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高考前60天复习方法: 科学制定学习计划

高考前60天复习方法: 科学制定学习计划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本文转载祝云天的博客 点击查看原文

  高考在即,很多学生依然苦恼于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成绩波动性很大,考试中常常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那么还有两个月就高考了,毋庸置疑,要想改变这些现状,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不管是成绩处于什么层次的学生,因为高考还没有考,就说明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你最终的成绩。因此在剩余的两个时间内,要求学生们科学的规划复习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高考之前,还有几次重要考试,可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也有学习计划,可是总是执行不下去,最终导致计划落空,如果继续“落空”下去,高考成绩势必受到影响,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991530100qtoh.html,并且给了一些建议,可能有的学生也看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是有很多的问题。上周我在武汉见了一些优秀的学生,并且分析了一些试卷,觉得不管是重点中学的学生还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之前文章中提到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情况:

  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会利用时间,导致表面上他们没有时间可以利用,高三学得很辛苦,但是很多学生在做无用功。有的忽视基础,过于浮躁;有的眼高手低不去归纳和整理;有的盲目跟着老师走,吃“大锅饭”;等等。这样下去估计再给他们科学的建议,都无济于事,因为形成一种习惯了。很多学生考试之后觉得自己没有进步,哪里都没有学好,于是重新制定计划,手忙脚乱的,到最后还是没有学好,北京高三学生一模之后就是这样的。如果说把自己所谓不足的地方,全部搬到计划中,那么这个计划执行下去,势必更加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就不要谈什么效率了。那么怎样制定计划才合理呢?我在这里给学生们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份完成的计划,应该是执行起来比较容易,并且马上取得实质性成果的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分成“有意计划”和“无意计划”。这是新的名词,我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们创的名词。对这个两个名词做一个解释:

  有意计划:就是计划中有各项事情具体的执行时间、方案、达到什么效果等等。

  无意计划:就是“有意计划”的补充,不用形式化、具体化,相反还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无意”相比“有意”来说,有很多优点,例如一个优秀的狙击手达到“人枪合一”的境界,一个优秀的球员,凭着感觉也能打好球;那么这些感觉就是所谓的“无意识”,那么学生参加考试,应该把自己变成一种“无意识”超强感觉状态,是最好不过的了。正因如此才会有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等等成语出现。因为太熟悉了,成为一种“应激性”了,所以做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如果某个学生能在考试的时候,对每个题目都能得心应手,那么这个学生肯定是优秀的;如果说某个人对某项工作,得心应手,那么他肯定是工作岗位中做得出色的。

  名词解释了,那么举一个例子,学生A在某次考试中,遇到这样的状况:

  数学分数为125分,题目没有做完,选择题或者填空题有错误,后面的解析几何只拿到一半的分数,最后一道压轴题几乎没有动笔。这样的话,分数为125。

  语文分数为115分,作文分数为46分,现代文阅读扣掉三分之一的分数,语基部分错了三个左右的选择题,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导致的扣分,最后总分是115分。

  英语分数为128分,完形错了3个,其余的都是阅读和作文扣的分数。

  理综分数为265分,选择题错了一道生物题,其余的都是后面大题被扣的分数。按理说这个学生总分还是不错的,633分,但是在高考之前两个月内要想提高成绩,并且大幅度提高,那么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于是这位学生就制定了一份计划,这份计划是在总结试卷的基础上做出的。计划如下:

  1。早上:7:00——7:45在早读课的时候读背诵默写相关的内容、在 四月7日到五月7日之间,把考纲上的词汇背诵一遍,例如说,每天早上看20页。此外再看《现代成语小词典》每天20页、、、、、、

  2。中午:午饭过后,半小时休息,其余的时间除了完成作业之外,做一篇完形或者阅读理解。

  3。晚上自习:除了完成作业之外,还有做一套理综卷,或者做一套数学试卷。特别是做自己不足的地方,例如解析几何部分,物理大题等等。

  其实这个学生做的计划已经很细致了,但是我觉得这样下去的话,这个学生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的,因为计划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上面我也说了,一份科学的计划,既要好执行,又要马上取得效果。为此我给这个学生制定一套适合他的计划:

  目标100%,即知识点涵盖面要100%,以后做题的正确率要以100%为目标,计划100%执行。(因为高考要想成功,做到“万无一失”是最好的。在现实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情况出现,所以知识点方面涵盖面要做到100%。)


  计划分为有意计划和无意计划:

  有意计划部分:应该以主干知识为主,什么叫主干知识?就是在考试中基本上以压轴题形式出现的那些知识点,例如语文的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数学的解析几何、数列等英语的完形、阅读、书面表达等等。这样想来,主干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说在两个月中,还能继续巩固自己的不足的地方,成绩还是能大幅度提升的。

  例如说在学习函数与导数这块知识的时候,应该以专题的形式对题型和解题方法做一个归纳:

  这块知识能考的部分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函数的单调性:定义法、复合函数法、导数法等等。

  函数的最值:有界性法、换元法、判别式法、数形结合法、基本不等式法、导数法等等。

  函数的零点模型:定点定义法、数形结合法、单调性分析法等。

  抽象函数:归纳类比、特殊赋值等等。

  函数方程:待定系数、换元、对称式等等方法。

  函数的应用:函数性质在不等式、解析几何、数列等等类型的联系的应用。一直强调,做题不如做专题,专题涵盖了基本题型和解题技巧,然后只要稍加训练,肯定有收获。这就是一块主干知识学习的规划。

  做到上面的题型总结还不够,还得根据考纲内容去有目标,针对性的训练。基本上做到对每块知识点,都有一定的系统化,做到题型有哪些?自己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手头上的资料有哪些?资源有哪些?通过什么样的题目来训练?等等,这样的话对某主干知识,就能掌握得系统化了。那么再投入实践,出神入化离你就不远了。

  无意计划部分:内容有如语文学科字音、字形、成语、病句、文学常识、文言文等等。英语句子、语法、词汇等等方面。这些非主干知识内容,不要列入具体的计划,但是要把这些方面的相关资料放在眼前,只要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就找自己想看的部分来复习一下,只要能达到100%的效果就好。你在复习成语这块知识点的时候,光背成语词典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明白,有哪些成语是你没有掌握的,你看到这个成语的时候有哪些收获?能否应用上来?高考中成语以何种方式体现?等等。如在计划中你可以弄明白以下几个方面:

  在高考中考查成语往往以下面的几种方式考:

  (1)对象误用、张冠李戴的成语。


  例题:赌球、暴力、黑哨、足协官员贪污、、、、、、现阶段的中国足球问题如过江之鲫,如果不从体制上改革,那么提高中国足球水平只能是痴人说梦。

  像这样成语还有很多:倚马可待、妄自菲薄等等。那么在你复习的时候应该稍加注意,注意他们的适用范围、对象是什么。

  (2)褒贬不分、色彩失当的成语。

  例题:葛优在国内影视界知名度极高,在国际上也有较大影响,2011年4月2被一些西方媒体评为“亚洲卓别林”,可是这个炙手可热的名人,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很低调的人。这个“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的意思,用在这里就错了。

  因此说在平时的积累中,注意一些成语的感情色彩,例如邯郸学步等等。

  (3)不合语境、语意不通的成语。

  例题:2011年两会上,中央领导们对那些地方官员目无全牛的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了娴熟的地步,在这里显然不符合语境。因此在平时的备考中,应该对这些成语稍加注意。其实这些成语积累起来是很快乐的,并且是一种充实。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制定无意的计划,就是在内心获得充实的同时,还能锻炼自己一些其他方面的能力,那么考试就不足为提了,在平时积累的过程中还得注意学以致用,那么你的综合能力一定得到提升,要不我在分析作文的时候,看到很多学生通篇没有用上一个成语。记单词也是这样的,还有那些文言文实词方面,如果说你把120个实词,放在一周甚至是几天中积累,肯定效果不明显,自己很累,同时会造成本末倒置,俗话说:“捡到一粒芝麻,丢了一个西瓜。”“芝麻” 是非主干知识,“西瓜”是主干知识。我们只要向上面建议一样制定学习计划,一定能捡到更多的“芝麻”,并且自己还拥有了“西瓜”。这样一来,一举多得。

标签:复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