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2015高考备考:高考语文130分答题技巧

2015高考备考:高考语文130分答题技巧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做题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选择题稍快点,提前5分钟左右。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绝对不轻易留下空白;切记“整洁、美观、有效”的原则; 然后拿起笔,进入到第一卷客观题的选择阶段: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字音辨析题】
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题】 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生僻字一般不会错。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 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

  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

  4.【熟语(含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熟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熟语的褒义贬义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确理解熟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熟语往往是对的。

  5.【病句辨析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

  答题技巧: 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凭借语感。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标点符号题】答题技巧:注意试卷中常考标点(顿号、引号、破折号、括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重点审查这类标点的使用正确性,逐一辨析排除。

  7.【排序题(语言连贯题)的考查】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

  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否一致 话题是否一致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

  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先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11.【文言实词题】 答题技巧: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

  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古今异义题】答题技巧: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

  12.【文言虚词题】答题技巧: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

  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

  13.【信息筛选题】 答题技巧: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14.【 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

  ★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好了,客观题做完了,可以把答案填入指定位置了。

  填完后,拿出草稿纸,准备进入第二卷主观题的作答阶段。深呼吸之后,就开始吧!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草稿。 (第I卷答卷用时约40分钟)

标签:高考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