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诗歌鉴赏之各地高三一模情境化试题汇编
推荐文章
高考语文试题情境主要有以下3种:
1 个人体验情境
个人体验情境是指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基于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与自主写作实践,强调在各自不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具体应用情境。
2 学科认知情境
学科认知情境是指学生探究语文学科本体的具体过程。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突出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过程的语文学科认知能力。
3 社会生活情境
社会生活情境是指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基于语文学科特有的工具性、基础性、实践性,突出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参与社会实践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情境的变换规律无从寻找,但是具体到诗歌鉴赏考查中主要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
1.立足于作者创作风格
2.立足于业界鉴赏评价
3.立足于文本技巧探究
4.立足于作者人格魅力
各地模拟试题汇编
一、(2021-2022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
杜荀鹤[注]
时难转觉保身难,难向师门欲继颜。
若把白衣轻易脱,却成青桂偶然攀。
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
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46岁中进士第,但未被授官而离京,回到九华山。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恩门”即“师门”,这首诗是诗人收到师门致书后写的回献诗。
B. 首联交代诗人难以继续跟从恩师学习的原因,表达对恩师的愧疚。
C. “白衣”和“青桂”形成对比,突出表现诗人科举成功后的喜悦。
D. 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知恩图报之意,并向恩师发出到九华山的邀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形成对比,突出表现诗人科举成功后的喜悦”错,没有对比,“突出表现诗人科举成功后的喜悦”也不当,结合前句“若”分析,这是一种假设,是希望,“偶然攀”强调不容易,所以没有喜悦,只是期待。
故选C。
★16. 请从“难”字入手,结合全诗,分析颈联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①“难”体现在剑戟争雄,时局艰难,也体现在身逢乱世,保身艰难,仕途不畅。②诗人虽然遭遇种种艰难,仍然坚信乾坤之间有道义,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坚守道义的积极人生态度。
【解析】本题立足于文本技巧探究,考查学生炼字并理解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句“时难转觉保身难”和第五句“身居剑戟争雄地”写时局艰难,生逢乱世,战争四起,自身难保,次句“难向师门欲继颜”写乱世中继续向老师学习的愿望受阻,心怀愧疚之意,三、四句“若把白衣轻易脱,却成青桂偶然攀”写平步青云不易,科举登第艰难,得出答案①“难”体现在剑戟争雄,时局艰难,也体现在身逢乱世,保身艰难,仕途不畅。
结尾“道在乾坤未丧间。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三句写虽然生逢战乱间,但相信人家有正道,要不改初心,同时感恩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知恩也会想法报答,希望老师给予机会,发出到九华山的邀请。得出答案②诗人虽然遭遇种种艰难,仍然坚信乾坤之间有道义,体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坚守道义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中荣橘柚
柳宗元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①。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
殊风限清汉②,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③。
【注】①整联典出屈原《橘颂》“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更壹志兮”;炎方,南方,此谓永州,为柳宗元贬谪之地。②殊风,指江南、江北风俗各异;汉,银河,借指淮河,传说橘至淮北则为枳。③熊,熊耳山,在今河南省;湘,湘山,在今湖南省。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怀着美好品质的橘柚接受命运的安排,生长在炎热的南方,适应了这里的水土。
B. 橘柚在林中红绿相映,色彩斑斓,又经冬不衰,一年将尽之时还能散发出香味。
C. 颈联将橘与雪进行对比,橘生淮南而难以北上,飞雪只能滞留北方而难以南下。
D. 本诗与陆游《书愤》皆“北望”,陆诗是因诗人渴望收复中原,本诗则与之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将橘与雪进行对比”错误,诗人借橘与雪表达道理类似,构不成对比。橘应生在南方,而雪滞于北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故选C。
★16. 沈德潜评价柳宗元诗“得《骚》之余意”,请结合全诗对此予以简析。
【答案】①诗人由北方故乡被贬至南蛮之地,思归不能,志向难伸,满怀哀怨,与《离骚》表达的贬谪之怨相近。②诗人虽然被贬,但依然心怀贞质,“受命不迁”,与《离骚》中屈原对节操的坚守相近。③本诗借橘抒怀,托物言志,与《离骚》经常借香草抒发高洁的情怀相近。
【解析】本题立足于业界鉴赏评价,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橘柚受命江南,不可北移,可作者受命之地本在北方。诗的后面四句,由橘柚的“受命不迁”引发自己被迫南来的感慨。柳宗元出生并长期生活在长安,那里本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踏上人生道路,实现济世抱负的用武之地。他被贬谪至“风俗绝不相同”的南蛮之地,志向难伸。《离骚》中屈原,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后来流放汉北,放逐江南等。
诗人虽然被贬,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品性。表示自己与屈原一样赞赏并保持橘树那种“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抒发了被贬永州的感慨。《离骚》中,屈原因为忧愤国家的前途命运,用“赴死的决绝”坚守理念,甚至“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的前面四句对橘柚进行热情赞颂。前两句说橘柚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三四句从上面两句对橘柚内质的赞美转到对外形的描绘。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品性。借橘抒怀,托物言志。《离骚》中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自屈原以来,“香草美人”就已经成为了高洁人格的象征。
三、(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桂江①
曹松
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
笋林次第添斑竹,雏鸟参差护锦囊。
乳洞此时连越井②,石楼何日到仙乡。
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
【注】①桂江:即广西漓江。②越井:指广州越秀山的古井。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漓江的美丽以及诗人为水云景象所陶醉的愉悦。
B. 颈联写乳洞的幽深和山峰的高峻,想象新奇,手法多样,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C. “如飞似堕”一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漓江山峦陡峭山石耸峙的特点。
D. 全诗语言生动活泼,变化多姿,描绘了漓江的奇美迷人,表达了由衷的赞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A.“首联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说法错误,“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作者说因“未识佳人”而寻“桂水”,带上壶觞就来到这云环水绕之地,“解”字可看作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水云”拟人化,能理解诗人。但并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A。
★16. 本诗颔联用比喻的手法写漓江的山石乳洞之美,对其中的“锦囊”一词,后人有不同解释:一说是比喻钟乳石洞,一说是南方吐绶鸡(即火鸡)的别名。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答案】“锦囊”一词应该是比喻钟乳石洞。由前句“笋林次第添斑竹”可知是描写钟乳石,“雏鸟参差护锦囊”指雏鸟看护着钟乳石。运用比喻手法,指钟乳石洞穴如同锦制成的袋子。如果指南方吐绶鸡(即火鸡),与整首诗表现的景物不协调。
【解析】本题立足于作者创作风格,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这首山水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奇丽迷人的漓江景色。颔联上句“笋林次第添斑竹”写石笋“次第”如“斑竹”,接着应该写钟乳石洞穴了,所以“雏鸟参差护锦囊”中的“锦囊”一词应该是比喻钟乳石洞,指钟乳石洞穴如“锦囊”被“雏鸟”参差护侍着。
“锦囊”运用比喻手法,把钟乳石洞穴比作锦制成的袋子,突出了桂江山水的多姿多彩,奇妙无比,如果指南方吐绶鸡(即火鸡),与整首诗表现的景物不协调,显不出漓江之地的特色。
四、(2021-2022学年湖南省雅礼中学大联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寒
白居易
黄叶聚墙角,青苔围柱根。
被经霜后薄,镜遇雨来昏。
半卷寒檐幕,斜开暖阁门。
迎冬兼送老,只仰酒盈尊。
和乐天早寒
刘禹锡
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
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
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
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诗第三句写到被子在经受霜冻后显得单薄,诗人由此感到“寒”。
B. 白诗以北方初冬时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心境。
C. 刘诗颔联写到诗人与客人闲聊,请老僧留宿,生活十分闲适。
D. 白诗与刘诗首联都写到初冬的“青苔”,这对推断两位诗人所处的地域有所帮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C.“请老僧留宿”理解错误。“宿请老僧斋”的意思是“晚上请老和尚吃斋饭”。
故选C。
★16. 同样是吟咏深秋,刘禹锡的用笔总体上比白居易明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白诗选用黄叶、青苔、薄被、昏镜,寒霜、密雨、“半卷”的帘幕、“斜开”的阁门等意象,烘托了凄凉、冷落的氛围;“迎冬兼送老”,仅靠饮酒消愁等活动,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凄惶。
而刘诗虽然在首联呼应原唱时,也选用骤雨狂风、侵壁苔鲜、满阶黄叶等意象,意境同样萧瑟,但诗人接下去却以待客、请僧、饮酒、读书等一系列足以怡情逸兴的活动来消解眼前的枯寂,“翛然自有处”,从容若素。没有悲秋之叹,而是追求闲淡之致。由此可见,刘诗用笔比白居易明朗。
【解析】本题立足于作者自身,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在白诗中,诗人连用了黄叶、青苔、薄被、昏镜,寒霜、密雨、“半卷”的帘幕、“斜开”的阁门等意象,这些意象都给读者以阴冷、破败的感觉,营造了凄凉、冷落的氛围,从心理上给读者一种压抑的感觉。同时,“迎冬兼送老”一句中,是描写诗人仅靠饮酒消愁等活动,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凄惶。所以,这首诗总体上是压抑和阴冷的基调。
与白诗不同,刘诗虽然在首联呼应原唱时,其中的首联“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中也选用骤雨狂风、侵壁苔鲜、满阶黄叶等意象,也透露出萧瑟的意境。但诗人并没有一味的消沉,而是笔锋一转,在接下来写到“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诗人用一系列足以怡情逸兴的活动来消解眼前的枯寂,无论是待客请僧或者饮酒读书,都透露出诗人闲淡从容之气,与白诗中的情调完全不同。而尾联则更是加强了这一效果,“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表明诗人完全没有悲秋之叹,而是追求闲淡之致。所以,从诗的感情基调上,刘诗用笔明显比白居易明朗。
五、(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深愁喜友人至
刘沧①
不避驱羸道路长,青山同喜惜年光。
灯前话旧阶草夜,月下醉吟溪树霜。
落叶已经寒烧尽,衡门②犹对古城荒。
此身未遂归休③计,一半生涯寄岳阳。
【注】①刘沧,山东人,生逢晚唐乱世,行卷投书,无人荐赏,四处漂泊。②衡门:简陋的屋舍。③归休:归家,归隐。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拖着羸弱之躯迎接远来的友人,表现出真挚的友情,也隐含着内心的感激。
B. 颔联写诗人与朋友在灯前月下,叙旧吟诗,营造出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情感氛围。
C. “霜”“落叶”“寒”等词语表明了季节特征,“衡门”一词透露出诗人生活的困窘。
D. 尾联两句直抒胸臆,蕴含无限悲苦:半生漂泊,志不得伸,客居异乡,有家难归。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A.“诗人拖着瘦弱的身躯”错误,诗句“不避驱羸”说的是朋友不顾坐骑瘦弱。
故选A。
★16.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评此诗后四句道:“其与前之数句似断实连,寓意深微。”请结合诗歌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前四句写友人到来之喜,后四句写处境困窘之愁。一喜一愁表面上不相关联,这是断。②后四句其实是诗人向友人倾诉心中悲苦,紧承挚友相逢“话旧”“醉吟”之喜,此为连。③诗人写自己处境困窘,既表达对命运的不满,又满怀得遇至交的欣慰与感激。是为寓意深微。
【解析】本题立足于业界评价,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不避驱羸道路长,青山同喜惜年光”写了朋友不顾坐骑瘦弱,道路遥远来看望我,我内心非常的激动。“灯前话旧阶草夜,月下醉吟溪树霜”写了诗人与朋友在灯前月下,叙旧吟诗,其乐融融。可见前四句写友人到来之喜。“霜”“落叶”“寒”等词语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衡门”一词透露出诗人生活的困窘。“此身未遂归休计,一半生涯寄岳阳”写了半生漂泊,志不得伸,客居异乡,有家难归。后四句写处境困窘之愁。一喜一愁表面上不相关联,这是断。
后四句写了诗人生活困窘,半生漂泊,志不得伸,客居异乡,有家难归,蕴含无限悲苦。是诗人向友人倾诉心中悲苦,紧承挚友相逢“话旧”“醉吟”之喜,此为连。
结合注释①可知,诗人生逢晚唐乱世,行卷投书,无人荐赏,四处漂泊。所以诗歌写自己处境困窘,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然而朋友的到访,使诗人内心无限的感激。表达了诗人满怀得遇至交的欣慰与感激,是为寓意深微。
六、(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行(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①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②,纷纷射杀五单于③。
【注释】①擘(bò):张,分开。②白羽:箭。以白色羽毛做箭羽,故云“白羽”。③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年行(其一),第三句中的“意气”内涵丰富,包括轻生报国的壮烈情怀、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豪纵不羁的气质、使酒任性的作风等。
B. 少年行(其一),第四句是由马、高楼、垂柳组成的一幅画面,从侧面虚写了少年游侠的英武豪迈,但远不如正面实写宴饮场景有诗意。
C. 少年行(其三),借助四幅有内在联系的画面,从少年的“技”“胆”“姿”“绩”等方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威风凛凛、驰骋沙场的少年英雄形象。
D. 少年行(其三),一个“偏”字,神气活现地写出了少年们因武艺高强而视战斗如游戏,虽临大敌,不仅毫不畏惧,而且潇洒自如,扬威耀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B.“但远不如正面实写宴饮场景有诗意”错误。“系马高楼垂柳边”,这是生动精彩的一笔。本来就要借饮酒写少年游侠,上句又已点明“为君饮”,箭在弦上,落句似必写宴饮场面。然而,作者的笔却只写到酒楼前就戛然而止。这样侧面虚写要比正面实写宴饮场景有诗意得多,含蓄丰富得多。诗人的意图是要写出一种侠少特有的富于诗意的生活情调、精神风貌,而这不是靠描摹宴饮场面能达到的。虚处传神,本句所用的就是这种艺术手法。
故选B。
★16. 同样是写少年形象,王维《少年行》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少年形象的内涵:①王维《少年行》中的少年,有着高楼纵饮的豪情和勇猛杀敌的气概,表现出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②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少年,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