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文言中虚词而的用法整理

文言中虚词而的用法整理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有以下四个大的方面: 用作代词,连词,助词以及固定词组。

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唐· 欧阳修《醉翁亭记》

2.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者不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3.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4.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5.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唐· 欧阳修《醉翁亭记》

7.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助词

1.置于表示时间的副词词尾,合成一个词,表示时间短,通常译为“不久”“一会儿”。

已而夕阳在山。——唐· 欧阳修《醉翁亭记》

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2.语气助词,无实际意思,一般不译。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十则》

固定词组

1.“而已”用于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词,当是由连词“而”和动词“已”凝固而成,相当于“罢了”。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而或”可译为“有时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