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

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明确未来高考将实施“3+3”模式,除了语数外之外,考生自主选择三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入总成绩中。新高考改革,将进一步推动高中生选其所爱,考其所长。

  一、推行生涯规划背景

  1、学生可以根据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的特长,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学业考试当中选择三个科目计入总成绩。

  2、《实施意见》倡导的“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把单一评价方式扩展为综合评价方式。改变一考定终身,引入多元录取机制。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指导和帮助高中生做生涯规划,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不断认识自我的性格特质、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生涯发展方向,并教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生涯。

  二、什么是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亦称“人生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三、生涯规划势在必行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中生涯教育相对落后,在中国只有33%的高中生接受过职业与毕业的指导,总体上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八成高考生填报专业目标不明确。学生们填报志愿表现得很迷茫,急需专业的指导。由此可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亟待改变,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就是要让学生释放自我,寻找自己的兴趣志向,要求学生和家长提前计划未来学习和职业的发展方向。学校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将教育从“升学主义”转向关注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社会及未来职业选择连接起来,更多地认识和探索自身、关注并了解社会,不断思考和明晰自身发展的道路,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指向。

  四、如何引领高中生做好生涯规划

  指导和帮助高中生做职业规划,就是要帮助学生在不断认识自我的兴趣爱好、性格特质、能力倾向的基础上,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教会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五个“相统一”。

  1、“我想”与“我能”

  中学生要初步了解自身潜能和职业要求,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时,不再单纯地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会考虑到自己是否有适合某种工作的能力。

  这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总结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的理想。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测试,并参照家长、老师、朋友对本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找到“想从事的职业”和“能从事的职业”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2、“小我”与“大我”

  以往,高中生在进行学科选择和填报志愿时受家庭和社会的实用主义影响,考虑最多的往往是薪酬、升职等,所以倾向选择一些热门职业,但很快,还没毕业呢,热门就变冷门,导致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学生在职业选择要符合自身特质,更要符合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在职业选择和发展中,学生应跳出“小我”的圈子,把自身能力和社会需要相统一,把“小我”和“大我”相统一。

  3、短期明确性与长期方向性

  高中生具有可塑性,发展空间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明确三年的具体学习计划和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在不同年级所面临的规划重点不同,比如高一学生主要是学会规划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明晰各阶段的目标;高二学生主要面临分科或选科问题,对其辅导主要是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综合考虑后自主选择学科;高三的辅导则与志愿填报、选择大学、专业等升学指导紧密结合。

  高中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也会随之加强。同时学生通过测试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进入大学后学习将更加主动学习,减少就业时的迷茫感。但高中阶段毕竟没有面临真正的工作选择,自身就有可塑性,再加上未来可能会出现不可抗力情形。所以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要做到明确短期规划,选择一个长期职业方向、职业目标和确立职业道德。对于未来发展、晋升等,可以有一个大致方向,此阶段稍作模糊处理。

  4、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

  理想和现实的统一,就是把学生自己的主观愿望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统一、把对社会的主观判断同社会实际情况际相统一。

  职业规划,一方面是让学生认识社会实际,了解社会需求。另一个方面让学生认识自我,包括性格、兴趣、能力倾向等特质。

  这些认识可以通过专业测试获得,更主要的还是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不同的集体,利用课余或寒暑假空余时间到不同的岗位实习。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特点,了解这个职业的要求,认清社会发展和行业前景,及时修正理想。另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提升能力的方向。

  5、规划职业与人格完善

  目前的高中学生问题较突出,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再加上,学校教育又较功利化,智育和德育严重脱节,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严重脱节,难于正确认识社会和正确认识自己。

  由此可见,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更具有德育和完善人格的意义。它迫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思考现在与未来、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参与社会实践,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体会社会艰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识自我、规划未来。高中生未雨绸缪,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的来引领高中学习,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