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验:集中精力在优势科目上要高分
推荐文章
小档案
焦月
2007年高考语文135分,总分599分,毕业于杨村一中,现就读于南开大学法学专业。
语文一直是焦月的优势科目,对于语文的复习,她很有一套方法。2007年的高考,她的语文成绩是南开大学录取的最高分。面对最后的语文冲刺复习,焦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是注重用零散的时间来复习语文。在距离高考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应该时刻注意语感的培养和保持。利用平时的课间和中午时间,看一些比如《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为高考的作文积累素材,或者利用这些时间背诵诗词。这样积少成多,最后会发现收益很大。
其次是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并且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在自己查漏补缺的同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再次就是注重做题。不是盲目地做题,应该以试卷的整体结构来做题。依次按照字、词、句、篇章的顺序来安排做题。很多考生认为语文是积累的学科,在最后的一个月很容易忽视对语文的复习。焦月纠正了这种错误的想法。她说,其实除了客观题,即使在主观题中,语文也是有“标准答案”的。比如阅读理解,答案就是从原文中来,每个题的答案都是蕴含在文章之中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作为考生,不能主观臆断。
结合自己的经验,焦月对即将面临高考的同学给了一些建议:最重要的应该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最后的时刻不要放松复习,要用零散的时间看基础的语音、字词和诗词背诵内容,这些复习内容都是能立竿见影的,能在最后的考试中发挥作用的。此时,应开始做高考题了,并且要严格按照高考要求的时间来做,给自己营造高考的环境。
家长访谈:多抽一些时间陪孩子
高考在考学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家长的一场巨大考验。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家长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焦月的妈妈王女士,同时也是一位高中老师,她从心理方面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王女士坦言,面对高考,她实际上比孩子还紧张。但是,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不要给孩子压力而是多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王老师本身的教学压力比较大,但她每周仍会抽出两三天的时间来陪孩子,不仅讨论学习的问题,还了解一些孩子的心理状态,即时和孩子沟通。
“应该和孩子做朋友,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王女士说,这样,不仅抓住了孩子,了解到孩子的情况,还适当地化解了孩子心理的郁结。建议家长应该和老师建立联系,通过老师了解孩子的动态,对孩子进行更好的心理辅导。
但!不应该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自己主动说出自己的成绩和心理状况,如果孩子考得比较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并且提醒孩子不要骄傲,如果孩子考得不好,不要过于严厉地批评,毕竟这个时候,考不好孩子肯定也不好受,家长应拿捏好分寸。
作为一名高三的班主任,王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也给了家长一些建议:此时的学生在学习的巨大压力下,都会有很强的倾诉欲望,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应该善于倾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大家都有,也能给予理解,但是即使家长有再大的期望、再大的压力也不应该强加到孩子身上,应该在心理上给孩子创造轻松的备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