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知识点
推荐文章
考点1 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1)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2)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1.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政治方面
①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经济方面
①举措: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②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3)民族关系方面
①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过去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
①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依据: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2.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对苏联的借鉴与创新
考点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78年至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
1.深刻理解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
(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2.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考点3 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
二、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
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教育(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1949~1977年为第一阶段:
①科技: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及计算机和生物技术方面,中国科技发展初步取得成就。
②文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但受“左”的路线影响,“双百”方针贯彻执行曲折。
③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了正确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遭到重大破坏。
(2)1978年至今为第二阶段:
①科学技术:载人航天标志着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中国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巨大发展。
②文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恢复“双百”方针,给科学和文艺领域带来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③教育:改革开放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
1.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②20世纪中期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
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⑤教育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
(2)不利因素
①“左”倾错误思想对文化战线的长期干扰和破坏,使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失误。
②历史上轻视文化的观念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③中国革命胜利后,大批工农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他们有重实践、轻知识的倾向。
④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缺乏对世界先进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2.全面理解“双百”方针
(1)从含义上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2)从背景上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和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3)从实质上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与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
(4)从贯彻执行过程上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扰。
(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
3.现代中国的教育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1)一个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2)两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3)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形成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
(4)四项决策:恢复高考、科教兴国、“三个面向”、九年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