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复习重点知识梳理
《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要求包括:
(1)理解层级(B级)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级)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级)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主要具备B级和C级两种能力。
一、快速有效地读懂一篇文言文
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快速读懂一篇文言文,解答好题目?有没有一些实用的快速的简便的方法?现将一种切实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三读法”简介如下:
1、初读,整体感知,以“文”会意
(1)看内容是什么
文言文的阅读,整体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整体感知包括: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写了哪些人、哪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品质。
(2)看题注有什么
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出处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感知,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及尾注,看这些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之所以这样读,在于文言文本身是“文”。从高考试题来看,无论实词、虚词都强调根据语境答题,更不用说信息的筛选和文意的分析概括。
2、再读,圈点勾画,以“词”疏意
为了读懂文言文,我们可以采取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那么,圈画什么?怎么圈画呢?
一是知人。传记文的写作对象就是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主要人物是谁,这个人有哪些性格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和主人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此第一步先圈画出人物的姓名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二是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是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3、三读,借助题目,以“题”悟意
文言文阅读的概括分析题,一般是选择题,往往是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虽然其中有一个错误项在里面,但我们姑且把它当作正确项去看。提前看问题,对于理解文言文,读懂文言文,是很有帮助的。
二、文言虚词辨析六法
相对文言实词来说,文言虚词的意义一般都不很实在,它在句中往往侧重于语法功能,因此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侧重于比较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此该如何辨析呢?现介绍六种常用的方法:
1.词性分析法。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通过分析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位置分析法。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乎”在句中一般相当于介词“于”(“吾独穷困乎此时也”),而在句末,则一般表疑问或感叹。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注意其使用位置。
3.温故求新法。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习题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正确作答。
4.语境判定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
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中的“而”,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可见“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等。
5.语法切入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6.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三、文言文断句六法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现在高考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
断句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弄通文意断句。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词翻译出来,以理解文段大意。
例1、给下面短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划8处)
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
答:
【答案】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解析】这段文字的断句,限定了划断的数量,目的是防止断碎、断破。可从人物入手,结合文言重要实词“爱”“适”“侔”“急”“缓”“待”“击”“定”等在语句中的作用,逐一切分。
参考译文:
春季,二月,曹操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黎阳城下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邺城。曹军将领都提出要乘胜攻打邺城,郭嘉说:“袁绍(生前)喜欢这两个儿子,没能决定让谁做继承人。如今,他们权力相当,各有党羽辅佐。局势危急,就相互援救;局势稍有缓和,就会争权夺利。不如向南进攻荆州来等待他们兄弟变乱,变乱发生后,再攻打他们,可以一举平定。”曹操说:“好!”五月,曹操回到许都,留部将贾信驻守黎阳。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文言文中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省略主语。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以此明辨句读。
例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选自刘向《说苑》)
答:
【答案】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参考译文:
齐桓公问管仲:“当君王的人,应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把天当作最宝贵的。”(于是)齐桓公仰起头望着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给民众当君主的,要把百姓当作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百姓亲附,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就要灭亡。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最后政权却不灭亡的,是从来就没有过的。”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文言文中虚词是重要的断句标志。
如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表疑问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词与“如之何、若之何”等固定结构,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他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其前后一般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的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例3、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选自《淮南子·精神训》)
答:
【答案】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解析】这段文字介绍了“精神”是怎样产生的,可以以文言虚词和句中的顶针格作为断句的标志。
参考译文:
人的精神是从上天那里得到的;而形体则是从大地那里得到的。所以说“道生阴阳二气,二生三,三产生出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阴阳激荡而成和气。”
4.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可以正确断句。
示例4、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注]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摘自《孝经》)
【注】刑:通“型”,做榜样。
答:
【答案】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解析】这段文字阐述了天子应该怎样遵行孝德,可以从动词入手,找准搭配,体会句意,进而断句。
参考译文: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完整的句子一般都有主、谓、宾,而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或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句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公、卿、君、若、彼、此、其、之。
例5、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五国约而攻秦,楚王为从长,不能伤秦,兵罢而留于成皋。魏顺谓市丘君曰五国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君资臣臣请为君止天下之攻市丘市丘君曰善因遣之。
答:
【答案】魏顺谓市丘君曰/五国罢/必攻市丘/以偿兵费/君资臣/臣请为君止天下之攻市丘/市丘君曰/善/因遣之
【解析】画波浪线部分是两个人的对话,在对话中多有名词和代词,可根据名词和代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断句。
参考译文:
赵、楚、魏、燕、韩五国结盟进攻秦国,楚王为盟主,但是没能击溃秦国,五国联军于是停战,驻扎在成皋。魏顺对市丘的长官说:“五国收兵之后必然会攻打市丘,以此来弥补军费。您如果资助我,我愿意替您阻止诸侯进攻市丘。”市丘的长官说:“好吧。”于是派遣他到楚国去。
6.借助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文言文中常有对比句、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例6、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选自《大学》)
答:
【答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解析】这段文字句式整齐,找到排比句的标志即可正确断句,注意关键点“先”“欲”。
参考译文: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的人,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注意:当然,断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根据押韵规律断句、根据间隔反复断句、根据特殊句式断句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效果会更好。
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用判断词“是”(或否定判断词“非”)直接判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②用其他判断词表判断。这些词有“乃”“即”“则”“皆”“诚”“为”等。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非死则徙耳。(《捕蛇者说》)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③采用“……者,……也”方式的判断。又有“……者,……”“……,……也”“……,……者也”的变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天下者,高祖天下。(《高祖本纪》)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王》)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④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又叫“无标识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触类旁通】
1.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①君,我辈中人也,勿辱于县。(2014·高考福建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您是我们这一类的人,不要在县里受委屈。
“……,……也”表判断。另外“辱于县”也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②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2014·高考北京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这就是滕侯思虑并想记下来传告后世的。
“……,……也”表判断。
③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2014·高考四川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无标识判断。
④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2014·高考天津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叹说:“这是真正的读书人。”
无标识判断。
⑤“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2013·高考辽宁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这不过是饥民求食罢了,这应是救济饥荒的法令所要体恤的。”于是请求以减免死罪论处。
“……,……也”表判断。
⑥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2013·高考江西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
“……,……者也”表判断。
⑦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2013·高考重庆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也”表判断。
2.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①直接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②用“见”“……见……于”“于”表被动。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吾不能举十万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③“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无标识被动。如:[
兵败地削,客死于秦。(《屈原列传》)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类旁通】
2.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①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014·高考江苏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为”表被动。
②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2014·高考四川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王筠天性宽宏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看重。
“见”表被动。
③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2013·高考重庆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不可得而闻”“不可得而见”无标识被动句。
3.倒装句
(1)主谓倒装
有时为了强调谓语,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的结构现象。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句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通常分为五种情况。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吞舟是漏。(《南史·陈庆之传》)
④“唯……是……”句。如: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⑤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触类旁通】
3.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①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2014·高考重庆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何难之有”宾语前置。
②章君负济世长才,当闽寇压境,尝树旗鼓,砺戈矛,帅众而捣退之,盖有意植勋业以自见者。(2013·高考山东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章三益具有救世的优异才能,当福建贼寇逼近时,他曾经树起旗鼓,磨砺兵器,率众击退了他们,大概是希望建立功业来显露自己。
“自见”宾语前置。
③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2012·高考四川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奚以”介词的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或突出,放到了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叫作“定语后置”。它一般有四种形式。
①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标识。如: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②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如: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③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④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
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触类旁通】
4.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①甫抵里,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2014·高考重庆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刚到达乡里,亲戚朋友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人很多,肩挨肩,脚跟脚。
“之问寒温表庆贺者”后置。
②会添设京卫知事一员,诏吏部选可者。(2014·高考福建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恰逢(要)增设一位京卫知事,皇帝下令吏部挑选适合的人。
“一员”后置。
③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2014·高考湖南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之交于孟祥者”后置。
④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2014·高考辽宁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五”后置。
(4)介词结构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或主语之前,做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结构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翻译的时候,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因此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通常有两种情况:
①“于”字结构后置。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鸿门宴》)
②“以”字结构后置。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庄暴见孟子》)
【触类旁通】
5.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①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2014·高考安徽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
“于安徽”后置。
②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2014·高考江苏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于知道者”后置。
③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2014·高考江西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将用(它)来警醒我自己,并且可以把(它)作为世人的一面镜子。
“于世之人”,介词结构后置。
④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2014·高考天津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于生民”后置。
⑤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2014·高考浙江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荐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于寒素中”后置。
4.成分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常说的省略句通常有:
①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省略谓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③省略宾语。
可烧而走(之)也。(《赤壁之战》)
④省略介词宾语。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送东阳马生序》)
⑤省略介词“于”。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石钟山记》)
【触类旁通】
6.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①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2014·高考湖北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
“弗责也”前省略了主语。
②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2014·高考安徽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
句首省略主语。
③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2014·高考江西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省略主语和宾语。
④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声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的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
省略宾语。
5.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其特点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相对固定的语意或语气。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中时常出现,成为翻译的难点。
【触类旁通】[
7.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有哪些固定句式,怎样翻译最准确。
①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2014·高考山东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奈何……也”。
②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014·高考大纲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
“况……乎”。
③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2014·高考湖北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
“何……耶(也)”。
④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2014·高考湖北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
“宁……耶”。
⑤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2014·高考江西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
“奚为……耶”。
⑥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2013·高考山东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那些能够冒着每年的严寒而不改变品行的,不是松树吗!因此从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树来激励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这样的吧。
“非……耶”。
⑦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2013·高考天津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
无乃……欤。
⑧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2013·高考湖南卷)
译文:
句式特点:
【答案】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
“得无……乎”。
五、特殊用法(词类活用)
《考试说明》中规定的特殊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具体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部分数词的活用情况。有关这一部分的知识,在文言实词专题中已涉及,在这里我们只重点了解一下活用词翻译时有关注意事项即可。
尝试翻译下面的语句,看看哪些词有活用现象,是哪一类活用。
①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
译文:
活用词与类型:
【答案】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
“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加重。
②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2014·高考湖南卷)
译文:
活用词与类型:
【答案】(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雨”“名”,名词活用为动词,下,命名。
③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2014·高考辽宁卷)
译文:
活用词与类型:
【答案】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
“窟穴”,名词活用为动词,建造窟穴。
④初焉,若高阔可步。(2013·高考福建卷)
译文:
活用词与类型:
【答案】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
“步”,名词活用为动词,散步,行走。
⑤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2013·高考福建卷)
译文:
活用词与类型:
【答案】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
“下”,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救下。
⑥农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2013·高考江西卷)
译文:
活用词与类型:
【答案】农家吝惜灯烛的花费,送亲迎亲(都)在白天,(就)用伞盖来遮蔽日光。
“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吝惜;“费”,动词活用为名词。
上一篇:破解满分作文的秘密
下一篇:高考作文,学会抓热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