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心理调整攻略,助考生打赢考前“心理战”
推荐文章
高考,除了考学习力,对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这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必要方式和环节!
那么,家长如何帮助考生做好心理准备,沉着应对高考,考出好成绩?
一、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高考
高考,显然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场考试,说这一场考试是决定一生命运的大事也不为过。因此,孩子产生紧张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家长可以通过谈心、鼓励、树立榜样等方式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高考,摆脱过重的心理负担。
让孩子摆正心理态度,避免他们把高考看作人生里的决定点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设定过高的目标和期待。事实上,高考可以看作是个人生命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而已,想要取得理想成绩,实现终极目标,除了努力、苦学,还需要结合自身实力。
引导孩子制订可行的计划。即从自身实际考量,拟定一个有针对性的目标计划。毕竟,在与别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同时,与自己比赛,超越自己,做当下最好的自己,才能收获最好的结果。所以,以一颗平常心面对高考才是良策,才能把孩子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
二、如何制订有效提高分数的复习计划?
很多孩子对于制订有效提高分数的复习计划十分苦恼,不理想的成绩最终根源找不到,因此产生焦虑。有时,只要解决这一个问题,找准复习行动,焦虑自然消解。
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分析成绩不理想的根源:是粗心大意?还是知识点存在盲区?是考试时不够细心?还是缺少审题耐心?只有找准了问题症结所在,在哪方面存在不足,才能理性思考,对症下药地解决和复习,助力高考。
三、帮孩子设定可达到的成绩?
高考成绩,要基于平时的学习,参考模拟考试成绩,而不是随便按自己的想法凭空设定。
设定一个可达到的分数,需要在期望值与孩子实力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比如自信心的空间、承受力的空间、冲刺极限的空间及保底的空间等等。唯有如此,对高考才能有积极作用,让复习有实际效果,让孩子自信从容地走进考场,发挥最佳水平。
四、如何帮孩子排解不良情绪?
越是离高考的时间近,孩子越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焦躁等情绪,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有情绪,才正常,有时候情绪用得好,是高考助力器。因为情绪让孩子警醒,对我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保护。
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与情绪做朋友,而不是敌人,跟情绪好好相处,因为它是我们的一部分,没有情绪的人类还算是人类吗?当孩子能够在当下感觉到自己有什么情绪在、情绪是什么状态,急着消除或赶走情绪只会适得其反,相反如果允许情绪跟我们在一起,就能够接纳、观察自己的情绪并让自己安静下来了;如果情绪一直在,那就带着情绪去复习、去吃饭、去睡觉,就像带着自己的小宠物一样,观察它,体验当下做的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知道情绪在,起码会使情绪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因为内心多一些理性,情绪就会相对少一些。
五、复习期间,如何帮孩子做到劳逸结合?
复习是分秒必争,但人毕竟不是电脑或是程度,人之所以是人,会累会感觉疲惫。此时,劳逸结合,作息规律非常重要,硬撑着身体,强迫大脑学习,看似非常努力,往往效果并不好,甚至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动力,让孩子丧失复习热情。让孩子开夜车复习,往往会导致孩子晚上兴奋不已,白天却精神萎靡。如果感觉疲倦,可以通过听歌、写日记、画画等方式暂时放松身心,让孩子沉浸在轻松的氛围里。
因此,根据高考安排的时间,帮孩子调整好生物钟是科学、明智之举。比如高考的考试时间一般设在上午9点-11点,下午3点-5点。家长完全可以让孩子的状态、精力,在这段时间内维持在最佳状态,到时真正上了高考考场,就能发挥孩子最好水平,考出好成绩了。
上一篇:家长必读:为孩子需要做的准备
下一篇:正能量的家长鼓励学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