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

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不抵抗政策,即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后窃据东北,国民政府采取所谓的“消极政策”。

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

对于因为“九一八”当夜的不抵抗,张学良被骂为“不抵抗将军”,但多年以来一直流传着是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下令不抵抗,张是代人受过的说法,中国社科院曾景忠研究员有新的看法:

从时间节点上看,9月18日,蒋介石正匆匆登上永绥号军舰离开南京前往南昌督剿江西境内的红军。19日凌晨南京中央党部接到张学良报告“九一八”事变情况电报时,正在舰上的蒋还对此一无所知。19日永绥号军舰到达湖口,蒋才得知消息。“而且所谓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方针,其前提是将‘九一八’发生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单纯地视作前者绝对听从后者的指示命令,这未免将蒋张之间的关系看得太简单了。

事实上,东北易帜这种统一在相当程度上还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当时国民政府的号令并不能畅通无阻地行于全国,一些地方军政势力拥兵自重、自成体系,东北当局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当时亦是如此。

张学良在1990年6月和8月两次接受日本NHK电视台记者公开采访,谈及“九一八”事变时曾坦承:“我当时没想到日本军队会那么做,我认为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误了。”当日本记者问他是不是接受了蒋的命令时,张回答:“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国民政府,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

不过,蒋介石显然默认不抵抗主义,此前蒋介石曾在8月张学良向他报告日军的反常行动时表态,“不要与他冲突”,要“隐忍”。实际上他对“九一八”事变和日军的举动看得很清楚,“是倭寇果乘粤逆叛变,内部分裂时,而来侵我东省矣”(《蒋介石日记》1931年9月19日)。但如何抵御?他身感“夫我内乱不止……而况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所以应该说两个人都有责任,”曾景忠研究员说。

抗战中蒋介石为何坚持不抵抗政策呢

第一位网友表示:不抵抗的原因要从多方面考虑。第一,从军事实力上看,当时中日军事实力相比就好像战争的清政府和英国侵略者的差距,这一点从一二八淞沪会战时期就已经体现出来了。第二,从政治上看,蒋介石不是不想抗日,他是不想这么早抗日,不想这么早跟日本人消耗军力而给红军喘息和壮大的机会。第三,他在等美国人帮他,而在二战全面爆发之前,美国人给蒋介石提供的帮助力度并不大,而蒋介石自知不是日本人的对手,所以他坚持不抵抗政策。事实证明不抵抗政策是愚蠢的。

第二位网友表示:军阀割据的状态,名义上的大总统,并没有太多话语权。当然这时候老蒋还不是大总统的,你可以称之蒋主席、蒋委员长。老蒋自己格局太小,仍然是军阀思维,并没有把自己上升到国家元首的高度。而且,私下里想,九一八事变对老蒋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东北一直是仰日本人的鼻息过日子,张学良又在中原大战中控制了华北各省军政,实力不在老蒋之下,迟早是要翻脸的。但是呢,张学良在中东路事件得罪了苏联,现在又和日本人撕破脸,丢了东北老窝,阎锡山乘机东山再起,又光明正大的控制晋绥。小张立刻够不成威胁了,反而只能依靠中央活命,让他去大别山就去大别山,让他去陕西就得去陕西。

上一篇:drop

下一篇:m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