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科举制度不同于前朝的是
由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明朝科举考试与前朝最大的不同就是考试范围,明朝科举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文体是死板的“八股文”,所述观点必须遵循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同时影响方面也有所差异,明朝科举“八股取士”更加公平,但是也使读书人脱离现实,缺乏实际能力。
明朝科举考试的典型特征
一、确定了八股取士制度
关于八股取士,现代人看来是禁锢考生思想的答题形式,但是在朱元璋看来,这只是一个择优录取的手段。也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考生的思想,但是对于皇权集中来说是非常好的办法。
二、选拔朝廷高级官员的考核更加严格
明以前的进士都是可以直接做官的,地方职务和中央部委岗位都是有可能的。而到了明朝,考生中进士后想要被分配到朝廷重要岗位(比如想进入帝国核心机构内阁任职,必须是翰林院出身),还需要进一步的参加考试。
殿试第一甲为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做岗前培训;而第二和第三甲则需要再次考试,考中的成为庶吉士,没有考中的则直接分配到地方或六部做一个小官。而庶吉士再学习三年,三年后参加考试,通过的被分配到翰林院,没有通过的就分配到地方或六部。所以说,八股取士并不完全影响国家对高素质官员的选拔,因为处于帝国权力核心的官员都是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