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诗句运用了对偶手法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那么那些诗句使用了对偶手法呢?
运用了对偶手法的诗句
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雨中竹叶含珠泪,雪里梅花载素冠。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12、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
13、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0、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对仗: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对仗多用于骈体文。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 ,《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上一篇: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篇:位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