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高中咏怀古迹其三翻译

高中咏怀古迹其三翻译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咏怀古迹•其三》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

《咏怀古迹•其三》原文及翻译

《咏怀古迹•其三》

唐代: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地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注释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指王昭君。

朔漠:北方的沙漠。

青冢:指王昭君的坟墓。

省识:略识。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