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要注意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种命题陷阱
推荐文章
一、整体阅读技巧
阅读论述类文本时,需要确定“论”的内容,把握每个分论点的具体内容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出发分析文本有何特点。
论述类文本说理性强,有的内容专业性比较强,这些都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难度。高考中的论述类文本,主要考查考生借助语文学习中的规律和方法,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阅读论述类文本的重点就是厘清文章的论述关系和行文的逻辑关系,捕捉关键信息。
【真题引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民间文学是广大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它凭借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和流传,精确地反映了人们各方面的生活和有关的思想感情。它直接或间接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给以知识、教诲、鼓舞和希望。
作家文学也大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生活的反映并对生活起着一定的反作用。但是在这一方面,民间文学却有着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人数众多且生活在底层,他们能够比作家更广泛、更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它的社会功用,也和作家文学颇有不同的地方。它更紧紧地粘贴着生活,比如不少劳动歌,就是人们在各种劳动进行中调整呼吸、动作和鼓舞情绪的不可缺少的东西。此外,还有一些作品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下层民众的生活原型和精神状态,如《诗经硕鼠》《古诗十九首》等。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对当代考证历史事实、还原历史真实画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
我国的民间文学除了反映中国的历史之外,还兼容了世界文化。民间文学的某些体裁在国外,甚至在地理上相隔比较遥远的地区之间也有所交流。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或谚语等,不仅有许多在构思、表现手法方面相似,有的故事连基本的人物、情节都相同或相似。像灰姑娘型故事、天鹅型故事等“世界大扩布”的民间叙事作品,就属于这一类。中国与邻近国家如印度、朝鲜和日本等,都有长久的文化上的交往。中国的民间文学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兼容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
此外,民间文学还有很大的研究现实的作用。过去劳动人民创作的无数的口头文学作品,起着辅助生活、哺养精神活动等社会作用。到了现代,人们又在社会现实的要求下,创造了新的民歌、传说和笑话,它们更广泛、更直接地配合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的舆论,与同时代的进步作家的作品互相呼应和配合,起着帮助改革社会和推进生活的作用。
总之,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成果,是中华民族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方式。近年来,人们正在把这种特殊的、富有价值的劳动者的文学作为民族文学的重要部分,给以科学的探索和适当的叙述,努力使我们新的文艺学和文艺史具有更高的、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术特色。
(摘编自《民间文学的继承与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文学产生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它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B.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更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两者的社会功用有较大的差别。
C.我国民间文学兼容世界文化,由于受国外民间文学的影响,改变了原有的发展进程。
D.到了现代,民间文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能够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解析】 “改变了原有的发展进程”于文无据。由原文第3段中的“中国的民间文学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兼容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彰显着独特的魅力”可知,我国的民间文学并没有改变原有的发展进程。
【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以特征开篇,以展望未来结束。
B.第2段详细阐述了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区别,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C.本文在论证中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民间文学的作用和价值。
D.文章逐层展开对民间文学的作用的论述,强调继承和发展民间文学的必要性。
【解析】 文章第2段将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进行比较,论述民间文学的独特性,但并未详细地阐述二者的区别,也未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文学的根本特点在于都是由民众自己创作,直接表达广大人民的感情和愿望。
B.如果没有民间文学的流传,那么我们也就无法了解过去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
C.民间文学与当下进步的作家文学密切配合,有助于更好地改革社会和推进生活。
D.重视民间文学的发展,对其进行探索和叙述,能使我们的文艺学和文艺史独具特色。
【解析】 A“民间文学的根本特点在于都是由民众自己创作”于文无据。B假设推论夸大事实。由原文第2段可知,要了解过去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还可以通过作家文学等途径。D曲解文意。由原文末段中“……给以科学的探索和适当的叙述,努力使我们新的文艺学和文艺史具有更高的、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术特色”一句可知。
【答案】 C
【阅读技巧点拨】
1.删繁就简。
论述类文本的题量不多,文本字数却不少。要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正确答题,阅读文本时就要删繁就简。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和事理,为了阐明观点和事理,就会引用一些资料,列举一些事例。在一个段落内,除去这些“资料”和“事例”,段落的大意自然就好理解。考生阅读时,可暂时剔除文本中做论据的文字,概括文本各段段意。这样,文本各段的意思和全文的中心意思就更加明确,考生也就可以理清全文的脉络,把握主要内容,迅速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
2.重点勾画。
要有效解决命题选项中的正误问题,考生就要重视在阅读时勾画出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在阐明观点的句子中,总领句、总结句、重复句都是重点句子;在资料、事例这类叙述性的文字中,重点词主要指人名以及表明作为、成果等的相关词语;在段与段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连接句,往往暗示了前一段和后一段的中心意思。这些句子就能反映文本的重要信息,是理解文本意思的关键。同时,这些内容很可能会出现在题目的选项里面,考生要重点勾画,以便在答题时可以及时找到对应的原文内容。
3.关注虚词。
一些虚词看似很不起眼,但往往暗含很多信息,稍一疏忽,对文本的理解可能会大相径庭,因而需要关注虚词,把握虚词表达的隐含意思。考生在勾画重点词句时,不妨将一些重要虚词做上标记,如副词“凡是”“全”“将”“基本上”“已经”“也许”“可能”等,关联词语“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还有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对于理解文意也很关键,都要做上标记,以备答题时比对。
4.排除疑难。
从文本阅读的角度来说,专业术语和文言词语是读懂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难点,但是,只要借助上下文的语境和相关的文言知识,这些难点基本上都可以解决。考生遇到这类内容,不妨进行必要的猜测和推断,力争弄懂这些专业术语和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果置之不理,可能会影响对后面内容的理解。由于论述类文本中有些内容表达起来比较抽象,为了说得具体,有时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也是文本阅读的一个难点,考生理解时要找出其“本体”,准确理解和把握含有修辞的句子的意思。
5.紧扣语境。
要准确理解文本中词句的意思,就要紧密联系语境,注意上下文的修饰、指代等暗示信息,从而把握其内涵。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词句往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句要么是关键信息点,如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要么是承前或蒙后省略了的相关内容。这些词句往往已突破了其原来的意义限制,与具体语境结合而有了新的意义。因此,阅读时要联系全文,仔细理解这类词语,对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形成整体感知,才能对文本的观点形成准确客观的理解,否则,很可能断章取义,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6.审慎判断。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直以选择题为主。解答这类题,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有时要逐字逐句地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文本,画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再分析剩下的选项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环境,瞻前顾后,进行筛选,排除干扰选项,剩下的便是正确答案。这样做题,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命题陷阱解密
1.变动范围。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要解决这类问题,阅读文本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名词、动词前面的修饰限制词,例如“一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等,阅读时见到这些词,可以用横线画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以便答题时对这类错误做出快速判断。如:
【例1】
选项:“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原文:“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解析:原文的表述是“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而选项却扩大为“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属扩大范围。
【例2】
选项:“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原文:“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解析:由“一般来说”可见,它还有特殊情况存在,并非绝对。而选项中没有了“一般来说”这一限制,前提内涵范围被放大,以此为依据推出的结论不一定符合事实。
2.混淆时间。
命题人故意把文本中尚未确定的时间说得很确定,还故意将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故意将处于某一阶段的事实说成是另一阶段的。在阅读原文时,考生应把“可能”“大概”“也许”“将来”“一定会”等修饰限制性词语作为关注重点,以备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准确把握,否则就会造成时间上的混淆。
【例3】
选项:“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
原文:“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
解析:通过比对,选项中的“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属于已然的事实,而原文是“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属于未然现象,这里混淆了时态。
3.张冠李戴。
命题人在题目的选项表述中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把张三的行为说成是李四的行为,以此来误导考生。考生阅读原文时,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将其标出。答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选项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例2】
选项:“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原文:“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解析:原文是印证了“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而不是选项中说的“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选项张冠李戴,转换了陈述对象。
4.弄错条件。
这类命题陷阱将关注点瞄准逻辑问题,设题方式有两种:一是设置的条件不充分,二是将必要条件设置成充分条件或者相反。考生在选项中见到诸如“只要……就……”“只有……才……”等条件性关联词语的时候,要仔细辨析,尤其要从逻辑事理上判断是否与文本中的意思相符。
【例4】
选项:“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原文:“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析:选项错误地把“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作为“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的必要条件。
5.搅乱因果。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或者将“果”错断为“因”,颠倒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设题时用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考生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因果倒置。
【例5】
选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原文:“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解析:选项中“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可知,青花瓷“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因素。
6.遗漏信息。
命题人根据文本内容设置选项时,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而这个词语的遗漏,使选项改变了文本的原意,这类陷阱称得上是“暗藏杀机”,考生极容易忽视,因此遗漏信息是最常见的错项设计方式。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比对,把握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例6】
选项:“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原文:“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第②段又说,“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
解析:通过比较就会发现,选项中遗漏了原文中“并不是只有‘我’”这一信息,使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符。
7.无中生有。
命题人根据文本内容编写选择题的选项,在整合文本中某些语句或某些词语时,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这个“私货”又改变了选项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表述,从而造成干扰。考生要仔细比对,如果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就是凭空臆造的,属于无中生有。
【例7】
选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解析:根据原文可知,“气候正义”并不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也不是非政府组织“提出”的。选项纯属无中生有,因而是错误的。
8.模糊指代。
选项中使用了指代性词语,而这些指代性词语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指代错误。解答此类试题,要留心文本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特别注意选项中指代的内容与文本中指代的内容是否一致,再进行判断。
【例8】
选项:“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原文:“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解析:这句话中的“其”是理解本题的关键,很明显,这里的“其”指代的是“先秦诸子”,而非“《老子》和道家”。
9.胡乱推断。
命题人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的题目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把不具备逻辑联系的内容与文本中有关内容联系起来,造成判断推理错误。遇到这种题目,考生应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
【例9】
选项:“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演构成。”
原文:“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
解析:这里的“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只是列举,具有选择性,且后面有一个“等”字,选项竟然由此推断为“竞技庆典由……三项血腥表演构成”,明显不合逻辑。
10.曲解原意。
命题人在编写选项时,有意对文本中某个词语、句子或对文本中心意思的理解与文本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考生要准确判断出这类陷阱,就要重视阅读,阅读时要从整体上感知,准确寻找出原文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句含有的意义,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认真进行比对,判断正误。
【例10】
选项:“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原文:“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
解析:根据原文第4段的表述可知,“活化乡村记忆”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而不是“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此外,“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的表述也不对,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使乡村记忆成为配套设施,而原文第4段中的“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产业等”,意思是“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作为乡村记忆的配套设施。选项的设计属于曲解文意。
三、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从学理上说,美育是美育,宗教信仰是宗教信仰,两者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但是,当时的中国,在新旧社会交替的背景下,有些人过度夸大宗教的作用,使得“宗教救赎论”观点泛滥。蔡元培本着科学主义的精神,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基础上,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对中国的美育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传统重感悟、重当下体验的文化心理角度看,以美育代宗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在今天看来,提倡美育实际上是让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功能。18世纪德国启蒙时代的哲学家约翰尼柯拉提顿斯把人的心理功能划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人的知、情、意要全面发展,其中的情感主要应由审美来充实。美育通过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性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度重视智育、生活节奏紧张的当下,美育有助于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尔库塞曾批判现代工业社会将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创造力,他强调要把人从现实中解放出来,获得全面发展。卓别林主演的喜剧电影《摩登时代》中的查理,就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一个单向度的人。
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美育,是指人的一切审美活动,包括欣赏自然美景、艺术等,都对人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铸就人的精神世界的有机部分。这是一种自发的美育。而狭义的美育,则指经过自觉地、能动地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的审美教育,如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等。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在自觉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校自觉的美育又可对人们自发的审美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当然,完整的美育过程是自发的美育和自觉的美育相统一,它们共同推动人生境界的提升。
审美的资源是丰富的,审美活动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趣味是审美的核心内容。审美活动本身不是占有,我们欣赏大海不是占有大海,人们更乐意自己在受到感动的同时,让他人也分享感动,这使得审美更具有普遍有效性。审美也具有超越的功能,让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和超越。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完全脱离功利,但是可以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同时,美育与德育、智育在内涵和方式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产生动情的愉悦。正因如此,智育与德育都可以通过审美而得以强化。主体审美能力的激情和想象力的焕发,可以极大地促进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在道德的感化中,也包含了审美、动情的元素。
(摘编自朱志荣《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美育和宗教信仰有本质区别,但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是切中时弊且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B.狭义的美育是指学校自觉能动地、有意识地进行的各种审美教育,它能对广义的美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C.通过审美活动来充实情感、陶冶性情,对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对人类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
D.智育与德育都可以通过审美而得以强化的原因是美育能春风化雨般地感染人、打动人,而不是强制地灌输。
【解析】 以偏概全。由原文第3段“狭义的美育,则指经过自觉地、能动地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的审美教育,如学校里的艺术教育等”可知,学校的美育只是狭义的美育的组成部分。
【答案】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借助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引出话题,交代了美育的历史意义,并统率全篇。
B.作者借马尔库塞的言论和卓别林饰演的“查理”一例,旨在说明工业社会易将人变成“单向度的人”。
C.全文从美育的功能、概念、特点和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条理分明,结构严谨。
D.文章结尾分析了美育和德育、智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审美对德育、智育的功用和时代价值。
【解析】 A“并统率全篇”分析不当,开篇并未起到“统率全篇”的作用。B张冠李戴,作者借用马尔库塞的言论和卓别林饰演的“查理”的例子是为了论证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D文章结尾强调了审美的“时代价值”于文无据。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蔡元培先生在一百年前没有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中国的美育实施可能就要晚一个世纪。
B.学校虽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仅靠学校的课堂美育是远远不够的。
C.审美具有超越功能,能够让人从审美感受中获得解放和超越,我们可以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脱离功利。
D.人们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审美感动,是因为审美资源丰富多彩,审美活动有趣并为人们喜闻乐见。
【解析】 A由原文第1段“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对中国的美育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知,“中国的美育实施可能就要晚一个世纪”的结论于文无据。C曲解文意。由原文第4段“我们生活的世界,不可能完全脱离功利,但是可以通过审美提升自我,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可知,“脱离功利”分析错误。D强加因果。由原文第4段可知,“人们乐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审美感动”是因为个人的选择。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