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
推荐文章
一、民主法制的曲折和破坏(1957-1976)
(一)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1、背景:少数人幻想在中国搞轮流坐庄
2、概况:1957年,经历了从发动到扩大
3、特点:针对党外
(二)反右倾斗争
1、概况:1959年
2、特点:针对党内
(三)文革化大革命
1、文革的原因
体系一:否定的角度
(1)根本原因: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主要原因:毛泽东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
(3)重要原因:林彪、江青等别有用心的利用和助长
体系二:肯定的角度
(1)客观方面
国内原因:国内党内出现严重的资本主义倾向,形成了两条路线的斗争。精英政治与人民民主的对立、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对立日益公开
国际原因:中国与美国和苏联关系恶化,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破坏和巅覆加快
历史原因:中国数千年的旧思想旧文化和旧传统的影响
宗法制影响下的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和关系社会,不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讲特权的思想,不利于平等关系的形成
官民两元对立对立的传统,不利于民主制度的确立
(2)主观方面
毛泽东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不能把文革的错误简单地归结为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毛泽东为了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
2、破坏的表现
(1)批斗成风(法制方面)
概况: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遭到批斗
典型:刘少奇冤案
影响: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
(2)造反夺权(法制方面)
概况:从上海开始,蔓延全国
影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
(3)大搞武斗(法制方面)
概况: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激烈斗争,形成武斗
影响: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4)“两会”中断(民主方面)
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全国人大连续十年没有召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5)个人崇拜(民主方面)
正确区分文革的“破坏”
(1)有些是必须被破坏和打倒的:如顽固坚持剥削阶级的思想和剥削阶级立场的人
(2)有些是反文革的人故意破坏,以此来否定文革,浑水摸鱼
(3)有些是不可避免的非目的性的破坏:如建设工程中,会有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方针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2、措施
(1)平反冤假错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
(2)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成就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 行政法、 刑法 、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法制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1、文革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2、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
2、拨乱反正: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全面立法: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基本政治制度
(1)重新召开“两会”:各级人大和政协会议。
(2)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
2、基层民主建设
(1)依据: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表现:改变干部任免制度,推进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创造性的发展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如“海选”制度。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问题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新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民主监督”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本公众号由三好网发起并运营,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高中历史学科服务平台,欢迎关注三好网(ID:sanhao-sheng),了解更多信息。
问题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
(1)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4)国家还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
问题3:结合“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谈一谈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毛泽东对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
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