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文还是学理的五个理由
推荐文章
学文还是学理,这个问题的确困扰过不少学生,这是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缺陷造成的。在大部分高校里,文理之间的壁垒森严的局面远远没有打破,一个学生很难从教育体质层面上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而现行的高考制度与赌博有几分类似,那就是,一旦考生作出某种选择,他就很少有机会作出什么改变。
众所周知,几十年来,由于高考试卷分文理两种,所以数学校从高二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文理分科,所以,常听到人们对文理科学习及其学习者的一些说法:如,女孩子更适合学文科,学理科不行才会去学文科,学理科的孩子聪明、头脑清晰、动手能力强,考大学理工科可选的专业多,文科生毕业后不好就业……
其实,我们每个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全在于自己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人云亦云只能带来更多的困惑。
不管学文学理,最后的选择都应落在学生自己身上。家长能做到的,就是要引导孩子避开下面几个误区:
1. 感情用事。有的孩子属于情感取向型。喜欢某个老师,他或她教哪个班我就选哪一科;某个同学和自己关系特别好,他或她选择哪一科我也选哪一科。还有的孩子认为目前班级好、和谐,感情深,对陌生的环境恐惧,愿意跟着本班走。
2. “墙头草”现象。有的孩子没有主见,看到班里或者学校里哪科报的多,他就报哪科。或者完全看家长的态度,一切由父母来决定。
3. 社会偏见。学习好的学生学理科,学习不行的才去学文科。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社会偏见。说这些话的人理由灼灼:理科需要动脑筋,而文科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还有人则认为女生才去读文科。其实,在高中理科学习中,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点非常多。尤其是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很多知识点非常零碎,不去记忆根本不可能学好。而现在文科要求的综合素质一直比较高,如一些政治、历史的大题目,需要综合多种知识才能回答好,并不是仅仅靠记忆就行了。学理的同学平时要面对大量的习题练习,学文的同学,更要看书积累文科知识,都不会轻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无论选择文科还是选择理科,兴趣是第一前提。我们可以发现,古今中外,那些卓越的成功者,几乎都是强烈的兴趣使之然。因此,如果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对某方面有着较强烈的兴趣,很关注某科及相关知识或者上某科课时比较有精神,就可以考虑选这方面的学科。
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孩子的学习得心应手,在竞争上胜人一筹,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那么怎么发现自己的特长呢?如果孩子对某科感觉特别好,或用相同的时间得到的效果比起其他科更好,或以少量时间获得的效果与其他科话费多时间获得的效果相当或更好,或者他自身的某些特长与某科的联系很密切,这些都说明他有学习这一科的特长和能力。哪一科能更好地发挥和促进孩子的特长发展,就应该考虑选择哪一科。
潜力的外在表现是学习成绩,成绩是选择最实际的依据。所以了解孩子各科成绩的确切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询问一下高一各科的授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并且查阅一下高一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以及文综、理综成绩的排名,再作具体分析比较,看孩子哪科更有潜力,将来更具竞争力。而且还要特别看准三科“拉分科”,了解此三科在文理科选择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理科生录取范围肯定是大于文科生的。因为,高考理科占据的专业广泛是个不争的事实,它除了吃自身的“大蛋糕”外,还可以分吃文科类的“小蛋糕”。全国高招文理科的招生录取情况大致是这样一种状态:报名参加高考的文理科考生相当,几乎达到了1:1,但是录取比例是2:1,理科是2,文科是1.所以,如果孩子各科成绩比较平均,或者孩子文科成绩较好,但在理科方面有天赋,建议选报理科;如果孩子英语和数学比较好,,其他各科成绩平平,建议选报文科,这样更容易考上名牌大学。
另外,孩子就读的高中往年的文理生升学比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为文科的很多专业都对理科生敞开了大门,考生选择就业的机会比文科的考生相对要广。理科生的社会需求量大,专业对口性强,找工作相对容易些。但是,并不是说文科就没有优势。随着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给文科学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再者,现在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当白领、坐机关,学理科考理工科专业,将来大学毕业后基本上都进企业,从生产一线技术员做起,甚至就是在一线当操作工,这与孩子的理想和家长的愿望都相距甚远。
上一篇:高考复习五大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