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五种技巧及正确答题策略

2019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五种技巧及正确答题策略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分析近五年高考命题,语文试卷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悄然在发生着变化。如果说之前在语句对照的层面就能做对选项,那么现在需要在读懂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说理性进行甄别。因此读懂文本是正确答题的第一步,下面是给大家带来资深语文老师的读懂文本类阅读的五种技巧及正确的答题策略。

  《考纲》要求: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列举了论述类文本的类型,包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考查的内容包括文本中重要概念与句子的内涵,也包括文体的基本特征与主要表达方式;既有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等静态知识的考查,也有说理性与逻辑性等动态分析的考查。

  命题思路与试题的考查角度,倒逼我们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备考策略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教学与备考的过程中,读懂文本成为最基本的要求,不仅要读懂浅层次的概念与语句,还要分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分析中把握核心内容与说理思路。

  读懂文本是前提,文本阅读要强化几种意识技巧。

  01整体感知意识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文本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本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新课标”强调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以文章的语言表述为抓手,在阅读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将文章前后进行比照、勾连,归纳出文章大意。这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操作过程。整体感知的直接体现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准确是整体感知正确的表现,是深入解读的基础。比如2017年高考全国课标乙卷中选用了气候正义的文段,读完此文段,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论述气候正义的内涵。有了方向正确、内容合理的整体感知,文本的深度解读就会有积极的意义。

  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环节,对以往“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面面俱到”“肢解式的模式分析”是一次革命,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02结构思路意识

  以往对于论述类文本,阅读时很少关注文本的组成,往往孤零零地分析某个语段或某个语句;很少注意语段的数量,更不分析语段与语段之间的关系。统观2014年以后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的论述类文本,文字量在千字左右,由四五个语段构成,往往是“总—分—总”结构或者“总—分”结构。

  关注文章的宏观结构,要有层次意识,文章有几个语段,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比如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乙卷关于殷墟甲骨文研究的文章,共有4个语段,第1段是总说,界定了殷商甲骨文的概念,概括了殷商甲骨文发现的影响。后三个自然段是分说,从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引发了中外学术界的发掘和做中国文字学的改造三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殷商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再如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丙卷的论述类文本节选自《历史中的文学和文学中的历史》,共有4个语段,属于“总—分—总”结构。第1段明确提出观点:文学中有历史;第2段的论点是神话传说可以暂当历史;第3段说《山海经》也有史学的成分在;第4段总说,辩证分析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文学中可以发掘史料,但有些文学不是历史。

  了解了文本的结构思路,就能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核心内容,对基于整体感知的文本理解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03逻辑关系意识

  一篇论述文,主体部分(即分说部分)可以是并列结构,也可以是递进结构。并列结构的几个语段,其内容是并列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各个分论点是不能互相包容的,在陈述的过程中要分条列举,不能随意合并。如果是递进结构的内容,前面文段的内容就可以归纳入后面语段的内容,前面的内容是对后面内容的铺垫或者导入。

  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甲卷的论述类文本《艺术是什么》,第2段的观点是“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第3段紧承此内容论述“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后一段是在认可前一段观点基础上的发展,是对前一段的深化与具体化,论述了“接受者为什么是艺术创作的主体”“怎样完成艺术创作”的问题。

  当然,除此以外,还可能是正反对比关系。对两种信息与相关的语句要深入分析,注意其实质性的不同。

  04语句分析意识

  要有一句话意识,即句末点号的意识。要有“解剖一只麻雀”的决心,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述性文本篇章以及句群内部常见的逻辑关系有:提观点、作解释(证)、呈并列、承前文、结观点、再递进等。即首句提出观点与话题,紧接着作解释或举例证明,解释说明的语句往往呈并列结构,证明之后承前文话题提出话题或新内容,最后总结上文,强调观点。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

  ①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②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③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①句提出观点,从空间维度看,气候正义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②句紧承上句,提出公平原则应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③句举例说明发达国家应该如何维护公平原则。通过内容与逻辑关系的分析,第三句是对第二句的具体阐释,关系更为紧密,划为一层比较合适。本段三句有两个层次,提出观点,然后论证观点。

  有了这样的分析,就能明确①句是观点句,②③句是解释句,②句从理论的角度解释,③句从事例的角度解释,而且③句用事例论证②句的观点,不是论证①句的观点。

  05信息转述意识

  如果说前四种意识是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意识,那信息转述意识就是解题需要强化的意识。高考试题的选项设置都是在信息筛选与综合的层面上做文章。第1小题选项的信息相对集中,基本能在某一段找到信息源,已经不再是原句内容的调整了;第2、3小题的信息源就不集中了,可能涉及两段或者三段的内容,需要在概括信息的过程中有信息转述的意识,否则不能顺利得出正确选项。

  如2017年高考全国课标丙卷的论述类文本《留住乡愁》的第3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第3题考查的是依据原文所作的推断正确与否,答案是B项。选项的表述与原文相差很多,选项与原文语句的机械对照已经不能落实。只有读懂文段,读懂语句,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如A项,推断依据主要是在第①段。第①段,作者先鲜明地指出当今乡村城镇化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该问题的本质,就是所谓“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然后,作者提出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通过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留住乡愁。A项内容属于压缩性的信息转述。

  当然,信息转述不仅仅是语句的压缩或者内容的阐释,还有可能是逻辑关系的调整。有了正确的整体感知,分析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信息的归类与合并的辨识性操作,信息转述就容易了。

  结语

  论述类文本阅读,做题前必须完成整体感知——读出论题,读清观点,理清各段各层大意。否则就会缺乏整体感、大局观的支撑,错误率会很高。同时,强化分析意识,尤其是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弄清楚内容的层次。最后,潜心读题,并将选项内容放回原文相关信息区仔细地核对,衡量选项的信息与原文信息是否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