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孩子要升学爸妈焦虑 家长也需要考后自我减压

孩子要升学爸妈焦虑 家长也需要考后自我减压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高考、中考结束了,孩子们松了一口气。然而,许多家长却“病”重了,焦虑情绪让父母们寝食难安。每年六七月,除了紧张的学生和家长,几乎整个社会的神经都跟着紧绷起来,演绎成了一个社会心理问题。

  焦虑在家长中流行

  家住万松园路的刘女士身体一直很好,可近来却感觉胸闷、心悸。原来,刘女士认为儿子高考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儿子,却不以为然每天出去玩,一点不着急的样子。刘女士生气地训了孩子几句,娘儿俩几天都没说话。时间一长,就出现了上面所说的症状。经医生检查,刘女士就是因紧张、焦虑引起植物神经紊乱而导致的心脏神经功能失调,是一种严重的焦虑症。

  一位家长在高三家长博客圈个人日志中写道:“高考前后,自感日益焦虑,总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做,又不知做什么,上班也沉不下心来。以往一觉睡到天亮,这段时间凌晨就醒。”

  “高考虽过去这么多天了,但我还是很紧张,我在家每天就只有高考这一个话题,一会儿又怀疑女儿估分不准,一会儿又埋怨她不细心。”周女士说。和她一起来的女儿晓玲(化名)也说,妈妈现在的生活重点就是天天问我分数,还总是唉声叹气的,老说自己命不好。妈妈的态度搞得她心烦意乱,心理压力比考前还大,晓玲说着泪就流了下来。她还说,自己现在的状态应该是愧疚、苦闷、懊悔、失落、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可见,焦虑是普遍存在的。但更重要的是,这种焦虑有传染性。孩子的焦虑是由考试本身引起的,是有正当因果关系的。而家长的焦虑发生在后面,没有一个直接的引发原因,是孩子焦虑传染的结果。

  过分关注是家长焦虑症的病根

  家长高考焦虑症的原因为:过分关注。关注的主体从考生发散到公众、媒体,高强度的关注导致了一种消极暗示,进而引发社会焦虑。

  其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志,可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孩子们有权利规划自己的生活,走自己铺设的人生道路。如果家长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面子”,焦虑是在所难免的。同样,对于孩子,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关心的是他们的“面子”而不是自己的身心健康时,逆反心理就会产生。一个和孩子不能有效沟通的父母,又怎么能期望没有焦虑?

  当然,孩子的个体原因对于家长焦虑的引发也很关键。孩子自身状态好,家长的情绪就会跟着好很多;孩子本身状态不够好,家长的焦虑就可能随之增大。

  家长如何击退考后焦虑

  美国犹太裔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记者上门采访:“你对获奖感到意外吗?开心吗?”

  “当然啦,我感到既意外又开心。”

  十分钟后又有一个记者上门:“你对获奖感到意外吗?开心吗?”

  “一个人的意外和开心能够维持多长时间呢?”这次他如是回答。

  作家机智的回答反映了适应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反复刺激之后逐渐减弱。这是人类遗传的固有特点,适应的意义是让你把更多精力关注新的刺激,从而增加生存的机会。

  美国奥特本大学心理学教授诺姆·诗潘瑟博士介绍,适应原理最重要的应用还数对焦虑的治疗。

  焦虑体验的背后一定有神经系统的兴奋。大多数人面对焦虑的时候,采取的做法是逃避引起焦虑的情景和事物。但逃避令你的神经系统失去了适应的机会,只会让你害怕的东西历久常新,于是不断让你兴奋,让你焦虑。而且,逃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大化。

  更糟糕的是,如果你避开吓到你的东西,你会有挫败感。每一次逃避都会使你的焦虑增强,一次次证明你是弱小的。

  最后,逃避让你失去锻炼的机会,令你越来越难以翻身,越来越没有自信。

  家长也需要考后自我减压

  中考、高考结束后,压抑多年的能量突然释放,学生从高度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很多潜藏的问题集中爆发出来,出现了很多学生考后的心理问题。而对这些孩子的家长来说,更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有人说考前是考孩子,考后则是考家长,因此家长们在全身心爱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有效疏导自己的情绪,为自己卸掉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家长对学生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必过分。考都考了,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都要面对现实,成绩是不能改变了,但人是可以成长的。多注意孩子考后的情绪变化,孩子的前途有很多种可能性,愁是没有用的,埋怨更是于事无补,还是多想想办法有益。人比成绩更重要,成材的路千万条。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来处理家长和学生的考后焦虑非常有效。以理性治疗非理性,用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标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