,11月气温累计值约为200°C,12月气温累计值约225°C,则12月的平均气温约为25°C,说明12月为当地夏季,由此判断该地夏季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从而判定为该地气候类型是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A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征,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冬季时,西风带南移至此气候区内,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潮湿的气流,加上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气候温和多雨。而夏季时,副热带高压控制不易形成降水,因此气候干燥炎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地2013年后外来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转型升级
B.环境质量下降
C.交通拥堵加重
D.生活成本上升
14.图示时段内,该地“积分入户”人数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外来人口增加
B.经济增速变化
C.入户政策调整
D.居住条件变化
15.“积分入户”政策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影响最可能是
A.拓展城市空间范围
B.加速人口老龄化
C.加大人口管理难度
D.提升劳动力素质
【答案】13.A14.C15.D
【解析】
13.读图,2013年后东莞外来人口数下降,最可能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出,导致外来人口数量下降,A正确;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加重以及生活成本上升不会导致东莞市外来人口数量在2013年后呈现出明显下降的特点。故选A。
14.读图,图示时间内,东莞市通过积分入户的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波动变化明显。根据材料“东莞市于2010年推出积分入户政策”,而2010年积分入户人口数较大,之后有所降低,说明该政策对外来人才的吸引有限,后随着政策不断地优化调整,于2013年通过积分入户政策落户的人数又逐渐上升,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入户政策的调整,C正确;积分入户是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的分值后即可申请落户,因此其数量的变化主要与政策有关,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ABD错。故选C。
15.通过积分入户政策,使得高素质人才落户东莞,能有效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图示数据,相比于外来人口数量,通过积分入户的人口数量少,也可以推断该政策主要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力落户东莞),D正确;对拓展城市空间范围影响不大,A错;高素质劳动力落户东莞,不会加速其人口老龄化进程,更不会加大人口管理难度,BC错。故选D。
16.关于阴山掀斜式山脉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阴山北坡断层面发育
B.处新高原南缘断层处
C.北坡外力作用较南坡弱
D.南坡外力作用较北坡弱
17.“叠瓦状”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反映出阴山南坡()
A.河流流速快
B.气候变湿润
C.植被覆盖率低
D.地壳间歇性抬升
18.土默川平原农业生产过程中易导致对()
A.石漠化
B.沙尘暴
C.次生盐碱化
D.水土流失
【答案】16.B17.D18.C
【解析】【分析】
16.从图中可知,南坡是断层结构,关于阴山掀斜式山脉成因描述正确的是处新高原南缘断层处,B正确。阴山南坡断层面发育,A错。掀斜式断块山是断块山的一个类型。断块沿大断裂一侧隆起而成的山,与外力作用强弱无关,CD错。故选B。
17.“叠瓦状”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反映出阴山南坡地壳间歇性抬升,每一次抬升形成的冲积扇,像叠瓦式的叠在原来抬升形成的冲积扇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当地蒸发旺盛,降水稀少,土默川平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灌溉,易导致次生盐碱化,C正确。石漠化是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问题、当地地势较低,阴山阻挡,沙尘暴少,水土流失是乱砍滥伐造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的相关知识。
19.与当地水田农业相比,发展垛田农业的优势是()
A.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
B.陆路交通便利,耕作方便
C.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
D.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20.甲地区农民选择春季清淤、堆积垛田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较少,河流水位较低
B.伏旱天气,晴朗天气较多
C.梅雨季节,河道淤积严重
D.台风多发,清淤利于抗洪
【答案】19.C20.A
【解析】
19.读右图可知,垛田被水域划分成一块一块的,A错。当地水域面积大,交通运输工具为小船,水运便利,B错。读文字材料可知,垛田为“高出水面1米乃至数米的台状高地”,故C对。因是与当地水田农业相比,故热量、生长期相同,D错。
20.甲地区春季还未受到锋面雨带影响,降水较少,河流水位较低,利于清淤,选A。伏旱多为7月、梅雨多为6月、台风多为夏秋季节,故B、C、D错误。
21.通风管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区域不利自然条件对路基的影响,其主要工作是
A.防止热量散失
B.防止路基积水
C.防止路基冻融
D.保护生物通道
22.通风管通风的工作的主要季节是
A.春节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通风管挡板
A.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B.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C.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
D.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
【答案】21.C22.D23.D
【解析】
21.冷空气密度较大,在自重和风的作用下将管中的热空气带出,并不断将周围土体中的热量带走,同时也可以自动关闭入口阻隔热空气进入;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有多年冻土,所以通风管可以防止冻土融化,保障铁路安全;对防止热量散失、积水及动物通道无关。选C正确。
22.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 0℃时关闭,低于 0℃时打开;即夏季外界气候高,通风管会关闭;冬季外界气候低,通风管会打开,通风管打开才会进入工作状态;春秋两季在青藏高原时间短,影响小。选D正确。
23.青藏高原是高原气候,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8℃,即使是正温期时,夜间温度可能在0℃以下,通风管也会打开工作,夜间通风管打开冷空气进入,利于降低土层温度,保障铁路安全,A错、D正确;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 0℃,通风管会打开工作,B错;夏季白天外界温度高于0℃,通风管多会关闭,C错。选D正确。
24.据图,可知()
A.2800米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一致
B.2800~3100米,草本植物丰富度与海拔呈负相关
C.3800米左右,木本植物物种最少,草本植物种类最丰富
D.随海拔升高,木本植物丰富度持续减少
25.造成海拔2800~3100米木本和草本物种丰富度差异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该地()
A.降水增多
B.热量充足
C.坡度减小
D.土壤湿润
【答案】24.B25.D
【解析】
24.由图可知,2 600米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变化基本一致,2600米-2700米,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不一致,呈负相关,A错误;2800~3100米,草本植物丰富度与海拔呈负相关,B正确;3800米左右,木本植物物种最少,符合图片中的信息,草本植物种类不是最丰富,从图中能看出草本植物丰度在2300米最大,C错误;随海拔升高,木本植物丰富度“持续减少”显然是不符合图片中的信息的,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5.海拔2800~3100米木本植物丰富度大于草本,显然有适合木本植物生长的条件,影响物种丰富程度的主要因素为水分和热量,造成海拔2800~3100米木本和草本物种丰富度差异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该地土壤湿润,在这个高度气温低,蒸发比较弱,土壤湿润,适合木本植物的生长,由于木本植物的生长遮蔽了太阳光,使草本植物获得的光照少而出现物种丰富度低,D正确;在横断山区海拔2800~3100米降水相较于更低海拔地区应该更少,A错误;同时高海拔热量显然不足,B错误;地形坡度对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点睛】山地降水随高度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到一定高度以后又出现减少的趋势。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是因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到一定高度以后,大气中的水汽因在此高度以下的降水消耗而减少,再往上,降水出现减少趋势。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其产品天然橡胶是汽车轮胎的重要原料。秘鲁伊基托斯(下图)位于亚马孙河沿岸,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亚马孙河航运(小型海轮可直通河口)和航空。19世纪末期,随着美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伊基托斯抓住发展橡胶产业的契机,迅速成为亚马孙地区的商业中心。20世纪30年代后,橡胶树经培育后被高密度(每公顷可达600株)引种到亚洲,再加上天然橡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伊基托斯橡胶产业开始走向衰落,经济也进入一段萧条时期。令人好奇的是,作为全国第六大城市,伊基托斯至今仍未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与外界相连,也是秘鲁唯一不能以公路到达的一级行政区首府。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当地独特的亚马孙民居和习俗很好地保存下来,一些绘有壁画的欧式建筑,如今尚保留着当年的绰约风姿。
(1)根据橡胶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19世纪末期美国本土橡胶产需矛盾大的原因。
(2)简析20世纪30年代伊基托斯橡胶产业衰落的原因。
(3)伊基托斯至今仍未修建向东及向西方向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外界相连,试分析其原因。
(4)针对橡胶产业的衰落,有两种重振经济的方案:方案①提高橡胶树种植密度,推进橡胶加工业;方案②彰显地方特色,发展旅游业。你支持哪种方案?请阐述理由。
【答案】
(1)美国本土纬度较高,缺少热带气候,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橡胶树的生长需求;美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对橡胶产品的需求量大。
(2)橡胶树被广泛引种,天然橡胶制品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科技进步,天然橡胶替代品被广泛应用;与亚洲引种区比,植株密度小,生产粗放,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弱。
(3)伊基托斯市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难以跨越,进行道路工程建设的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东部距海遥远,且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沼泽河流密布,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道路建设的总体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4)支持方案①:该地区天然橡胶种植自然条件优越;地价低,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橡胶产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可提高橡胶的附加值,促进当地橡胶产业升级,增加经济收入;能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任答3点)
支持方案②:环境较封闭,独特的亚马孙民居和习俗保存较完好,对游客吸引力大;热带雨林的自然风光游览价质高;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特有的文化习俗;可减少雨林破坏,利于雨林保护。(任答3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交通区位条件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知识点。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
(1)橡胶树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美国国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纬度高,热量低,不能满足橡胶的生长要求。由“天然橡胶是汽车轮胎的重要原料”、“19世纪末期,随着美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可知,美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橡胶的需求量大增。
(2)“20世纪30年代后,橡胶树经培育后被高密度引种到亚洲”可知,亚洲成为橡胶产地之一,跟伊基托斯形成竞争关系。亚洲的橡胶种植密度高(每公顷可达600株),产量大,竞争力强。“再加上天然橡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可知,替代品的广泛使用导致橡胶种植业衰退。
(3)分为东西两部分来看。东部:离海远,经过茂密的亚马孙雨林,河网密布,需要大规模的桥梁建设,同时也会对生态造成破坏,对资金和技术要求高。西部:需要穿过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工程难度大,成本高。
(4)方案①:该地自然条件适合橡胶种植;当地土地便宜,劳动力多且廉价;橡胶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橡胶加工业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方案②:“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当地独特的亚马孙民居和习俗很好地保存下来”,旅游资源丰富,对游客有较高的吸引力;地处热带,热带风光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可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就业岗位;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文化风俗;再者,对雨林也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生态破坏。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7月以来,河南中西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其中7月20日16时至17时郑州市一小时内降雨量达201.9mm,全天降雨量达624.1mm,基本相当于河南省全年的降雨总量。此段时间,受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影响,台风“烟花”从东部沿海强势登陆,并向西推进到河南省中西部一带。据统计,河南省此次暴雨农作物受灾面积44209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55亿元。其中,郑州市洪涝灾害尤为严重,市区内涝现象强烈,造成极大损失,截止8月2日12时,郑州市遇难292人,失踪47人。
材料二:2014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大力推进建设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材料三:下列左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
(1)结合材料,说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水的原因。
(2)结合材料,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郑州市此次洪灾发生的原因。
(3)试从减灾角度提出河南省农业方面防止洪涝的措施。
(4)结合此次郑州市区内涝现象,分析海绵城市在改善城市建设中的积极影响。
【答案】
(1)正值华北雨季;受副高及台风“烟花”影响,水汽条件充沛;太平洋输送的水汽,向西推进到河南省中西部一带,受地形抬升降水效应显著;中西部的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抬升辐合效应显著,降水增幅明显。
(2)夏季风影响,降水多;西部地形坡度大,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快;东部地形平坦,排水速度慢;城市大量路面硬化,排水系统建设落后,下渗速度慢。
(3)加强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放水腾库工作,提高防洪能力;修建防水堤坝;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及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组织排水降渍(或者清理疏通排水沟渠,确保排水通畅)。
(4)海绵城市建设的湖泊、人工湿地、草坪,使得城市更加美观;增加大量的绿地面积、水域面积能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降解浮尘;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雨水进行蓄积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能缓解部分水资源紧张的现象。
【解析】【分析】本题以河南暴雨以及河南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大范围强降水的原因、洪灾成因、防治措施以及海绵城市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七、八月正值传统的北方主汛期,是本次河南大范围强降水的气候基础;根据材料“受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影响,台风“烟花”从东部沿海强势登陆”说明受副高影响,华北平原水汽充足,是本次河南超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基础;加之台风“烟花”,充当了太平洋水汽的大型水泵,将其凝聚成急流,送向华北平原;从太平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来的水汽,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并受地形抬升降水效应显著;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2)根据材料“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一小时降雨量达201.9mm”等信息可知,受夏季风的影响,区域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郑州中西部地区等高线较密集(河南中西部地区连续多日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地形坡度大,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快,而郑州附近地势较平坦,地表径流速度慢,排水不畅,导致水位上升速度快,加之城市路面硬化,下渗减少,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落后等因素,导致此次郑州洪灾严重。
(3)农业抗洪涝一是要加强排水减轻涝灾,如组织专业人员及时疏通沟渠,加强排水,建设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等;二是要加强监测预防,如加强区域气候监测,提高监测的精度,做好应急预案;三是要借助水利工程设施,提高抗洪能力,如水库在雨季来临前提前泄水腾出库容,加强河流堤坝建设等。
(4)首先,“海绵城市”通过对雨水的蓄积和循环使用,能节约水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其次,这些“海绵体”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能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吸烟滞尘,同时也减轻了城市热岛效应;最后,“海绵体”中的湖泊、人工湿地、草坪、树木等景观,也美化了城市环境。
28.【旅游地理】
材料一:大荔沙范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沙漠沙丘地带,是河岸沙丘地貌的典型代表地区,分为平沙地、沙梁、沙窝、沙丘四种形式,其面积之大全省唯一,全国内陆地区唯一,苑内沙阜连绵如画,沙洼积水成池,沙滩碧绿叠翠,集沙漠自然景观之大成。沙苑渭、洛两河相拥,地下水资源丰富,可开采量5846立方米,且水质甘甜清澈,矿化度低,宜饮宜浴。光热资源丰富,是关中著名的火炉,年平均气温14℃,夏季极端高温44.2℃。沙苑林草覆盖率达到43%,有2万亩刺槐防风固带,遮天蔽日,槐花沁脾,蜂恋蝶舞,景色迷人,经济作物有大荔特产“1008”,黄花菜5万亩,红枣23万亩,西瓜3万亩,花生20万亩,还有李子、杏、桃、名贵中药沙苑子。同时,沙苑地域开阔,沙荒地和国营林场面积超过20万亩,为适度规模统一规划开发创造了条件。盛唐建沙苑城,设沙苑监,唐玄宗狩猎于沙苑。诗圣杜甫和大诗人白居易曾在此赋诗填词。“沙苑文化”是中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它佐证了沙苑是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萌芽之地。
材料二:下图为沙苑地区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荔沙苑地区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地区村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可能性,并对其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可能性:景色独特,旅游资源质量高;周围景观多,集群状况好;河岸沙丘地貌等自然景观和“沙苑文化”、沙苑城等人文景观,地域组合状况好;建设了大面积防风固,环境承载力较强,容纳游客多;光热资源丰富,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能源供应等。
合理化建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休闲农业体验中心,大力提高乡村旅游开发产品种类和文化深度;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构建主题文化村;建立乡村旅游品牌;创建旅游特色产品,提高竞争力等。
【解析】【分析】该题以大荔沙苑地区乡村旅游业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2个小问,涉及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评价、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大荔沙范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沙漠沙丘地带,是河岸沙丘地貌的典型代表地区,也是全国内陆唯一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对旅游吸引力强;该景区内有沙滩、沙阜、水池等各种景观,集群状况好;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地域组合状况好;同时四周河流环绕,有2万亩刺槐防风固带,环境承载力强,可接待游客多;乡村能源资源丰富,可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等。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合理化建议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对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进行景区合理规划,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增加旅游产品的种类和深度;加大宣传力度,重视资源特色和文化的挖掘和包装;构建主题文化村,加强美食和传统节日等文化的开发;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满足游客的体验感;创建旅游特色产品,如农家乐、与养老项目相结合等,提高乡村旅游的竞争力等。
29.【环境保护】
材料一:塞罕坝地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位于滦河上游,区域平均海拔1500米。清代末期以来,植被破坏严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在塞罕坝地区组建林场,大力植树造林。初期,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树木成活率较低。后来,科技工作者发明了“土床育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林场树木成活率。目前,塞罕坝地区植被茂盛,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华北地区坚实的生态屏障。
材料二:塞罕坝区域简图及“土床育苗”示意图。
(1)简述“土床育苗”技术能提高树木成活率的原因。
(2)分析塞罕坝林场建设对华北生态环境的屏障功能。
【答案】
(1)增加土层厚度,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也利于林木根系伸展;利于提高地温,减轻冻害;挖沟排碱,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挖沟便于雨季排水,减少积涝现象发生。
(2)阻挡沙漠南移,减少华北地区沙尘天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滦河泥沙含量;降低滦河下游洪涝灾害发生频率。
【解析】【分析】本题以塞罕坝林场建设为背景,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植被的生态环境功能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引导考生生态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1)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在地形上处于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交会处,海拔较高,由“清代末期以来植被破坏严重”可知,该地区的水土状况并不好。“土床育苗”技术,一方面堆土成床,利于提高地温,减轻冻害;增加了土壤厚度,提高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也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大大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另--方面挖沟具有排水和排盐的功能,减轻涝灾和土地盐碱化。
(2)植被的生态环境功能一般从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减轻自然灾害威胁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塞罕坝林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林场西北部有沙漠分布,建立林场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沙漠南移,减少华北地区的沙尘天气;塞罕坝位于滦河上游,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滦河含沙量,降低滦河下游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减轻自然灾害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