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改变方法 六大绝招教你克服“高原现象”
很多生活中的失败者,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近。
——爱迪生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当你一开始学习某一门知识时,速度很快,学习效果显著;而后就逐渐慢了下来,到了某一阶段后,学习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和难度的增加,还会慢到自己觉察不到进步,原来记住的定义、概念、公式、定理,在头脑中不那么清晰,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甚至产生“今不如昔”的停止感和倒退感,仿佛“停滞不动”似的。这就如同我们向高原进发,开始时爬坡的速度很快,经过相当的努力,我们爬上了某一高度的平缓地带,再往前走。仿佛没有什么高度的变化,就好像到了高原一样。在心理学上,人们把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技能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
对此,相当多的学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天天都在学习,就是看不到进步,是不是我比别人笨,是不是这门功课我学不会了,是不是我已经江郎才尽了?很多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既纳闷又着急,因不明白,努力了一段时间后见收效甚小,就放弃了努力,出现了“功亏一篑”的可惜情况。有些意志薄弱者还会出现沮丧、懊恼、心烦意乱等消极情绪,以为自己再学也白搭,因而失去信心,对某一学科产生厌学的情绪,终止学习,或对付学习,结果影响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产生“高原反应”是极其有害的,它会使你灰心丧气,注意力分散,身心疲惫,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自暴自弃。但是只要你能够了解“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掌握克服的方法,就能及时消除负面影响。
事实上,遇到这种情况,往往是你已经努力了很长时间,积累了很多收获之时,这时再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成功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矿工在一个地方掘矿,开凿了多年而无收获,最后无奈地放弃掘矿而将镐留在那转身离去。几年后,另一个矿工在原地又开始凿,敲打着同一块崖壁位置,凿开了矿脉,一下子成了富翁。其实,沉默的财富曾同样等待过第一个矿工,如果他当时能坚持下来,再挥镐凿一段时间,他就会成为富翁。但他没能坚持凿下去,当时他不知道自己为这个放弃的决定所付出的代价是多么大,多么可惜。对于这种情况,很多老师和家长也不明白,还以为学生放松了学习,或骄傲自满了呢。于是,不回分析地一味继续用“鞭打快牛”的方法催促学生学习,这不但不会有好效果,相反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灰心丧气,失去信心。
(一)为什么会出现学习的“高原理象”呢?
1、学习先易后难,逐步加深
我们的学习总是先从容易、浅显的知识入手,逐步加深,这时的进步明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所学学科也就越来越难,而难的东西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甚至有的知识学习的当时根本理解不了。这时自己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显得不够用了,这样学习速度必然要慢下来。紧张学习导致生理、心理疲劳。
特别是高三学生,从下学期开始,学习的强度逐渐加大,尤其进入二轮复习以后,各种考试、测验接踵而至,习题、讲义堆积如山。这种题海战术使不少考生夜以继日,争分夺秒,以牺牲休息时间来应对,同时为赶时间又缺乏体育锻炼,人的身体机能减弱,有的还要承受来自父母、学校及社会的压力,这些都会导致考生的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当这种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高原现象”。
2、学习热情,学习劲头难以持久
当我们学习某一学科的时间较长,学习热情可能会有所降低,甚至会产生厌倦情绪,学习劲头也会下降,这也会导致学习进度缓慢或下降,“高原现象”就自然出现了。学外语特别容易出现“高原现象”。
3、学习方法不得当
很多学生在学习某一科的开始阶段,带着新奇感,带着兴趣,靠死记硬背,多看多写多练,进步很快,但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难度的加深,靠原来死记硬背、勤学苦练的方法难以招架,应付不了了,学习速度也就慢慢降下来。这个时候,哪怕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想前进一步也会举足艰难,力不从心。有些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劲头很足,考试成绩也排在前头,而进入高中阶段后(尤其是高二),她们的学习就显得很吃力,有的坚持了一段时间,收获不大,自己也就失去了信心,学习成绩落了下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与所学知识的数量、难度之间的关系不适应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智力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她们的学习方法不对路子。多数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他们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却很慢,没有在不同的阶段接受相应的学习方法的培训,有的人甚至在高中阶段仍使用小学时的学习方法。被动地跟着老师的安排,抱着一种机械的苦学加死学的方法,整天为做题而做题,这就使得自己本来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被重复,甚至越做题心中越无数。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做着大量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自己的弱点却又难以得到弥补,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这样的矛盾现实使他们随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的加大,学习必然越学越吃力,进步缓慢或停止不前的学习情况就自然发生了。
4、浅尝辄止,停滞不前
还有一些人在学到一点知识的“皮毛”以后,就以为学得差不多了,达到了学问的最高境界,因而自满自足起来,不像以前那样全力以赴,有的人甚至“浅尝辄止”不再努力了。这样新知识无法学到手,已学会的知识也会渐渐遣忘,这就不是速度“慢”的问题,而是真的“停滞”,甚至后退。
(二)怎样消除学习的“高原现象”呢?
1、正确认识“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学习现象,人人都会遇到,它不过是学习过程中由一个阶段进到另一个较高阶段的小波谷,不急躁、不烦恼、不慌乱,树立自己一定能度过学习高原期的信心,保持平和的心态,始终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继续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干劲,充满信心,相信“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参加中高考的同学,不要因模拟成绩不理想就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失眠,误认为自己脑子不行了,使自己时时刻刻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而应该一方面尽最大可能挖掘自己的有利因素,为自己加油,从而抖擞精神,笑迎每一次考试,赢得高考成功;另一方面制定切实可行、高而可攀的目标,使自己经过努力可以取得一次次哪怕很小的成功,在每一次进步中体验到自己正在向目标奋进,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期待下一次努力后再次成功,激发起自己奋发图强的昂扬斗志。
2、调整和改变原来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来适应更高层次知识学习的要求
当我们发现自己“停滞”了,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学习模式是滞适应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的要求,学习方法是否对头。一般说来,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方法也是不同的。我们必须重视方法的改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比如,是侧重知记还是侧重理解;是侧重应用还是侧重综合,具体的复习阶段都是不相同的。如果这时还是采用一成不变的学习方法,用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去对待后一阶段的复习内容,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学习内容的不适应,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因此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所要求的思维方法与策略,适当地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和策略进行调整,提高思维的广度和知识联系的跨度,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用科学学习方法消除“高原现象”。
3、打好原有知识基础
很多人在学习的某一阶段出现“高原现象”,是因为原有知识基础有欠缺,支撑不了更高层次学习的需要,这时回过头来补一补课,充实一下自己再学习可能就顺利了。
4、向老师同学请教
当我们遇到“高原理象”时,不要独自一个人苦思冥想、劳费心神,个别人钻牛角尖不能自拔,耽误了自己的进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把自己的情况向老师或同学说一下,很可难会得到有益的指点,帮助你找到“停滞”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采取相应的行动。
5、学用结合
大多数同学都把学到的知识堆积在大脑中,很少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尝到知识的甜头,久而久之他觉得所学知识并不是迫切需要,非学不可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缺少了动力,再前进就自然困难了。如果我们能学一点用一点,注重学用结合,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就会切身感受到学习的好处,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促使自己更好地学下去,“高原理象”也就消失了。
要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安排好时间。复习中要有效地把握老师安排的复习计划和节奏,但也不必固守老师的进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灵活把握。掌握较好的,可以适当放快进度;存在问题较多的,可以放慢进度,多花些时间重点攻克。
要改变题海战术,养成对每次考试试卷进行详细分析、记录,找出差距的习惯,这样就可了解自己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掌握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据此确立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攻克的难点,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措施。
6、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任何成功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需要有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的坚持精神,如果遇到点困难和挫折就放弃努力,那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无论做什么事,不能坚持到底就很难出成果。很多同学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后,也曾一次次地下决心,定出新的计划和努力方案,但都终因不能坚持到底,还没有看到成果,就半途而废了。他们失败不都是因为自己不能坚持到底而导致的吗?对一个学生来说,出现了学习“高原理象”,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临危不乱的心态和克服战胜它的勇气,相信自己能成功。不管你现在的学习如何不理想,只要自己有正确的学习动机,不气馁、不退缩、不固步自封、有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劲头,再运用正确的方法,就完全能够跨越“高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