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长必须:家长不要把孩子的人生填满
推荐文章
读书、升学、成才,几乎是每一位学生家长都难以回避的话题,几乎是每一位家长为孩子规划的人生主线。但是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孩子的人生规划填的太满。
生长在书香之家,可是,台南一中校长李升的长子李安却不是优秀学生。父亲希望他读博士、当学者,请台南的名师帮他补习功课,但他的成绩仍不见起色。两次考大学,他都名落孙山,在家里就像世界末日,于是把桌上的台灯、书本一把扫到地上,然后跑出家门透透气。后来他考上艺专影剧科,感到“灵魂第一次获得解放”,那时他才发现,“原来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读书与升学”。他在舞台上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学芭蕾、写小说、练声乐、画素描,才华在艺术世界里渐放光芒。他就是后来执导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奖、成为著名导演的李安。
李安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耐人寻味。“原来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读书与升学”。这看似浅显的道理未必人人都懂,特别是那些刚刚经历高考、面临人生选择的学子,那些望子成龙心切、正在为孩子选择人生道路的家长,未必理解此中的“真意”。
因为寄托着太多的期望和梦想,几乎从孕育生命开始,家长们就行动起来,一项浩大的教育“系统工程”全面展开:胎教、早教、幼教,智力开发、外语培训、艺术启蒙,学习计划、培养目标、职业前景,早就替孩子做了周密细致的规划、安排,几乎要把孩子的人生填满。
孩子的人生本来应当是多姿多彩的,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期盼在快乐的天空下成长。家庭、学校、社会,如果无视孩子们的天性,只关注读书、升学这一件事,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误、人生的遗憾。
特别是关乎孩子前途命运的高考,几乎成为孩子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不仅因为马拉松式的备考让学生们紧张、焦虑、压抑,更让考生和家长难以释怀的,或是面对失误的懊悔,或是面临选择的纠结,或是对落榜的担忧,或是对前途的迷惘。此时,家长的怨尤只会让孩子深感挫败,空洞的说教只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大人们最应该做的,是宽容和理解,疏导和安慰。
“孩子,累了就回家吧。”这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对儿子说的一句平常的话。两次高考落榜的周仕谋在民办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里仍然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他给家里打电话,话筒那边,传来了母亲这句话。他回到家乡,母亲没有责怪他,而是默默地用自己的爱温暖着他,就像小时候一样,每天早晨一起来,母亲就会为他泡一个鸡蛋;见儿子瘦了,母亲就把家里那只下了四年蛋的老母鸡杀了给他补身子。当得知他想要点钱买笔墨稿纸写小说时,母亲没有因为家里穷而反对,反而默默地支持他。终于,他的长篇校园小说《民办大学生》出版了,几部有影响的作品也相继问世,他成了青年作家。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想启发孩子们怎样“落榜不落志”,而是想告诉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要学会“减压”,学会“放下”,在孩子高考失败时、人生失意时、落寞无助时,别只为孩子的前途担忧和纠结,也应当悉心关注呵护孩子的心灵世界,发自肺腑地说一句:“孩子,累了就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