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指的是哪条河 现在叫什么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指的是哪条河 现在叫什么河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指的是哪一条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的此河指的是汴河,通济渠。通济渠又称汴河,建于隋朝,是隋朝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了黄河与淮河。隋炀帝时期,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从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进入黄河,经过黄河流入汴水,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不到六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而通济渠便是连接黄河文明与淮河文明的一段大动脉,当时通济渠两岸的城镇商业繁荣。

尽道隋亡为此河出自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第一首作品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所杀的历史事实,大业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18年三月,发生了著名的历史时间“江都兵变,”隋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人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杀死了隋炀帝发动政变。

诗人皮日休以诗文的形式提及隋朝王国的历史教训,是对唐王朝当政者的警示,含义深远。第二首作品从隋朝灭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隋炀帝时候为了开凿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大量耗费人力物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甚至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诗人也客观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的好处,历史作用深远。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出自哪首诗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二首》。

原文: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

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

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

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