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幸运背后是什么 2008年高考三大幸运儿(图文)

幸运背后是什么 2008年高考三大幸运儿(图文)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他们,是今年高考幸运儿的代表者——蒋方舟因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选拔,享受校线下降60分录取的优惠;大连中学生张成高三一年苦练舞蹈,亦被清华大学降60分特招;而华裔少年邓菲斯,则以满分笑傲美国高考,被6所美国顶尖大学录取。

  人们惊叹于他们的成功,有人羡慕他们的幸运。但在他们的幸运背后,还是那句老话:天道酬勤

邓菲斯:美国高考,满分凯旋

  邓菲斯:美国高考,满分凯旋

  18岁的华裔少年邓菲斯是美国高考的幸运儿。今年,他同时被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等六所美国顶尖大学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今年4月,邓菲斯参加“美国高考”,成为全美85个满分考生之一,是弗吉尼亚州唯一满分得主。

  多次试考,“美国高考”难不倒他

  邓菲斯的父亲邓兵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赴美留学并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母亲孙红曾任教于江汉大学。5岁那年,出生于美国的邓菲斯随母亲回到武汉。一学期后,邓菲斯因不适应国内的教育方式返美。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功课全A。

  在美国,初中以上的学生每年都可以参加3次“高考”,取最好成绩。初中阶段,邓菲斯就参加了两次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都考出了接近满分的好成绩,并获得学习两门大学课程的奖金。去年,邓菲斯参加美国大学入学标准考试ACT,获得36分的满分。

  在今年最后一次“美国高考”中,邓菲斯考出全州第一名、全美国85名之内的好成绩。在高中阶段,他还修完了10门大学课程。

  美国的孩子进大学前,都要有做100小时义工的记录,邓菲斯却完成了130小时。高中时,邓菲斯在老人医院和社会福利院做义工,面对的是一些没有生活能力的老人。他给老人们倒痰盂、擦身,并毫不嫌弃地为他们擦口水和鼻涕。

  看到老人受到病痛的折磨,邓菲斯心里非常难过,小小年纪就立下当医生的志愿。考虑到哈佛大学的生物、医学研究与教育是世界顶尖的,邓菲斯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将在那里完成他的生物以及医学预科专业4年的学习。

  仅有高分,未必能上名校

  对于考试成绩,邓菲斯并不太看重。有一年回武汉,他和爷爷奶奶聊天时说:“我觉得从长远看,参加课外学术和社会活动比标准化考试更重要。”

  邓菲斯学习抓得紧,课余时间参加了各种兴趣班。他每周都要上小提琴课和游泳课,读高中时还身兼多职:学术刊物主编、生物技术俱乐部会长、神经生物协会财务主管。邓菲斯曾是学校辩论队主辩成员,因不满意比赛成绩,不服输的他从校队辞职,成立了自己的辩论队,并多次代表全校到美国各地参赛并获奖。

  2006年和2007年暑假,邓菲斯被选拔到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带薪实习,月薪由1700美元涨到1900美元。该所希望他读完大学后继续在那里工作。

  蒋方舟:出名趁早高考受益

  7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9部作品的少女作家蒋方舟喜欢马尔克斯,马曾是记者,她想走他的路。现在,她已经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蒋方舟的录取得益于她与清华签订的降60分录取的协议。

  生活像被直播

  蒋方舟出名很早。她的第一本书《打开天窗》出版时,才9岁。蒋方舟获得全国范围的关注是在2000年。那年,她写了两年的《正在发育》出版。让一些人惊讶的是,这个11岁的女孩写的书里包括恋爱、月经、同性恋……争议开始了:一个小孩的写作能够涉足这些领域么?“其实书里就是偶尔提到这些词,根本没去谈这些话题,整本书的主线是一些小孩子的好玩事情。”蒋方舟说。

  2000年之前,熟人喜欢称蒋方舟是“尚爱兰的女儿”。蒋方舟的妈妈出名比她早。尚爱兰是网络作家,曾在《南方都市报》开专栏。每天一篇的专栏渐渐让尚爱兰撑不住了,她向编辑“投降”。编辑出了个主意:你女儿不是挺能写么,让她开个专栏如何?于是,2001年,12岁的蒋方舟成了中国最年轻的专栏作家,专栏名字就以她的成名作“正在发育”命名。

  初中毕业后,蒋方舟考入了位于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她突然发现,在更大的地方,她反而更有名。她在学校里走过,许多同学的目光都随着她移动,她到饭堂吃饭,同学们会讨论她今天都吃了什么菜,“像是电影《楚门的世界》,你的生活被直播了。”

  高一高二她还出版了几本书。但她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没意思了,没办法超越自己。到了高三的时候,她抛开一切,开始复习高考。

  人生是个大迷宫

  2007年的冬天,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里,高三的学生在纷纷讨论高校自主招生的事情。 寒冬到来的时候,蒋方舟获得了去清华大学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蒋方舟与其他人不同,当所有人的笔试结束之后,她被要求加试一场。加试的题目是请在一小时时间内就“谣言”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在监考老师的注视下,蒋方舟在一小时内写了一千多字。她觉得,这是学校对自己的质疑。媒体的质疑更长久了,一些人觉得蒋方舟的文章都是她妈写的。“得拼了命展示自己的知识结构。”于是,这篇千字文里出现了康德、老子、弗洛伊德、林语堂、加缪等人的著述片段,而诸如“谣言的本质是不真实,这是语言自身的孕育和顺产,而非偶然的宫外孕”的字句也足以显示她的与众不同。

  蒋方舟的笔试和面试通过了,她获得了降60分录取的承诺。蒋方舟从网上查到自己高考成绩当天,虽然认为成绩应该够了,但她还是觉得有点“囧”,“本来可以考得更好的。”语文是她所有科目里考得最差的。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价值观与出题老师几乎是相左的,她总得花很长时间来琢磨这些人到底是想要什么样的答案,而这么一思考,她所剩的答题时间就不多了。在蒋方舟看来,高考让很多人变得“脑残”,这是糟糕的选拔方式,但另外一方面又没有比这更公平的办法。

  蒋方舟喜欢说她老了,“童年是一个迷宫,我庆幸自己没有进去。”但她又觉得人生是一个更大的迷宫,从一个迷宫出来,进入另一个迷宫,所有人都在寻找出口。

  张成:苦练一年“舞”进清华

张成:苦练一年“舞”进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