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2019年高考,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难点及提升方法

2019年高考,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难点及提升方法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稳步推进,高考的题型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近几年高考的语文阅读题往往会选择“二选一“的形式让学生选做,一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类是传记类文本阅读。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语文的阅读都是老大难,能在这个点上突破,是语文提分的关键。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难点分析及提升方法指导。

  一,作品表达含蓄

  纵观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章,对于主题的表达一般都比较含蓄,像一些小说、散文越来越不会在文章中流露自己的褒贬倾向,在表达方式上也更加注重微言大义,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于文章情感把握和理解的难度,也增大了学生文学类文本文章阅读的难度。

  首先,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大对文学类文本文章的阅读量,只有读得多了才可以逐渐地熟悉所选文章作者的表达特点和表达习惯,才可以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同类别的文章,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了解当代文学的创作风气和创作特点。

  再次,要指导学生养成详读文章的习惯,通过认真仔细地读每一篇,有效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和细节分析能力。

  最后,一定要教育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注意细节、及时归纳总结的好的阅读习惯,以让学生从这些细节的理解和归纳中找到文章的规律和一些固定的符号特点,像有些景物由于在历史上和情感有很深的联系,逐渐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例如,喜鹊在枝头鸣叫象征着将会有好事到来,或者说预示着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圆月代表着团圆和聚首,缺月代表着分散和离别;凭栏代表着孤寂难耐和愿望亲人归来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符号的积累和认识,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迅速通过这些字词来大概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进而提升文学类文本文章的阅读速度。

  二,高考文学类文本类阅读难度相比于中考而言,难度有三点。

  第一,文中所给字词往往并不会是该字词的字面意思,甚至有的时候会和原词汇的意思相反。

  第二,高考内容在情感上表达的思想更深厚,内容更加错综复杂。

  第三,意境比较深。从以上三点来看高考的阅读难度要远远大于中考的难度,而高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课堂上学习,他们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还是比较少的,不懂社会的事故人情,当然也不可能遇到太多的情感挫折,因此总的来说阅历比较浅,导致在对文章的理解中有时候很不到位,甚至会产生误解。

  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读一些有名的着作和文章,不断增加学生的阅历和对文学知识的把握度,努力做到将文学知识和文学情感融为一体。

  在具体的文章阅读中要让学生把自己带入文章的意境中,根据上下文来揣摩和推测作者想要表达的心思和情感,将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里,加强对文章意境的判断和理解,努力让自己进入到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从而在逐渐增加自己阅历的基础上实现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学类文本文章的阅读能力。

  三,学生的文化积淀不够

  新的高考题型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这对高中生的文化积淀也有了很高的要求,如果高中生的文化积淀不够,那么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时候会遇到理解不到位、不透彻的问题。

  例如,有一年的高考阅读《饮一口汨罗江》,这品文章主要是描述屈原的爱国情感,如果学生对屈原、对汨罗江不够了解,就不能够理解屈原的高贵人格和中国历代文人的优秀品质,那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必然会产生偏差,也就不能更好地去答题。

  因此,教师在高考的复习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引导学生多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课堂上见缝插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在不断接收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有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章的时候才可以游刃有余,在做相关题目的时候也会变得相对轻松些,但是一个人的文化积淀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学生一点一点地积累。例如,可以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书籍,邀请文人巨匠来学校做演讲,带领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的故居遗址,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文化积淀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对文学类文本文章的阅读,在高考的复习中不断找到文学类文本文章的阅读难点,并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在学生有效应对相关高考题目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