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四代乱政是哪四代及国君姓名
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子。公元前385年,秦出公即位刚两年的时候,魏国动用三千兵力,护送公子连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秦献公为四代乱政画上了句号,一个强大的秦国开始崛起。
秦国四代乱政情况
秦灵公十三年(公元前415年),秦灵公去世,秦灵公的叔父、公子连的叔祖父悼子夺得君位,是为秦简dao公。
时年十岁的公子连为防不测,逃到东边的邻国魏国,开始长达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秦简公十六年(公元前400年),秦简公去世,其子秦惠公即位。
秦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秦惠公去世,其子秦出子即位。秦出子即位时年仅两岁 ,故由其母主持朝政。由于秦出子母亲任用外戚和宦官,与秦国的公室成员产生矛盾,秦国的内政很紧张。秦出子母亲为了笼络人心,赏赐过多,使秦国的国库空虚,不得不加重税率以增加国库收入,引起地主和自耕农的强烈不满。
秦出子二年(公元前385年),秦国庶长改在河西迎立公子连为君,是为秦献公。秦出子母亲得知后,命令军队前去消灭秦献公一伙。这支军队的将领早已被秦献公收买,在路上说服手下人,前去迎接秦献公。沿途闻讯而来迎接秦献公的秦国百姓很多,秦献公在这些人的簇拥下进入秦国的都城雍城(今陕西凤翔),杀死秦出子和他的母亲,夺回君位。
秦献公结束四代乱政
在秦献公之前,秦国实际上一直处于政治动荡的状态,先后有两位国君死于政变,历史上把这段秦国混乱时期称为“四代乱政”。所以,秦国也不是没出过昏庸之君主,只是多数人不了解这段历史罢了。
秦国乱政时期的改革
在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之前,秦国历经五代乱政。似乎在历史的定位上,这一时期的秦国是混乱的,是贫弱不堪的。当然并不是说此时的秦国不堪一击,而是相比于秦孝公商鞅变法以后以及秦穆公时期的秦国要软弱很多。
这并不是秦国民众的秉性发生了变化,而是秦国由于内政混乱,贵族争斗,而导致国力无法凝聚进而产生的一个历史疲弱期。在秦国的历史上这应该被算作耻辱,但并非这一时期一点价值和意义都没有。乱政时期,秦国依然进行了有关于生产力和社会方面的制度改革。历史对此颇有记载。而秦国这一时期的改革就是初租禾,这一改革的时间大致是公元前414年。
对于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年代划分,虽然我们也有着学术界的争议。但是公元前414年,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当数战国时期。但是当时的秦国地处西部,被中原国家视作蛮夷。在生产力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都有所落后,按照春秋和战国时期变法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来看,我们暂且把秦国乱政时期的这一改革归类为春秋时期的改革。因为更符合春秋时期中原国家的发展特征和改革方向。
其实秦国这一时期的改革并不真正称得上是改革。原因就在于,这一改革时期并不明确,只是秦简公继位以后一系列有关政策的体现和实施。并没有真正在历史上冠以改革创新的名号。一提到秦简公,可能我们非常陌生。但是对于秦国的发展他又确实有着自己的功劳在里面。他在为15年,从公元前414年到公元前400年,是秦国君主。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就率领大军进攻魏国,但很可惜战争失败。
而且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秦简公死时只有28岁。他是公元前428年生人。换句话说,在他14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秦国君主。一个15岁的人成为秦国君主以后,就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上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变革。我觉得更多的并非是因为他自己有远见,而是因为辅佐他的人,以及当时秦国的社会发展的基本状态决定的。
所以秦国的这一场变法改革,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主持者,又或者说真正的主持者,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而秦简公在位时期正好也是秦国饱受欺凌的时期。在他继位第二年确实进攻了魏国,但是惨败。这一时期魏国的领军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吴起。吴起也因为此战而得到赏识,在河西常年领军并成为河西守。
下一篇:东周和西周的区别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