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诗歌一轮复习:次北固山下
推荐文章
备考需要我们将知识点化零为整,尤其是对于高频考点更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记忆,次北固山下知识点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到大家。
2019高中语文诗文复习:次北固山下知识点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知识点归纳】
1、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
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或“失”更好。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5、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6、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7、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8、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写景逼真,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注释】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同步练习题】
一、常识填空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五言律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王湾 ,是 唐 代诗人。
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四、探究提高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12.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⑵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3分)
参考答案:
12.⑴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2分)⑵示例: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这两句诗揭示出新旧交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3分)
2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6.“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情感(1分)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1分),或者揭示了大自然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相关链接:
2019高考语文诗歌一轮复习:西村诗词赏析
2019高考语文诗歌一轮复习:南园十三首
2019高考语文诗歌一轮复习:邯郸冬至夜思家
2019高考语文诗歌一轮复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19高考语文诗歌一轮复习:画堂春-寄子由
2019高考语文诗歌一轮复习: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