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高考政治学科备考指导

高考政治学科备考指导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一、回归教材,抓住根本。

  高考试题内容多变,形式多样,但究其根本,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支点,一切试题都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化、拓展和迁移。在最后的复习中,要避免只刷题,不看书,避免看教材流于形式。

  那么回归课本看什么?

  1.梳理知识网络,把握知识体系。

  既要按照课本目录顺序形成有层次的知识框架,又要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对设问中有知识限定的题目,打破章节界限,形成专题知识网络。

  2.细化基础知识,查缺补漏。

  在知识网络中强化主干知识,同时梳理做题时不会或不熟的知识点,查缺补漏。

  3.整理易混易错点,跳出思维误区。

  复习课本中细小零散、在客观题中容易作为混淆选项的知识点:如区分矛盾观里“前提”“精髓”“活的灵魂”,文化生活中“精神根基”“精神纽带”。结合教辅资料,注意辨析相似概念,落实到“错题本”里,反复翻看,提升准确率。

  4.结合热点专题,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把不同模块的政治知识融合起来,对主干知识展开“立体式”复习。

  二、把握热点,积累时政语言。

  高考试题以大量的热点问题为载体进行命题,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热点问题联系起来考察。因此复习中要做到三点:

  1.跟住课堂,利用好教师讲解的时政热点材料,了解热点问题的宏观背景、重要意义、方法措施等常考题型。

  2.对于热点问题如“粮食安全”“东数西算”“共同富裕”“数字政府”典型试题,必须重点掌握,强化记忆,必要时背诵默写。另外,今年备考的重点时政还有:双减、中共十九届中全会、中共二十大、家庭教育促进法、北京冬奥会、建党100周年精神谱系、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入世20周年、全过程民主、碳中和碳达峰、“专精特新”企业、人口老龄化及三孩政策、辛亥革命110周年、RCEP生效落地、“天宫课堂”等。

  3.积累时政语言。中央文献或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语句,如“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民族精神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形成“平等开放包容”的文明观等,既是客观题中不易分辨的选项,又可以作为主观题的答案语言。

  三、精选细作,提高应试能力。

  最后阶段时间宝贵,要精选试题,做有价值方向的试题。

  1.认真领会近五年高考真题,熟悉高考真题的命题风格,研究出题人的出题策略和解题思路,并以此强化对教材知识与时政语言的巩固落实。

  2.选取反映最新社会热点的模拟题,贴合高考思路,熟悉答题感觉。

  3.做自己经常失误的题目,集中精力在自己的弱点上,查缺补漏。

  另外,做题的速度上必须限时,要把平时当考时,把考时当平时,模拟真实的高考解题环境;建议标记文综每科做题时间,做好合理分配,避免答不完卷。

  答题技巧上,客观题要注意设问要求、设问主体、知识型陷阱、抓准材料主旨、选择最佳选项。除非特别确定,否则不要轻易改动,相信第一感觉;主观题答题要规范,要注意解题的精准性和答案的逻辑性,答案要简练(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不要过于堆砌,根据设问、材料、分值确定要点,要点不要太长碎;书写要工整,段落化、序号化,不要勾勾抹抹,不要使用涂改带;要熟题生做,生题熟做,避免思维定势,越熟悉的题目越要谨慎,训练良好的思维品质;千万不要出现试卷“天窗”(空白),政治主观题只要沾边都会给分。

  四、坚定信心,保持良好心态。

  到这个阶段,部分学生会有一种心理,尽量多做题,题做得越多,考试碰到原题的可能性越大。但是,这也往往陷入一种怪圈,做的越多,错的越多,越发现很多知识都不会了,越做越没有信心,所以同学们要尝试自我调整与催眠,稳定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平时多和心态好的同学待在一起,积极锻炼,按部就班,保持良好听课习惯和复习习惯,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在学习中每分钟都要有收获。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建议同学们在做新题的同时,也用一部分时间回顾复习以前做过的卷子,既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也可以帮助同学们竖立信心: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做了这么多题,学习了这么多知识了,付出就有回报,我一定能考好。

  同学们,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名字!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请务必坚定信念,全力以赴,对得起十载春秋不懈坚持,只为碰触更大的世界!同学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